也谈校运动会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谈论文,校运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过去的多年里,校级运动会普遍采用以竞技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成人化竞技型的比赛模式。这种运动会的比赛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相悖的关键之处在于:不是而且也不能面向在校的全体学生,这种运动会不仅过于注重竞技化的运动技能,内容机械单调,形式一成不变,并且形成少数人参加比赛,多数人置身度外的局面。近几年我校一直本着“全员参与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新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增加了运动会的学生参与率,增强了运动会的趣味性,提高了运动会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一、对报名时间方式以及参赛办法的改革
(一)改革措施
综合运动会于每学年度的第一学期公布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与比赛时间以及上届运动会的各项纪录(冬运会第一学期开学时公布)。报名时学生按年级分组,于第二学期开赛前一个月报名完成。报名时每人限两项竞赛项目(集体项目除外)或从事裁判任务。报名及时手续齐全的班级团体总分加10分。
(二)改革后的优势
1.提前公布项目与赛会纪录有利于学生尽早地进行有目标的训练,从而提高赛会的整体水平。使学校体育的整体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2.按年级分组比赛能保证学生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竞争,促进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
3.增加了裁判工作的报名,此举调动了部分体质较弱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比赛中来。由以往的看客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参与者。
4.报名加分的措施鼓励和促进了部分对运动会报名不积极的班级及时报名参赛,使大会秩序册的编排工作得以按时完成。
二、对比赛的项目进行有目的的变更
(一)改革措施
在保留部分传统比赛项目(传统项目的继续开展有利于校运动队的选苗以及运动员成绩的展示)的前提下,增加了经过精心选编的学生乐于参加的集体性和趣味性的项目。如混合拔河(男10人,女10人)、25米20人迎面接力(男10人,女10人)、20米接龙、一分钟投篮、足球踢准、排球垫球,冬季运动会中我们还增设花样踢毽、花样跳绳等。
(二)集体竞赛项目与趣味性项目的优势与特点
1.学生能从中获得参与运动的快乐。
2.唤醒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3.从促进学生健康出发,通过身体练习增强体质。
4.与竞争相比更强调团体的协调。
5.大家用自己的合力来共同创造自己的快乐成功。
6.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
7.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集体主义荣誉观,增强集体凝聚力。
8.学生更乐于报名参加比赛,诱导学生从事日常的体育锻炼。
9.比赛的气氛更活跃更热烈。
三、运动会裁判人员的大换血
改革措施:在运动会的裁判员安排上我们采用了以学生裁判为主,体育教师为辅的措施。
学生裁判使用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1.非专业教师与学生一样对比赛的裁判知识都不太了解,对学生进行裁判知识培训比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方便更利于管理和集中统一培训。
2.让参与裁判执法的学生了解比赛的裁判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学生裁判的人数弹性比较大,裁判执法的监管系统比较严密,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裁判比非专业教师裁判执法更公正、更认真。
4.利用学生做赛会的裁判,还可以将以往活动中教师裁判员的经费转移到运动会奖品的发放,以增加运动会的奖励筹码,更利于下届赛会学生和班级的积极参与。
5.学生裁判利用时注意同班级同年级的学生不要分在同组执法,以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性。
6.采取优秀裁判员评选制度,让没有能参赛的学生也能得到运动会的奖励,从中获得参与活动的快乐。
四、名次录取
(一)改革措施
根据参赛的人数确定比赛项目的得分,统一采用全名次录取的方法。即凡参赛学生都可以为班级得分(弃权不得分)。
(二)改革效果
由于以往的比赛名次录取的人数比较少,往往出现某班级体育苗子比较多得分就一定比较高的现象。或者是一些比较艰苦的项目,很多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看到得分无望,于是比赛中途就弃权,一些竞争比较强或艰苦项目报名人数极少,在名次录取方面采取了全名次录取的方法以后彻底改变了上述的现象。采用全名次录取以后,由于有只要参加完比赛就能得分的前提。各班级甚至在报名的时候都注意参赛项目的均衡报名。比赛时每个运动员都尽力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尽力争取拿到更高的分数,出现了预赛很激烈决赛更精彩的现象。使整体的赛会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某班级体育苗子不多但团体总分却遥遥领先的现象,更加激励了体育苗子少的班级积极参与比赛,使校运动会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竞赛日程安排的改革
由于参赛的人数、项目都比较多,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把比赛的日程分为两个单元来完成,一是预赛阶段;二是决赛阶段。我们把决赛放在周六全天,预赛则在该周的前五天的活动课时间。同时在预赛的时候把体力消耗较大的项目放在前半周举行,便于运动员在决赛的时候体力得到充分的恢复,水平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注意田赛和竞赛项目交叉进行,尽量避免兼项情况的发生。为了提高赛会的气氛,我们把集体项目分成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放在比赛开幕式上,另一部分则放在所有单项比赛结束后进行,使得整个比赛有头有尾、生机盎然。
六、破纪录方式的改革
由于赛会的纪录是不断升高的,导致一些比较高的赛会纪录多年以来都无人能破,这样在这些项目上学生课余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些项目的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在赛会纪录上采用了大纪录与小纪录的方法。即大纪录为原始的纪录,小纪录为连续三年破不了的大纪录在第四年用前三年最好的成绩为赛会的小纪录。在破纪录方面采取破大纪录加20分,破小纪录加10分(不累计加分)。
这项改革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破纪录的信心,调动了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提高运动会的竞技水平,使得整个运动会的水平得以稳步提高。
七、奖励办法
1.破纪录奖励首先是加分(加分办法见上)其次是给予相应运动员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2.对单项前六名的运动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给予团体总分前三名的班级和班主任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4.对裁判执法中表现很好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5.举行隆重的颁奖大会,模仿奥运会等大型比赛的颁奖形式,请学校主要领导对符合以上条件的个人和单位进行颁奖。
八、运动会秩序册编排与成绩公布的改革
利用电脑对运动会进行编排统计工作。即采用先进的运动会管理软件在报名完的当日完成秩序册的装订并下发,随时公布各项目比赛成绩以及各班级的得分情况,并将所有比赛项目的得分情况及时打印公布,使得比赛更公正更公开。
九、积极引用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策划与安排
(一)改革措施
1.由学生自制运动员参赛的号码布和班旗。
2.比赛前学生参与场地器材的设定。
3.各班级自编运动会入场式的队形与口号。
4.学生参与裁判员的执法以及新兴集体项目和趣味性项目的考评和创编。
(二)改革后效果
1.班旗、号码布的自制和入场式的自编,锻炼了学生创新的意识,每个班级的号码布和入场仪式都充分体现了各自班级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面貌,使得整个活动的文化底蕴更丰厚,比赛气氛更活跃。
2.学生参与场地器材的设定,学生不仅非常乐于参与而且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并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相关体育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参与到比赛中来。
3.学生参与裁判的执法充分体现了运动会裁判执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裁判知识的了解,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参与新兴项目的考评和创编使得下次活动的内容更充实更符合学生需要,更适应学生实际水平。
我校自实行改革以来,运动会一年办得比一年好,每年的学生参与率均为100%。每次运动会都成了同学翘首以待的节日,每次运动会都有大量的赛会纪录被破,学校体育整体水平逐步上升。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发现以上这些运动会的改革措施确实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简单易行、趣味性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赛机会,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增强了学生体质,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