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云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态度论文,陈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国最珍贵的一份遗产,如何利用这一笔精神财富,去焕发年青人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远大理想。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一生所关注的大事。他多次指示:“应该加强大学文科教育”,“学理工的人也要有一定的文化传统知识。”他从1959年起发表了近40篇“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对关于“古为今用”,破格创新的问题,关于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寓教于乐”的问题,都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今天,我们继承和学习陈云同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个时代的新文化,都只有在批判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①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问题是从历史长河中沉积的文化遗产,决不是单一的,它负载着人类历史前进中陈旧腐朽的和新生健康的诸多因素,如何达到正确利用,正确继承,这其中既有一个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观点问题,也有一个思想方法问题。
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掘、整理和继承。他对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视为“国宝”,多次指示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去研究整理,使今天的年轻人能读懂、会利用。他认为,这是关系子孙万代的大事,要象搞国民经济计划那样,分期分批出版。1923年陈云同志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看过浙江图书馆有一部《四库全书》,事隔五十四年后的1977年,他再一次满怀兴致地去看了那部书,为这书没有在“文革”中毁掉而庆幸。他说:“《四库全书》现在是国宝了,如果讲内容,大部分不也都是封建的吗?这是历史资料”。②历史有历史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③文化和艺术也是一样。因此,陈云同志对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评弹书目非常重视,曾经指示文化部花点钱,“把所有老艺人说的传统书目都录下来”,他认为,这是一项抢救遗产的工作,功在后世。录下来不是要全盘肯定它。记录是一回事,演出是另一回事。公演要整理,好的留下,坏的删除。闭目不看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书,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全部肯定传统,与全部否定传统一样,都是错误的。
陈云同志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对待文化传统。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传统看作是一个流动的、发展的、有生命的过程,注重对传统的分析、研究、比较,分出层次,区别对待。1959年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评弹演出的书目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书,二类是解放初期,经艺人整理、改编的书,三类是解放后新编的书。他认为,三类书中思想和艺术的等级各不相同。传统书长期流传,说表艺术较为丰富,但精华与糟粕并存,对于这类书的整理要特别慎重。一是要分步走,走群众路线;二是要充分讨论,不搞强迫命令。总的原则是:“要防止反历史主义倾向,以免损害了精华部分,好的东西,优秀的传统艺术,千万不能丢。”④对于后两类书,陈云认为,这是解放后经过净化、改编和新创作的,毒素虽然较少,思想性一般较强,但艺术上比较粗糙。这种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区别对待传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一文中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又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也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⑤陈云同志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一生钟爱评弹艺术,但决不是盲目去颂扬,也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而是有批判地继承。他对解放初期一些艺人发起的停说传统书目的“斩封建主义尾巴”的运动,持反对态度。他特别强调:“不能离开历史条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问题,不能以现代人的要求来要求古人”。⑥陈云同志的这些意见,对指导正确吸收文化遗产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曾有过完全以现代人来要求古人的失误。比如“五四”运动初期提出“打倒孔家店”,彻底废除古典文言文的作法,就是一个例子。及至后来,我们又发生过把文化和文艺完全“从属于政治”的失误,用陈云同志的说法:这些人对什么是“封建”缺乏分析,“过激了、狭隘地运用阶级观点”⑦,脱离了群众。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化激进主义情绪发展到了极点,把古人和外国人,几乎全部当作“封、资、修”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造成了一代人的文化断裂和精神危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吃这种毁灭文化的苦头。
陈云同志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思想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他以一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的睿智,长期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1962年他在参加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说:“我们犯错误,就是因为不根据客观事实办事。但犯错误的人,并不都是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的,而是把片面当成了全面。”⑧历史地全面、客观、比较、反复地看问题,构成了陈云同志的唯物史观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继承传统,破格创新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现实。陈云同志重视整理古籍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他说,古代典籍没有标点、注释,加之语言文字的障碍,今天的年轻人没有兴趣去阅读它。所以,他指示,整理古籍出版时,要有今译,争取做到“能读报纸的人都能看”。这是“古为今用”的一个方面。对于评弹艺术,陈云同志更是把为今人服务,作为他思考的出发点。他认为,传统旧书目是经过几代艺人磨炼过的成品,弥足珍贵,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一弃了之。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它加以整理,使精华部分更突出,保存下去,让后代子孙知道灿烂的古代中国文化是可以引以自豪的,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仅如此,陈云同志更重视利用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创作新书。他在关于评弹的几十次讲话中,多次强调创作新书目的重要意义。对待传统不能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保古”不是目的,目的是“保古以创新”,让传统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传统艺术形式有自己规律,“守格”是为的“破格”和创格。传统的东西,加入了新内容,注入了生机,就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革命的需要。这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必由之路。陈云站在这样一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光大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指出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努力搞好新书目的创作”。他苦口婆心从原则指示,具体分工,到新编评弹的选材、创作改编新书目,都有详尽的分析、具体的指导。可谓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鼓励有成就的中年艺人,努力搞些新作品,以反映时代。认为创作新书目对发展评弹艺术有三个好处:一是书目增加了,二是题材广阔了,三是满足了听众需要。他还建议,试搞一些普通话说书,以推广评弹艺术。总之,传统要在为“今用”中发展,在“今用”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为发展民族艺术,支持新节目创作,陈云同志亲自到书场听新书,听后找演员和创作人员交换意见,指导如何修改。他深知要创作一部保留的新书目之不易,就热情鼓励说,新书是萌芽,但有生命力,“我们对新的作品,只要有三分好,就应该鼓掌,加以鼓励扶植。”⑨他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鼓励他们,多学习,深入生活,熟悉时代,大胆革新,超过老一辈。把继承和发展评弹艺术,同“出人、出书、走正路”结合起来。他说:“我们要用走正路的艺术去打掉邪门歪道”,“钱的问题是第二位的。”⑩面对当前的文化艺术领域,受金钱魔力诱惑,各种歪风邪气充斥文化市场,出好书难,出好人才更难的现象。重温陈云同志发表于1981年的这些讲话,可谓警钟长鸣,音犹在耳。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任重道远。以戏剧改革为例,多亏陈云同志的力主倡导,才出现了如评弹《青春之歌》、《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等新书目。但是这种“旧瓶装新酒”式的革新,在实践中常常碰到的一大难题,就是传统的形式与现代内容的矛盾,不能很好地统一。加之,频繁的政治运动,时不时地加诸文化的压力,强行使之“配合”,这样“继承传统”,又常常与“政治保守”挂上了钩。用陈云的话说,就是过分强调了教育作用的结果,“忽略了文化娱乐的一面”,“失之于太严肃,不敢加入穿插,笑料、噱头。”(11)影响了说新书的卖座率。他亲自给当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周扬写信,希望动员更多一些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创作新书。并嘱咐各级领导,支持创作新书的人,“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到1960年统计,表现新人新事的短篇和长篇书目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各书场都有自己的保留“段子”。陈云称这是一件“可喜的现象”。可是,一场文化大革命,把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成果都否定了。林彪、“四人帮”连新长篇也不让演出。陈云同志说:“那才是耽误了许多人的艺术青春。”1978年陈云同志重新出来工作时,他再一次理直气壮地重申:“要肯定1964年说新书的成绩”。他说:解放后评弹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到了以说新书为主,同时保存传统书优秀部分的百花齐放阶段”。这是陈云同志一生不懈地致力于振兴和发展民族艺术所取得的一项成果。
(三)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 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美学特征。以评弹为例,它是流行江南水乡的地方曲艺品种之一,听众很广。初始,民间艺人的街头巷尾或“勾栏”、“瓦肆”,表演技艺,吸取菲薄的“川资”,有卖艺的性质。评弹的诞生和发展,都表现出对演出市场和欣赏者兴趣的依赖。这种流行和演出的特征,就决定了它要沾染上商业化的倾向。即便在它繁荣兴旺的盛年,也是精华与糟粕错杂的。因此,在对待如何批判继承上,除了在内容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外,在艺术形式上也必须有所革新。然而,革新又不能完全离开传统,否则就不是评弹了。因此,陈云说:“评弹应该不断改革、发展,但评弹仍然应该是评弹,评弹艺术的特点不能丢掉。”(12)陈云同志的这个意见是正确的,这是尊重艺术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因为,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它自己的形式、个性和风格。这是构成艺术园地百花争艳的基本条件,如果把评弹的特点改没了,评弹变得和相声差不多,或者象“四人帮”把评弹改得象“演戏、唱歌”一样,那不是发展了民族艺术,而是糟蹋、毁坏了一个剧种。
评弹到底有哪些特点?如何根据它自身的规律进行革新?综合陈云同志的研究和谈话,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评弹的“唱本”要有利于“说表”和“演唱”。所谓评弹,实际是“评语”与“弹词”的总称。“评话”有说无唱,“弹词”有唱有说。这种艺术主要运用苏州地方口语,说表人物故事,细腻地刻划环境和人物,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真实感。一个唱本的基础好,说起来有兴趣,听起来也吸引人。1960年陈云在谈到《林海雪源》、《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改编时说:“把小说改成评弹,对原著要有所增删,唱本与看本有所不同。唱本要有更生动的描写和必要扩充。”(12)因为评弹演出时有个特点,要说表细腻,充分展示人物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环境气氛,人物性格才能突出。比如传统段子《西厢记》中的《传柬》一回,红娘将莺莺的回信交给张生,在原著中只有几百字,评弹却要说唱一个晚上。张生得信喜出望外,但这信是喜是忧没有把握,评弹艺人抓住张生的心理矛盾,尽情渲染、虚构,甚至夸张,去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性格栩栩如生。所以,陈云说:把小说改成评弹,不能单纯“表故事”,“不能光是骨头,还要有肉”,“有穿插”,不使人感到单调。当然,细腻不等于噜苏,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还要在结构、情节上“立主脑,减头绪”,组织好“悬念”,把“关子”按排好,才能抓住人。
二、评弹的演出,要懂得听众的心理,寓教于乐。评弹来自民间,是适应城乡人民健康的娱乐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娱乐的天性。用陈云的话说:“他们来听曲艺,首先是为了文化娱乐的需要,不是来上政治课。(14)”轻松、愉快、乡土味,是评弹的基本品格。评弹的个性和风格要通过演员的说、噱、弹、唱表现出来。尤其是“噱头”,是评弹的基本表现技巧之一。所谓“噱头”,即讽刺、滑稽等笑料。有结合故事中派生的噱头,艺人称为“肉里噱”;有在故事之外的穿插,相当马戏场上的小丑专门制造笑料。噱头用得好,不仅可以活泼书场空气,还可以启发听众思想,使听众精神放松,消除疲劳。好的穿插,可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听众在文化知识和审美方面得到满足。所以“噱头”和“穿插”,是构成评弹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可是在狠抓阶级斗争,强调政治挂帅的六十年代,文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往往被忽视了。表现在评弹演出上,不敢继承和借鉴传统书目中的“噱头”。书场太严肃,干巴巴,缺少趣味。陈云及时地指出:“干巴巴也是缺点,应该是既严肃又活泼。穿插和噱头是要的,以前是滥放,现在又稍失之于拘谨”。(15)文学艺术对读者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要通过审美娱乐的功能来实现的,这是文艺影响人的灵魂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如果,节目太政治化,也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陈云针对当时文艺界不尊重艺术规律的错误倾向指出:“要注意某些艺术形式的趣味性的特点。现在某些相声不引人笑,有些滑稽戏并不滑稽,就象评弹缺少噱头一样”。(16)
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如何遵循它们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这是个事关民族兴旺发达的大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代代沿袭,从古到今,绵延不绝,自有它生存发展的本体性。不管政权和政治有怎样的更替,民族的文化传统,总是作为民族延续、再生、发展的根基和向心力而存在的,这是经过历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的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所以,一个开明、清醒的政权,总是要在尊重自己的民族遗产的前提下,批判继承列祖列宗用智慧和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民族精神振兴起来。陈云同志从整理古籍与评弹艺术的局部来谈文化传统,其理论和观点显示了某种普遍性,引起了我们对如何正确地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和艺术遗产的认真思考。比如说,在文化与政权、政治和艺术、批判与继承,东方和西方的关系上,我们常常囿于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把传统当作适履的“脚”来任意切割和剪裁。“文革”之前那种“宁左勿右”粗暴对待传统的文化心态,发展到“文革”中“破四旧”批“牛鬼蛇神”的恶作剧,对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其思想根源,就是视传统为保守落后反动的垃圾,与革命和建设水火不能相容。轻视自己民族文化传统而产生的自卑和偏见,随着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有些人的心目中,西方的全是现代的,先进的,洋人的东西一好百好。在这样一种世风下,陈云同志坚持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无疑是一剂苦口良药。一个简单的常识是: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无论是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都有一个区别精华与精粕的问题。“传统文化落后论”与“西方文化先进论”都是不能成立的片面观点。那种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走现代化的道路,必然要抛弃传统文化,全盘引进西方文化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目前,还有一种“文化趋向论”、“文化对接论”,理由说:“中国文化太落后了,跟人家西方无法对话。”“中国走向世界,也要在文化上与西方实行对接。”如果这种观点能成立,我们就要毫无警惕地打开国门,象废品收购站一样地去接纳西方,最终使我们成为失去精神家园的弃儿。这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认为,陈云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他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中说:“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17)我们要象陈云同志那样,站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解决好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问题。
注释:
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载《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
②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94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
④陈云:《评弹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3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18页。
⑥⑦陈云:《关于〈玉蜻蜓〉》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72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⑧陈云:《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载《陈云文选》(1956-1985)第180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⑨陈云:《做好整理旧书的工作》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17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⑩陈云:《出人、出书、走正路》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105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11)陈云:《给周扬的信》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42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12)陈云:《对当前评弹工作的几点意见》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81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13)陈云:《艺人要努力创作新作品》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30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14)(17)陈云:《不能忽视曲艺的娱乐作用》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61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15)陈云:《关于评弹创作和演出的一些问题》,陈云:《对新的东西要撑腰》载《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第14页,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16)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载《陈云文集》(1956-1985)第299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