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企业为了适应电网不断发展的要求对自身进行了改革,使其能力得以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对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较为基本的条件。随着社会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力企业必须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所以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是当前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应用
电力行业中的电力系统已经基本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与控制,但与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对此,将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更能使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和迈进。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职能技术应用”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智能技术的概念
智能技术,其具备着学习、适应与组织作用,运用智能技术可以很好的将产品方面的问题及时的予以解决。电力系统较为传统的控制方式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之中有着诸多方面的不足,运用智能技术可以针对无法根除自适应控制与鲁棒性控制问题无法解决等等方面优势十分的显著。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
智能技术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之下,主要是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之中运用这些技术,所取得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充分达到各项实际需求,这对于智能电网的构建而言十分的有意义。
2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2.1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控制
智能化控制器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通过鲁棒性变化、响应时间以及下降时间来对系统的控制程度进行随时调节,从而使自身的工作性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使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由此可见,在任何情况下,智能化控制器都要比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器的调解控制功能更具有优势,也更加适合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际工作中。
2.2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数据的问题上,即使输入的数据十分陌生同样也可以获得较高的估计,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有关要求。如果智能化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欠佳,不能对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盲目的否定,必须要对工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仔细地排查分析。
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
3.1模糊理论应用
模糊理论别名也称为集合理论,它主要利用语言变量和推理逻辑理论作为电力智能设施的实践基础。此外,运用模糊理论的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具备体系完整的推理逻辑性,以及能够模拟人为决策等形式的模糊推理过程。而决定这一推理、逻辑过程的是其技术的数据规则控制。也就是说,应用模糊理论可以直观对模糊输入量进行推理,进而按照其程序的控制原则实现应有的模糊控制输出,而具体的输出成果则是模糊化、推理过程、推理判决。所以,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果通过模糊理论下的模糊量输出,能够将语言变量进行充分表达,进而实现类似于人的逻辑性能。此外,其鲁棒性也很强,能够使控制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学、容错能力,即使系统内部出现因网络拓扑或者环境变量改变而引起的系统问题,凭借模糊理论的应用成果,也能够及时寻求出最为合理的解决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众多科研人员已经逐步神经网络控制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是研究与开发神经网络控制,却无法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取得很好的成绩,直到人们对于神经网络的实际需求与日俱增,才促使了该项研发项目重新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并运用各类新型科技的运用,在神经网络控制层面,取得了傲人的成果,进而为后期神经网络控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经网络控制,主要就是充分的运用特定的方式,将庞杂的神经元来实施有效的连接,且神经网络具备特定、权重连接的信心,可以依据相关的学习算法来逐步的调整权重信息,进而完成了自m维空间中到n维空间中映射的目的,且该类神经网络形成的映射是相对繁杂的非线性映射。
3.3线性控制
线性控制,通常也被称之为线性最优控制,其主要是在优化理论层面之上来实施相应的研究,同时也是现代化控制理论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且该类现象控制方式,也是目前现代化控制理论之中研究程度最深的一项,目前最为成熟化。目前,应用最为宽泛控制形式就是线性最优控制,对于其中一些专门研究线性最优控制的科学研究该工作者,将现行最优控制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很好的予以应用,其中指出应用线性控制理论的根本依据。也就是运用最优控制之中的励磁控制,可以确保长距离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得到强化,并可以很好的改善其自身动态的品质。且经过长时间反复性的试验最终得出结论,在大型设备之中运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最终所起到的效果十分的明显。
3.4专家系统控制
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规则、经验和专门知识的程序系统,他运用由某领域专家所提供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推理,并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各种需要专家解决的复杂问题。专家系统控制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紧急处理、状态识辨、状态警告、系统规划、调度员培训、系统控制的恢复、切负荷、分析状态、转化状态、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电压的无功、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安全分析、人机接口以及故障点的隔离等方面。专家系统控制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但也是有不适用的地方,比如创造性差、自主学习能力差、深层适应差、浅层知识面差、分析能力差、组织能力差、验证能力差以及应付能力差等。
3.5综合智能系统
综合智能控制一方面包含了智能控制与现代控制方法的结合,如模糊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或自组织模糊控制,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等。另一方面包含了各种智能控制方法之间的交叉结合,对电力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来讲,综合智能控制更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在.在电力系统中研究得较多的有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结合,专家系统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结合,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结合等方面。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结合有良好的技术基础。这两种技术从不同角度服务于智能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在低层的计算方法上,模糊逻辑则用以处理非统计性的不确定性问题,是高层次(语义层或语言层)的推理,这两种技术正好起互补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进程,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各种智能控制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数据总量不断增加,大幅度增长的复杂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和影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具有更广阔的前景,相信利用各自优势而组成的综合智能控制系统会对电力系统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金涛.科技创新导报.2017(24)
[2]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的分析[J].张智,张红.科技与企业.2014(16)
[3]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的分析[J].李珠海.科技与企业.2015(21)
[4]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蒋蔚.电子测试.2017(01)
论文作者:张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神经网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模糊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理论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