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转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谈)——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笔谈论文,主体性论文,双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一般意义上,人们普遍把教学视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这种描述性的教学认识多年来一直或仍在支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才能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实质上就是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师生双方主体性共同发挥与建构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课程迫切要求教学认识实现时代的转变。
从构成来看,教学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等要素构成的。但客观上教学是一种活动过程,是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活动的展开,课程内容是客观的静态的要素,教师与学生是其中能动的主体要素。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目标的达成,最根本在于活动中的人,在于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绝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教学活动,而是积极能动地作用于教学活动。教学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目的、理想、计划、愿望的实现过程。为了实现这些目的、理想、计划和愿望,他们必须现实地运用和发挥自身的本质力量,比如掌握教学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变革教材、设计教学用具、查阅文献资料、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所闻,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师生主体性的发挥,是与人的存在本性相一致的,是与师生主体的存在本质相一致的。严格说来,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与教师、学生是两对不同的概念。“教师”、“学生”只表明教师与学生是可能的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只有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主体性的教师和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离开了现实的教学活动,无所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教师”、“学生”只是在抽象的层次上静态地看待教学时使用的概念。所以说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的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才能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演进。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突出地体现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是对时代要求的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着力于自身主体性的建构。一方面教师要掌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主体内在素质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同时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品德、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外化出来,与学生交往,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获得有效的指导和交往经验,使学习有正确的方向,积累学习经验,形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能动地认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言行、品德、价值观的影响内化为自身的主体品质,同时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和成效以作业、图画、实物及对人、对物、对事的态度、情感、行为方式等形式外现出来。这种师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建构是一种双重双向的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认识中,只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而把教师发展排除在外。在这种认识中,把教师视为成熟的主体,其教学主体性似乎无需在教学活动中建构,或者认为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已在教师职前教育过程中建构了起来。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恰当、不符合实际的。应当承认,教师教育对教师教学理论的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些只是为一个人成为教师提供了前提条件,或者说为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发挥和建构提供了潜在条件和可能。职前教师还不能说已经有了教学主体性。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只有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形成、确证、发展、提高和完善。接受了教师教育,只表明他具有了教师资格,具有了潜在的可能的教学主体性。他的现实的具体的教学主体性只有在现实的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确证和实现。进一步来说,教学现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动态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必须相应发展和提高,才能适应变化的教学现实。教师教育的效果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教师教学主体性的提高更重要的还要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来实现。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显然不能与一个老教师相比,一个成熟的教师或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又无不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一节课一节课的探索、研究和锻炼成长起来的。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认识教材、认识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运用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改变教材的结构和形式,运用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语言、符号、体态等进行教授,并通过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与反应调整自己的认识系统、教学能力和技能,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理论、教学技能,这样教师在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建构了自身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运用各种方式和表现主动给教师的教授活动以反馈,使教师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授活动和教学认识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学生建构了自己,也建构了教师。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大量教育改革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要在他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高其能力和水平。有学者提出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即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他们采用的办法主要是在职培训,在教师的现实教学活动中提高其教学监控能力。国外近些年来教育行动研究的兴起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的出现其目的可以说也在于此。因此,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学活动既要发挥和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挥和建构教师的主体性。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正是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和建构自身主体性这种特性才使得教学极具个体差异性、多样性,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学习风格和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必然要把教学活动视为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性的共同发挥与建构的过程。只有这种教学认识,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也才能实现新课程的既定目标。
标签:主体性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