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对城市功能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结合实际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市政排水管道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质量控制
1导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组成部分的排水管道工程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它是正常进行其他工程的前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城市环保、道路完好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排水管道都是安装在地面以下,一旦排水管道出现问题,不论问题的大小,对其进行修理,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无法维修。因此应该加强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管理,重视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
2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
市政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管道位置发生偏移和积水,管道漏水、渗水,检查井下沉、变形,回填土沉陷等。
2.1管道位置发生偏移和积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某些管材的尺寸不标准,偏差过大,安装容易错口。②由于在施工测量时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测量规程对交接桩进行保护和复测,导致误差过大,测量出现差错。③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如为了避让原有构筑物而产生位置偏移;浇筑管座时,某一侧的灌注高度不足,从而导致管道移位等。
2.2管道漏水、渗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施工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管道局部积水,严重时出现接口或管道开裂,造成管道渗水。②管材质量差,造成管道存在裂缝,从而产生漏水。③管道接口施工质量不良,在外力作用下管道破损或接口开裂,造成管道渗水。④井体施工质量差、管道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造成管道产生漏水现象。
2.3检查井下沉、变形。井底基础不实且施工不到位,混凝土、砂浆和砌筑砂浆质量差,井壁砌筑质量差,灰缝不饱满,影响整体强度。
2.4回填土沉陷。由于填料的级配不符合要求,含水量控制不良,回填不密实等原因,导致压实效果差,形成沉陷。
3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前期地质勘察,认真设计施工图纸
首先,给排水管道的施工环境复杂,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详细的勘察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管道密集区域,天然气管道、供暖管道以及光缆管道交叉重叠,如果没有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很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破坏其他管道,引发严重后果。其次,在前期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工程设计人员以此为依据设计详细的施工规划和管道敷设图纸,并且对其中的细节性问题进行标注,以防止后期施工中出现误操作。图纸设计完成后,还必须交由专业的审核部门,对图纸的真实性、可操作性进行校对、审核,一旦发现存在疑问的地方,立即与设计人员进行协商讨论,如果确实存在错误,设计人员应当及时纠正。最后,确定设计图纸不存在问题后,将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划印制成册,分发给各级施工部门。
3.2选购合格施工材料,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给排水管道施工具有周期长、工程量大、耗材多等特点,保证施工所需建材的质量,成为强化施工质量控制的第一步。近年来,给排水建材市场蓬勃发展,建材数量和种类都有了极大程度的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监督和管理,市场中也充斥着一定量的假冒伪劣产品,采购人员如果缺乏丰富的真伪辨别能力,很容易采购“山寨”建材,影响后期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要强化建材质量控制意识,在选购过程中,挑选那些大品牌、信誉好的商家,并要求商家出具完整的质量证明材料,即便是后期出现质量问题,也能依法维权。总体来说,给排水管道中用量较大的建材有混凝土管、水泥、砂石等,都需要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4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4.1沟槽开挖与支护
土方工程在整个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占据较大比重,并且需要运用多种大型机械设备,因此在土方开发时必须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在使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开挖之前,必须要明确开挖地段是否有其他管道和电缆,如果有,应当及时与相关负责部门取得联系,并通过双方协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或是转换土方开发地段,或是进行管线位移。如果土方开挖后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还应当及时做好土方排水工作,通过开挖沟槽等工作方式,将坑内积水排水,防止积水堆积影响地基的稳固度。如果开挖地区属于软土质地段,还应当做好土方壁的支护和加固工作,防止土方塌陷。
4.2施工测量与管机制作
施工测量在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多个环节中都有重要应用,并且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确保测量误差保持在允许范围以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次测量求均值的方法,来保证施工测量进度。为保证每道工序完成后的数据准确无误,应在自检自测的工序中要求允许偏差精度比规定的再提高50%,并由专业测量施工工程师进行测量,再由另一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核。测量仪器必须经标定后方可使用。管沟开挖验收合格后,可按照图纸设计尺寸、标号及中心线等要求进行管基的施工。管基施工时,土质基底不得裸落过久,同时考虑到保养、气候、混凝土远距离运输等不利因素,混凝土可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或采取加早强剂等措施,待管基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下管。
4.3管材安装
给排水管道在投入使用后,一方面要承受来自上部的荷载压力,另一方面要承受内部液体冲击力。同时,给排水管道大多深埋地下,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及时维修,这就要求管材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其安装技术也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近年来,国内给排水施工行业积极借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并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规程,为提升给排水管材按照质量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
为保证闭水试验的成功,管材进人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若有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种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的调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结束语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其施工工艺先对而言不复杂,但由于面目多在市区施工,环境条件对其影响很大,从而导致其施工难度的增加。因此,市政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只有加强施工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涛.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控制与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16, (11):94-95.
[2]周强.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控制及易错节点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2016,(05):183-184.
[3]乔大鹏.市政工程中排水管道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方案[J].江西建材,2016,(18):99+101.
[4]覃桂超.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建筑知识,2016,(01):67.
论文作者:阚鹏飞,周彬,董文超,郗长才,丁希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管道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市政论文; 测量论文; 给排水论文; 土方论文; 管道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