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室在火电企业中的应用实践和价值分析论文_武兴卓,王列萍,王齐,朱振武,汪莉春,张越,赵俊

创新工作室在火电企业中的应用实践和价值分析论文_武兴卓,王列萍,王齐,朱振武,汪莉春,张越,赵俊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针对燃煤火力发电企业,分析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研发平台的设立规则和应用架构,展现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党员创新工作室在引领火电企业科技研发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有助于创新团队建设,突出个人创新品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提供了火电企业科技研发的平台,能有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是一项有价值、值得推广的科技管理创新。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结合自身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创性地打造了“六大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设立,分为4类,包括公司分管创新的领导冠名的创新工作室、部门级的创新工作室、班组级的创新工作室和为了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单独重点项目攻关而设立的创新工作室。个人品牌的创新工作室的设立价值包括个人品牌标签化、符号化,生动形象,方便宣传和扩大影响力;快速集中厂里面有限的优势资源,为重点项目和重要创新工程配备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长期发展起到“头雁效应”,持续激发员工向头雁学习和靠拢。

关键词:燃煤火力发电;科技创新;智慧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党员创新工作室;科技研发平台

1引言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火电利用小时下降,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火电行业告别了高速粗放式的增长,部分火电企业陷入利润亏损和人员流失的不良境地[1-3]。因此,火电企业急需寻找一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5]。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4-7]。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企业核心创新能力,有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开展创新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实践。

本研究结合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公司的创新平台搭建和创新工作的设立实践,分析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研发平台的设立规则和应用架构,展现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党员创新工作室在引领火电企业科技研发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一种新型的火电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平台,通过创新工作室的设立、应用、实践与效果评估,展现创新工作室对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贡献和实用意义。

2创新工作室的设立与应用实践分析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结合自身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创性地打造了“七大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有助于创新团队建设,突出个人创新品牌。“六大创新工作室”包括以总工程师名字命名的“赵俊杰博士党员创新和智慧企业建设工作室”、继保班组“杨光继电保护创新工作室”、发电部“陈亚楠运行优化创新工作室”、“沈跃军智能DCS及早期预警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燃料部“张二祥智慧燃料创新工作室”、“宋华、刘海波智能巡检机器人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朱振武博士智能算法应用和AI芯片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

以总工程师名字命名的“赵俊杰博士党员创新和智慧企业建设工作室”,主要围绕智慧企业建设开展科技攻关,创新项目酝酿、孵化和启动,厂级创新制度制定和完善,创新项目评奖,创新成果申报,各部门的创新监督和问责。以公司分管创新工作的领导名字命名的党员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管理、资源调配和协调推进。由于有公司分管创新工作的领导督促创新成果申报,管理力度较大。东胜公司在创新项目、创新论文、创新先进个人评奖和申报方面,无论是申报的数量、质量,还是最后获奖的项目,在上级二级公司分管的十多家火电企业评比排名中,名列第一,科技管理的效果显著。

“杨光继电保护创新工作室”于2018年1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自治区总工会3万元的经费支持。东胜公司先后为杨光创新工作室提供创新经费22万元,先后进行技术攻关二十余项,获得直接经济价值约百余万,其中《自主优化同期二次回路,防止机组非同期并网》、《创新工程计算方法,解决低励与失磁配合问题》分别获得厂级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陈亚楠运行优化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协调和督促运行专工和运行各个值,联合完成厂级运行优化项目。厂级运行优化项目包括吹灰优化、燃烧优化、配风优化、喷氨优化、冷端优化、高加水位优化、全负荷脱硝优化等。目前,基于DCS闭环控制的智能吹灰、基于锅炉CT的燃烧优化、基于二次风门自动调节的配风优化已经列入人工智能火电厂重点实施项目,进行科技研发的技术管理与项目落地的工程管理。

“沈跃军智能DCS及早期预警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立足于打造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火力发电国产底层操作系统,是全国火电行业开创性的工作。基于逻辑故障树分析,在DCS底层操作系统上将专家智慧固化为计算机代码,实现复杂事故的提前诊断和智能报警,以及运行优化,AGC优化,闭环控制。目前该项目已于2018年4月,在北京市科委立项,成为北京市科委关注和支持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被刘吉臻院士列为智慧电厂建设的重点项目,有望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真正实现少人值守、无人监盘的DCS人工智能控制。

“张二祥智慧燃料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六大无人燃料系统的项目推进和维护升级,无人燃料一体化集成。六大无人燃料系统包括无人采制、皮带实时化验、化验室无人机械臂化验、数字化煤场无人盘煤、无人斗轮机、无人输煤系统。六大无人燃料系统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国内外火电企业完全实现,如果能同时实现六大无人燃料生产系统,对整个火电行业的燃料生产运行和管理将起到一种强烈的潮流引领和创新示范作用。

“宋华、刘海波智能巡检机器人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立足于打造输煤廊道巡检机器人和汽机、锅炉房巡检机器人,实现更安全、高效的无人输煤系统和生产现场无人巡检。目前尚无成熟产品,需要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做开创性的研发。在前面提到的六大无人燃料系统中,其中五个无人燃料系统已经有电厂做过,只剩下无人输煤系统尚属于国内空白领域。因此设立创新工作室,倾注资源,加快科技创新研发和项目实施落地,以尽快夺得无人输煤系统国内首家应用的头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朱振武博士智能算法应用和AI芯片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立足于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芯片在火电站的创新探索与应用,包括智能视频识别跑冒滴漏、智能识别识别设备缺陷状态、智能视频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智能视频识别的专用AI加速芯片、燃料运行系统的专用AI芯片、火电厂DCS控制系统的专用AI芯片、智能服务器等。

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设立,分为4类:

(1)第一类是公司分管创新的领导冠名的创新工作室,例如“赵俊杰党员创新和智慧企业建设工作室”,以企业创新工作的整体规划、设计、协调、推动和督促为主要目的,公司级的重大项目智慧企业建设也由总工程师实际抓落实。

(2)第二类是部门级的创新工作室,例如“陈亚楠运行优化创新工作室”和“张二祥智慧燃料创新工作室”,以部门级的重大创新工作为主攻方向。发电部的陈亚楠运行优化创新工作室负责8~10项运行优化的工作,调动整个发电部的专工和各值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张二祥智慧燃料创新工作室”以燃料运行和生产的六大无人燃料系统为主攻方向。

(3)第三类是班组级的创新工作室,例如“杨光继电保护创新工作室”,以班组级的重大难点课题为主攻方向。

(4)第四类是为了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单独重点项目攻关而设立的创新工作室,例如“沈跃军智能DCS及早期预警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宋华、刘海波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朱振武博士智能算法应用和AI芯片创新研发与示范样板工程创新工作室”。这三个创新工作室的共同特点是单个项目,项目在全国都属于首创,创新性极强,但不确定性风险也较大,需要倾注较多的资源和较大的关注,进行项目推进。

实践结果表明,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提供了火电企业科技研发的平台,能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是一项有价值、值得推广的科技管理创新。

3创新工作室的价值分析

个人品牌的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1)个人品牌标签化、符号化,生动形象,方便宣传和扩大影响力。提起搜索,大家快速想到谷歌、百度。提起继电保护疑难问题解决,快速想起东胜公司杨光;无人输煤系统研发,想起东胜公司刘海波。

(2)快速集中厂里面有限的优势资源,为重点项目和重要创新工程配备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我们不仅能快速推出一个知名“老专家”,还能迅速拉出一支善于攻坚克难、身经百战的创新团队。

(3)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长期发展起到“头雁效应”,持续激发员工向头雁学习和靠拢。调动员工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形成高技能人才带动企业员工共同创新的良好氛围。

4结论

针对燃煤火力发电企业,分析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研发平台的设立规则和应用架构,展现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党员创新工作室在引领火电企业科技研发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

(1)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有助于创新团队建设,突出个人创新品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设立提供了火电企业科技研发的平台,能有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是一项有价值、值得推广的科技管理创新。

(2)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结合自身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创性地打造了“七大创新工作室”。以公司分管创新工作的领导名字命名的党员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管理、资源调配和协调推进。东胜公司在创新项目、创新论文、创新先进个人评奖和申报方面,无论是申报的数量、质量,还是最后获奖的项目,在上级二级公司分管的十多家火电企业评比排名中,名列第一,科技管理的效果显著。

(3)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设立,分为4类,包括公司分管创新的领导冠名的创新工作室、部门级的创新工作室、班组级的创新工作室和为了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单独重点项目攻关而设立的创新工作室。

(4)个人品牌的创新工作室的设立价值包括个人品牌标签化、符号化,生动形象,方便宣传和扩大影响力;快速集中厂里面有限的优势资源,为重点项目和重要创新工程配备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长期发展起到“头雁效应”,持续激发员工向头雁学习和靠拢。

参考文献:

[1]温翔宇,陈笔,徐志兵,李洪山,赵俊杰.1000 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节能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2016,(7):191-192.

[2]毛杰誉,包海斌,贺舒婷,罗立权,赵俊杰.1000 MW火力发电机组检修技改的节能降耗分析[J].工业A,2016,7(11):123-124.

[3]项连清,陈黎勇,李文,叶华浩,赵思嘉,赵俊杰.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整体效率与内效率实时计算模型[J].汽轮机技术,2017,59(2):97-100,155.

[4]刘静然,高波,罗立权,吴豪,陈笔,赵俊杰.1000 MW超超临界凝汽式汽轮机最佳背压模型应用分析[J].能源工程,2017,(4):69-74.

[5]贺舒婷,朱贤伟,叶启明,翁天天,赵俊杰.火力发电企业EAM系统运行效率分析及优化[J].移动信息,2016,10(10):58-60.

[6]赵俊杰,项连清,俞路军,刘静然,蒋和定,朱盈.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热耗率和供电供热煤耗模型应用分析[J].能源工程,2016,(6):70-75.

[7]罗立权,张继东,俞路军,温翔宇,王如良,赵俊杰.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排汽焓和冷端能量损失模型[J].热力透平,2016,45(4):294-298.

论文作者:武兴卓,王列萍,王齐,朱振武,汪莉春,张越,赵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创新工作室在火电企业中的应用实践和价值分析论文_武兴卓,王列萍,王齐,朱振武,汪莉春,张越,赵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