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力量、政府力量与多中心城市的形成_人口密度论文

市场、政府的力量及多中心城市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心城市论文,力量论文,政府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口分布与城市发展理论的新近成果

(一)生产与人口分布理论的进展

世界各国生产与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所谓“核心—边缘区”经济地理结构普遍存在。例如,日本东京都、大阪府、神奈川县三地区占全国面积1.75%,却集中了全国31.21%的GDP,拥有全国22.94%的人口;英国伦敦、曼切斯特、西米特兰三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1.05%,却生产了全国25.82%的GDP,集中了全国20.91%的人口;美国制造业就业密度最高的14个州,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3%,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却占全国的50%。早期的经济学者用“累积因果循环”理论、“前后向联结”理论和聚集经济等理论概念解释这种普遍存在的经济地理现象。各种制造业的生产倾向于向市场大的地区集中,而市场大的地区正是制造业集中的地区。这种由“后向联结”引起的循环能被前向联结所加强:其它条件相同,在各种产业集中的地区居住或投资办厂可以更廉价地购买该中心地提供的各种商品。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利用规模递增模型,对“核心—边缘区”经济地理结构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发现在工业产品占主导的社会里,资本和人口的流动与聚集,将扩大聚集地的最终消费品市场和中间投入品市场规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受益。而且,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各种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是一种自我加强的过程,即使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地区,也会因一些较小的变化引发“累积因果循环”机制,内生形成工业化的核心区和非工业化的边缘区。因此生产与人口高度聚集的分布格局既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又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二)城市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随着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理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包括城市内生形成理论、城市郊区化理论、多中心城市内生形成理论。

城市内生形成理论认为,生产与人口会首先在一些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如一个天然的码头、一条河流等等)初步聚集,这扩大了这些地方的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市场规模,使得许多原本不值得贸易的专业化中间投入品得以市场化生产,由此产生的聚集经济提高了厂商和消费者的收益,并引发生产与人口的“累积因果循环”机制,使生产与人口持续聚集,最终形成城市。由于存在土地限制和运输成本,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会演变成多种形态,并逐渐形成类似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提出的六边形城市体系。实证研究发现,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并没有表现出所谓最优规模。

对城市郊区化的解释有两种理论,一种可称为自然演进理论,强调居民的通勤成本以及对宽敞的新住宅和土地的需求。自然演进理论对郊区化的解释是:在城市发展初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市区,为了节省时间和交通费用,人们居住在拥挤的中心市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郊区建起更大更现代化的住宅,高收入群体开始移居郊区,市区的低质量住宅逐渐落入低收入群体。随着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通勤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由中心市区移居郊区,逐渐引发一些产业的厂商到郊区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城市郊区化。第二种理论强调中心市区的社会问题,认为市区的拥挤、环境质量的下降、社区学校较低的教育质量、少数民族的增多、较高的犯罪率以及高税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高收入群体移居郊区。在郊区高收入群体居住在一起,组成高收入群体社区,这有利于满足他们对高质量社会公共品的共同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口移居郊区。两种理论并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

多中心城市内生形成理论强调在没有政府参与下,市场机制可以使多中心城市内生地形成。该理论认为城市亚中心的形成主要是两种力量的作用结果:一方面由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导致土地稀缺、城市拥挤以及其它聚集不经济,对生产和人口产生了排斥力;另一方面厂商与消费者都希望距中心城市较近,以便利用中心城市的聚集经济带来的各种便利,这对厂商与消费者产生了吸引力。于是生产与人口就在中心城市的郊区某一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不断聚集起来形成了城市亚中心。此外,跨地区交通干线的建设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亚中心的形成。由于房租较低,亚中心的厂商可以雇佣到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上述理论的启示及国外的经验

从上述人口分布与城市理论可得如下推论:

(一)人口的迁移与聚集是促进多中心城市形成重要市场力量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迁移与聚集必然伴随消费资金和储蓄资金的迁移和聚集。一方面人口迁移和聚集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技术外溢效应,产生聚集经济,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当人口聚集超过一定限度,又通过引发土地稀缺、城市拥挤和环境质量下降等聚集不经济,促进了城市郊区化和多中心城市的形成。人口向城市亚中心的迁移和聚集,必然扩大亚中心的市场规模,产生聚集经济,一些区位条件较好的亚中心会因此引发“累积因果循环”机制,导致生产与人口持续聚集并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这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二)政府对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人口迁移这一市场力量促进多中心城市的形成,例如政府投资可以改善一些城市亚中心的区位条件,促进生产与人口的迁移与聚集;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限制生产与人口的迁移与聚集,从而削弱形成城市亚中心的市场力量。

(三)呈现多中心城市格局的大都市区是一国人口的吸纳池,有助于减少人地矛盾

由于城市亚中心和中心城市都具有吸纳人口的作用,呈现多中心城市格局的大都市区自然会成为重要的人口聚集地。例如,美国的人口分布就非常依赖大都市区。2000年占美国国土面积仅1.59%的12个大都市区,拥有7778.7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64%。大都市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其它地区(包含农业地区)的人地矛盾。

(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亚中心的发展将扩大城市就业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许多行业的发育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服务市场规模作为支撑。研究发现,城市人口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越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亚中心大多是由农村的乡镇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也会从无到有并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发展,创造出许多就业岗位。

(五)汉城大都市区的经验可以进一步说明上述推论

汉城大都市区包括605.5平方公里的汉城市以及周边的仁川市和京畿道。由表1可知,从年到1989年,平均每年有18.6万共计650万净迁入人口从韩国各地迁移到占全国面积仅0.6%的汉城市。1970年以前,汉城郊区对人口并没有吸引力,直到1970年,人口才开始向汉城郊区大量迁移,到1989年共计312万人口净迁入汉城郊区。从1980年开始,汉城郊区的净迁入人口超过了汉城市区的净迁入人口,这说明从1980年开始,汉城郊区对人口的吸引力超过了汉城市区。2000年,汉城大都市区总人口达到2125.8万人。

表1 汉城都市区净迁移人口数 单位:万人

注:郊区指京畿道和仁川,1981年以前,京畿道包含仁川,以后分为两个地区。

从图一可得知两个重要事实:(1)从1970年到2003年,在汉城市和其郊区之间平均每年有66.3万人口双向迁移,但其净结果是平均每年有13.0万共计441.8万人口从汉城市净迁入其郊区。(2)从1970年开始到2003年,平均每年约有7.4万共计253万汉城都市区以外其它地区的人口净迁入汉城郊区。这说明汉城郊区人口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汉城市区人口的郊区化和其它地区人口的迁移。

图一 1970年到2003年汉城郊区(含京畿道和仁川市)的人口迁移

从汉城大都市区人口迁移的事实可以得出如下的推理:人口向汉城市区的大量迁移先促进了汉城市的发展,后又促进了汉城市区人口的郊区化,汉城市区以及韩国其它地区的人口向汉城郊区的大量迁移促进了汉城郊区城市亚中心的发展(其中区位条件较好的仁川发展成大城市),使汉城大都市区成为多中心城市和人口的吸纳池。人口迁移和多中心城市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1955年韩国的城市化率为24.5%,而1985和1990年韩国的城市化率分别达到65.4%和74.4%。

三、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及人口分布的比较分析

(一)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的比较分析

由于恶劣的生存条件,我国西北半壁的许多地区(如西海固地区)不适宜人类生存,2000年西北半壁仅占全国人口的6.51%。我国2000年全国人口密度为132人/平方公里,但由于西北半壁自然生存条件的限制,我国东南半壁(除去藏、新、蒙、宁、青、甘六省区的其余地区)人口密度为275.9人/平方公里,其中中部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333人/平方公里,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国土面积为106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63人/平方公里。数据表明考虑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从人口密度来看,我国的人口压力并不比日本和韩国低。

比较表2和表3(见下页)各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以及其它指标,可得如下结论:

1.美、日、韩、泰、印尼、菲律宾等六国都有很大规模的大都市区来充当人口的吸纳池。如洛杉矶都市区的人口密度是美国全国人口密度的31.7倍,吸收了4.39%的美国人口,而土地面积只有全国的0.14%;马尼拉、雅加达以及曼谷大都市区分别吸纳了各自国家人口的20.72%、7.35%和12.24%。

2.除上海外,我国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普遍较低,而上海对人口的吸纳作用也比京滨等都市区要低得多。上海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40.8万,户籍人口为1321.63万,日本京滨都市区土地面积4517平方公里,人口2055.4万,远超过了上海的人口数。美国全国人口密度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但洛杉矶都市区的人口密度比北京或天津的人口密度还要大。由山东、江苏和浙江相邻的沿海三省组成的区域,面积与日本相当,平均人口密度为593人/平方公里,而该区域内三大都市区青岛、杭州、南京的人口密度平均为557人/平方公里,这表明这三大都市区根本未起到吸纳人口的作用。北京和天津土地面积分别是马尼拉的3.4倍和2.4倍、雅加达的2.6倍和1.9倍,但即使考虑常住外来人口,北京和天津的人口也比马尼拉和雅加达的少几百万。

我国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相对很小,其结果造成大都市区以外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人口压力过大,城市化水平低,加上资本与生产长期向东部大都市聚集,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小又导致了我国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恶化。

(二)大都市区内部人口分布的比较分析

我国大城市下设区和县,所谓的市区和国外城市的市区含义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便于比较,表4中,所谓中心城区由人口密度在1万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市辖区构成。所谓市区是由人口密度在1千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市辖区所构成,市区包含了中心城区。市区面积一般控制在400到1000平方公里之间,但由于市辖区的整体性,北京和青岛的市区稍高于这一范围,而天津由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其它市辖区人口密度很低,天津只有中心城区,没有市区的数据。同国外大都市区相比,我国大都市区内部的人口分布有以下两个特点:

表2 国外部分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

注:京滨都市区含东京都及神奈川县。东京都市区含东京都及神奈川、千叶、埼玉3县。大阪都市区含大阪府和兵库县。名古屋都市区指爱知县。汉城都市区含汉城及京畿道、仁川市。马尼拉都市区含大马尼拉及附近甲米地(Cavite),拉古纳(Laguna),黎刹(Rizal)三省。雅加达都市区含雅加达及相邻的茂物(Bogor),唐格朗(Tangerang),勿加泗(Bekasi)三个行政区(regengcy)。纽约都市区包括纽约和拿骚-萨福克两个相邻的都市区。洛杉矶都市区含洛杉矶和奥兰治两个相邻的县。所有数据均为2000年数据。

表3 我国大都市对人口的吸纳作用①

注:①广州和南京地区人口数据分别为2002和2001年数据,其余数据均为2000年数据,其中,北京、天津人口数据为常住人口数据(包括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人口)。②广州与上海人口分别给出了两个数据,一为户籍人口数,一为常住人口数,其它都市区人口均为户籍人口数,各省数据均为常住人口数。

1.我国大多数大都市区的市区人口密度不高。南京、杭州、武汉的市区面积与东京、汉城、马尼拉、雅加达的市区面积相当,但其市区人口密度分别处在四个国外大都市区的市区人口密度的16%到34%之间。广州的市区面积约占东京、汉城、马尼拉、雅加达市区面积的66%,其市区人口密度分别只占后者的51%到65%。青岛市区面积不到东京、汉城、马尼拉、雅加达市区面积的2倍,其市区人口密度只占后者的13%到17%。由中心城区和近郊四区组成的北京市区面积约相当于东京、汉城、马尼拉、雅加达市区面积的2倍,而其市区人口密度只占后者的32%到38%。

2.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郊县的人口密度过小。除上海外,我国都市区,郊区人口密度最高(广州)为736.6人/平方公里,仅占东京、汉城、马尼拉、雅加达郊区人口密度的39%到72%,郊县人口密度最低(杭州)为278人/平方公里,仅占东京、汉城、马尼拉、雅加达郊区人口密度的15%到27%。上海郊区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汇、奉贤、崇明等9区县土地面积共5528.3平方公里,其人口密度比面积共有11000多平方公里的东京郊区要少33%。

从上述我国大都市区内部人口分布的特点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各大都市区也未呈现多中心的城市人口分布格局,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以及多数大城市的市区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吸纳外来人口,以发挥大都市区的人口吸纳池的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和城市就业

(一)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可以成为形成多中心城市的重要市场力量

鼓励我国包括中西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的市区和郊区迁移,一方面造成了市区的拥挤,对住房以及交通、教育、环境、公共娱乐设施等社会公共品产生了压力,促使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另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向东部大都市区的郊区和市区迁移也扩大了大都市郊区和市区的市场规模和技术外溢效应,产生聚集经济,既增大了东部大都市区的市区对资本与人口的吸引力,也会增加东部大都市区的郊区对资本和人口的吸引力;这都将促进我国东部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格局的转变。

(二)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进而扩大就业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受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有研究还发现,在经历了1978到1995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的第三产业自1995年以来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正处在进一步缩小期,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难以提高。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的市区和郊区迁移,促进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扩大城市就业。

表4 大都市区内部人口分布的比较

注:①广州和南京地区人口数据分别为2002和2001年数据,其它地区人口数据为2000年数据。②因常住人口数据缺乏,除上海人口数据为常住人口外,我国各都市区人口均为户籍人口数。

1.增加消费需求,带动第二产业发展并吸纳就业。研究发现,我国国内需求低迷与低人口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由于人口城市化滞后,我国总人口的大多数(63.8%)生活在农村,如果把居住在县以下小镇上的居民划为农村人口,那么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由于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低等原因,农民的消费倾向比城市居民小得多。鼓励包括中西部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的市区和郊区迁移,促进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可以减少地区经济差异,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农民收入,增大农民和农民工的消费倾向,进而扩大总体消费需求,刺激第二产业吸纳就业。

2.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扩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人口规模正相关。包括中西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的市区和郊区迁移,促进城市亚中心的发展,使中心城市周边地区有一批大、中、小城市形成或发展壮大,就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强大的需求主体,将刺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改革开发以来,东部沿海大都市区的郊区一些中小城镇以及当地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直接得益于在那里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费需求。

五、结论

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各大都市区也未呈现多中心的城市人口分布格局,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以及多数大城市的市区尚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吸纳外来人口。政府的力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市场力量协同发挥作用,将会既加快东部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城市,增加消费需求,扩大城市就业,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标签:;  ;  ;  ;  

市场力量、政府力量与多中心城市的形成_人口密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