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来年,水利水电技术发展迅猛,许多新兴技术应用到施工建设中,如何发挥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重要问题,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才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简述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技术运用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运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简述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水电是一种十分安全,没有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现阶段,能源紧缺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我国也不例外。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工程建设企业为提高综合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先进的施工技术,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使其能在规定的施工时间内完成施工工作。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技术运用
1、预应力锚固技术
此项技术有着优越的性能、广泛的适应性,一般可将其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该技术不仅适用维护、加固现有的工程结构,同时在新建工程项目中也能突显其优越性.在实际施工中,对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使用传递拉应力的性能来减少某些施工部位的荷载力,从而杜绝损坏、沉降、裂缝等问题的发生,再与GPS技术恰当的结合起来,按照设计要求,对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深度进行更全面、更准确的控制及调整,从而达到事先对建筑结构主动施加预压应力而改善部分受力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2、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碾压混凝土是近20多年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筑坝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使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资省,经济效益高。最适于大体积和大面积(如路面,飞机跑道等)混凝土施工。碾压混凝土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为零。
3、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水闸就是在水利工程中用于挡水、泄水的水工建筑物,通过对水闸的开关闭合,可以实现对水流量的有效调节一般来说,常常通过打开闸门,根据大坝下游的需水量进行水量的调节,也可以取水、泄洪、冲砂等;通过将闸门关闭,可以实现挡潮、拦洪等,可以提高蓄水位,为河道的通航取水提供方便水闸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闸施工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确定水闸闸口的宽度,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力学计算,并结合河流的流量以及水闸的运行方式;另外,还需要根据水闸下游的地质情况;需要对水闸的防渗排水功能进行科学设计,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水闸上游以及下游的地基条件以及水位差进行分析,并根据以往水利施工的经验,合理的设计水闸地下轮廓,还需要对水闸的渗水压力以及抗渗性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设计中,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水闸的建筑结构,保证水闸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看来,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水闸施工的管理是及其必要的。
4、堤坝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升,加速了水利电力工程的发展。水利电力工程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电力、预防灾害的重要手段。纵观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堤坝建设中混凝土面板施工主要使用无轨滑模,面板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灌筑,混凝土通过运输车水平运翰,从U型槽进入仓内,最后由人工进行铺料。整个施工流程有着严格要求,面板混凝土每层厚度为25-30CM,需分层铺料,并且卸料口距离滑模口不能大于1M,插点距离不能大于40CM,振捣深度要在5CM。在每层浇筑完混凝土升一次,滑升高度大约为25-30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人工保养,保证洒水、流水、保湿。
5、GPS技术
GPS是一种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可用于工程测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技术水平。水利水电传统地面定位技术包括测水准、测角及测距等技术,由于GPS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测量技术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GPS技术相对传统测量技术来说,具有较大优势,技术先进、测量速度快,且随着GPS技术的运用和实践,经过改革后,GPS测量技术将变得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可操作性更强,数据处理更加方便。GP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6、钢筋焊接技术
钢筋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很多施工规范中都明确了钢筋施工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钢筋施工仍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误差。实际上只要施工误差处于允许范围内,便不会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在进行钢筋施工时,钢筋焊接数量、机械焊接及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标准,采用不同的焊接技术和施工方法。应采用新的钢筋焊接技术,根据施工规范和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
7、防渗墙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7.1多头深层搅拌水泥成墙防渗施工技术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成墙防渗施工技术是防渗墙的一种,这种防渗施工技术的防渗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地下防渗工程中,防渗质量非常可靠,而且这一技术施工比较简单,没有泥浆污染,适用于粘土、淤泥、沙土及砂砾层等,应用所需费用比较少。因此,在防渗技术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一防渗施工技术是将多头深层搅拌桩机进行一次多头钻进,从而将水泥喷到土体中,并加以搅拌,进而使得土体和水泥浆液能够混合固结成为一组水泥土桩,桩和桩进行相互搭接,从而形成水泥土防渗墙。如今,这一防渗施工技术的最大成墙深度能够达到22m,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小于10cm/s,杭压强度大于0.3MPa。
7.2锯槽法成墙防渗施工技术
锯槽法成墙防渗技术也是防渗墙施工技术中的一种。这一施工技术采用连续成槽的方法,施工的工效比较高,而且墙体连续,质量比较好。并且其成槽较深,能够适用于粘土、砂土及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底层。其施工具体方法是,锯槽机的刀杆以一定的倾角在先导孔中变做上下切割动作,边向前移动进行开槽,移动的速度为0.8-.1.5mn,。由反循环或正循环方式将切割下来的土体由排渣系统排出槽外,并用泥浆护壁。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形成宽度在0.2-0.3m之间的防渗墙体。这一施工技术中的锯槽机一般是由行走底盘、刀杆及支架加压系统、排渣系统、动力及传动系统、起重设施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传动的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由于不同规格的刀杆进行组合,因此开槽的宽度在0.2-0.5m之间,深度能够达到40m。
7.3链斗法成墙防渗施工技术
链斗法成墙防渗施工技术一般应用于粘土、沙土及粒径比较厚、含童不超过30%的砂砾石底层中。这一施工技术用链斗式开槽机排桩上面的旋转链斗进行取土,并将料放的排桩下放到成墙深度,而后开槽机进行沟槽开挖,使用泥装进行护壁。链斗法成墙的浇筑混凝土方法与锯槽法基本相似。其开槽的宽度一般在16-50cm之间。深度在10-15m之间。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水电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水电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研究,既是能保障各项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也能够使施工单位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毕慧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 No.412(01):106.
[2]王宇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6):218-218.
[3]陈学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12):262-262.
论文作者:胡明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水闸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渗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