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强 葛洁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 桓台 256400)
【摘要】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10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每天3次;联合谷维素2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50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每天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2%、32%和88%、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IBS疗效肯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谷维素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166-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患者常出现焦虑、担忧、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单用能有效治疗IBS,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重要。本院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均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临床符合2006年罗马Ⅲ标准,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治疗前3天停用原来的多有治疗药物,并向患者详细说明病情,解除心理障碍;大便常规及潜血均阴性。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0-66岁,平均(41.5+1.6);腹痛20例,腹泻20例,解不成形大便16例;病程5-15年。对照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平均(40.6+1.7);腹痛26例,腹泻21例,解不成形大便11例;病程6-15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50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每天3次;联合谷维素2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50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每天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禁用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并嘱患者注意精神调理,避免刺激性饮食及饮酒,多次纤维素丰富的食物。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1.3疗效判定
显效: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有效:腹痛减轻,每天腹泻次数减少2次以上;无效:治疗前后腹痛、腹泻及大便性状均无明显改变。以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药物治疗期间,治疗组有4例出现嗜睡。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坚持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未影响治疗。
3.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病理学分析,主要是胃肠道消化动力异常,同时引起了脑肠轴变化和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1]。迄今没有单一的特殊有效治疗方法[2]。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调节胃肠道功能运动节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并且调节肠道内脏感觉。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新型胃肠动力调节剂,也是阿片肽受体激动剂之一[3]。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末梢神经,控制胃肠平滑肌肉组织中K+-Ca2+离子通道,起到兴奋与抑制双重作用。在运动低下时,其可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肾上腺素释放,从而增加运动节律。在运动亢进时,其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从而改善运动亢进状态[4]。在谷维素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失调,改善神经精神症状;可作用于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调节间脑功能,可增加丘脑下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对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谷维素合用时对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协同作用。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袁耀宗. 肠易激综合征.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9.
[2]刘新光.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 中华消化杂志,2001,12(7);391.
[3]左萍萍,马志章. 马来酸曲美布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09,34(6):3741.
[4]袁耀宗,许 斌,莫剑忠,等.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胃肠病学,2005,10(3):143.
论文作者:宋建强,葛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马来论文; 综合征论文; 疗效论文; 曲美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大便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