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一人主导着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唯命是从,在课上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使得他们无法自由地发挥自己,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呢?是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31-01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也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场讨论实是以小见大之举,能起到举一反三之效,特别是在当前大家正在对此科研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符合当前我国新的教育形势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举措。笔者想就此问题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互相讨论。
一、明确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加强对学生主体性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或体现者。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计划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活动。因此,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尽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但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指导和传授,属于外部条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主体性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学生不应仅仅是观众,也应走上“舞台”当“演员”。主体性的诠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主体性不是专属于德智体美哪一“育”,而是综合地表现出来。只有少年儿童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
教语文归根结蒂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感动“学生”这个“上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只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是不断提出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例如《将相和》一课,由结构层次基本相同的三个故事组成,在讲读“完璧归赵”时体现方法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按老师提示的方法读议“渑池之会”;最后设计作业,让学生独立阅读“负荆请罪”。采用“扶 半扶 放”的教学结构,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起好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不断加强对学生主体性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体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在语文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探究,以凸显学生的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如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一文,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杀狼护鹿,你们怎样看待这个做法?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认为是可以的,有的则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学生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老师又“火上浇油”,持第一种意见的学生认为他做的对,能有效地保护鹿,持第二种意见的学生也不甘示弱,指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他杀狼护鹿,最终将导致鹿过量繁殖,面临饥饿与疾病。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僵局中,我及时作了说明:罗斯福总统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保护鹿,殊不知,正因为他不懂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以致于人为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好心却办了错事。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必要的。这样一来,两种意见趋向了统一,使学生提高了认识,受到启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激发剂”。如教学在《月光曲》一课第九自然段教学中,先让同学欣赏《月光曲》,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音乐知识掌握的情况,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判断《月光曲》的旋律是怎样的?①舒缓→明快→激昂;②明快→舒缓→激昂;③激昂→舒缓→明快。通过音乐欣赏,同学们很快就能作出判断 《月光曲》的旋律是舒缓→明快→激昂。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呢?显而易见,描述月亮升起的语句应读得舒缓柔和;描述月亮升高的语句应读得紧张有力;描述波涛汹涌的语句应读得高昂激越。接下来,请学生练习朗读,通过朗读把音乐的节奏变化表现出来。最后,进行配乐朗诵,感受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变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获得阅读的乐趣及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兴趣盎然,情绪也得到了升华。
四、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能使学生热爱知识,乐于接受知识,而且能使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唤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营造课堂师生互动、相互愉悦的教学环境,并实行民主的平等的教学管理,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应欢迎学生提出与自己或书本不同的看法,形成一个互相讨论、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勇于发表独特见解,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人。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要以小学生主体发展为出发点,为学生获取、探索新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和条件。同时,把学生引进主体参与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充满兴趣、获得一次次成功的学习中掌握了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进而获得丰富生动的知识。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论文作者: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主体性论文; 教师论文; 主体论文; 知识论文; 语文论文; 舒缓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