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内容概述论文_曾稼乐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内容概述论文_曾稼乐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145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作为把控项目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从前期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的估算及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到中期施工图纸设计阶段的预算,再到后期项目完工阶段的结算,整个过程均需通过层层的动态造价管理来把控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进而保证建筑工程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迅猛发展,成为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也衍生出了工程质量不佳、工程经济合理性欠优、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就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读者对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更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从工程造价管理的角度去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减少资金浪费或利用率低等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从目前咨询等其他造价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识虽正在逐步建立,但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与此同时项目复杂程度、项目类型的丰富度却在不断提升且日异月新的发生着变化,影响造价指标的因素也在实时发生变化,故而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其次,目前我国造价管理多为阶段性的造价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阶段之间的衔接性。通常而言,设计单位的造价部门负责项目前期的估算与概算,咨询单位负责项目的预结算与过程控制,这一方面增加了沟通成本,在设计单位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后,工作却已交由给另一家预算单位,而设计单位和预算单位之间一般不存在资料上的移交,相当于预算单位需要从头开始了解项目信息,增加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不利于追踪项目后期的实际成本,则不利于做对比分析,判断估概算的准确性。本文所提倡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则是将决策(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阶段连接起来,造价管理人员从项目方案阶段开始跟进到项目结束,既可以清晰的了解和分析因项目设计的改变而带来的造价的变化,又可以在后期做项目成本造价总结,判断导致成本增加或成本减少的风险所在。

2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工作内容

2.1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首先是决策阶段的造价估算。前期估算值作为后期控制概算、预算、结算的上限值,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政府投资的项目一般不允许超过可研,否则可能要重新进行审批,那么估算的准确性就无需赘言。通常而言,估算阶段在项目建议书批复之后开展,所以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中的总投资是估算的控制线,可以作为估算的参考依据。但与此同时,估算阶段的图纸资料较少,一般只有建筑总图、建筑类型、各功能分区的面积指标等,缺少装修标准、水电空安装专业的系统图和平面图及主要设备的型号、品牌等对造价影响较大的参数,这就对造价专业人员的个人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估算阶段,造价专业人员需及时与设计沟通,明确其设计任务即估算范围和设计标准。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熟悉设计规范对造价专业人员也大有裨益。此外,造价专业人员需要根据既得信息尽可能多的收集相似类型、相似建筑规模的工程造价信息,并加以经验判断,分析新建项目与以往项目的区别,譬如,屋面采用钢结构形式或立面采用真植被立体绿化等需要专业设计的项目,则必然对整体造价有较大影响。同时,估算不仅需要项目本身的情况,还需要考虑项目周边地理环境对造价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项目若处于软土地区周边需要大面积打旋喷桩而不是采用普通的大直径搅拌桩等形式进行地基处理,则造价相差甚大,同时土质情况也会影响最后外运的是余土还是淤泥及项目周边的运土点与项目施工所在地的距离长短,也会对造价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体而言,估算阶段造价专业人员可采用“二八原则”重点把控造价占比份额较大的部分,得到最终估算。

2.2建筑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初步设计阶段对应的是工程造价概算工作。概算阶段相对估算阶段而言,图纸进一步细化,同时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参考。造价专业人员在该阶段可以通过建模得到工程量并套价,从而基本把控影响造价的混凝土、钢筋、模板、砌体、二次结构等单方含量指标和综合单价,同时也需要把控好工程量大、综合单价高的清单列项。概算阶段要注意细节,注意算量和套价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点,(1)清单是否漏项缺项,尤其是对于新入行的造价专业人员而言,由于概算阶段图纸深度还未达到施工图深度,一般会缺少零星构件、墙身大样等细部设计,容易出现考虑不周全而出现漏算的情况,需要造价专业人员提前预估相应数额;(2)所套定额是否有误,各定额之间有时只是一字之差价格却相差甚远,定额的正确与否与施工工艺有直接关系,所以造价专业人员必须要注意设计总说明和各图纸的主要说明;(3)清单与定额单位不一致时必须注意调整,否则会导致综合单价相差甚远,譬如,散水的清单工程量单位为㎡,定额工程量为立方m³,需用清单工程量乘以散水厚度,楼地面装饰有时也会碰到类似问题;(4)主材单价是否合理,概算阶段通常是采用的当月信息价,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建筑类型的不断丰富,相应的建筑材料也不断多元化,故而信息价不能涵盖所有的建筑材料的价格,这就需要造价专业人员根据项目的档次、使用部位并结合厂家提供的季度信息价判断材料价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概算阶段由于概算超可研、业主要求变化、新规范的发布等各种原因,导致图纸调整较为频繁,造价专业人员一方面需要根据设计及时调整造价,另一方面需注意设计也可能存在失误,当设计与常规做法不合时,需要同设计确认是项目需要还是设计失误,譬如,装修做法表中若出现7mm后的防水涂料这种做法,则很大可能是不合理的,因为一般涂料厚度在1-3mm左右。最后,当概算成果完成后,应与可研所列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预先发现差异,及时与设计沟通,使设计更为经济、合理。

2.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落实、实施的阶段,在施工图纸完成后需进行预算,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进度款、动态月报等都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手段,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决算。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通常交由咨询公司完成,而上述的估概算通常由设计院完成。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会需要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清单中工程量数值,一般以变更/计日工形式体现。在完工阶段,通常会综合所签合同、变更依据、调价因素等得到项目总成本并进行总成本分析,条件可行的话,可将完工阶段的指标与概算阶段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所在,积累经验指标。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均涉及到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并且各个阶段环环相扣,上一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指导和参照,下一个阶段是上一个阶段的完善和细化。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造价全过程管理必然是一种趋势,相关单位都需注意到这一趋势并做好相应人力与能力储备,为自身业务的拓展和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慕健伟.试论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18,(24):202.

[2]屠晓华.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8):250-251.

[3]张 莹.工程造价中全过程控制的重点与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917.

[4]郭项男.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0).

论文作者:曾稼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内容概述论文_曾稼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