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830002)
摘要:电力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检修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一项常规工作,能及时排除电力系统中的安全故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继电保护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在继电保护中已经逐渐实现了数字化,数字化继电保护是对传统继电保护的一个技术革新,能提高继电保护的总体水平,使其在电力领域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继电保护;检修;数字化
一、继电保护的作用
当电力系统的某元器件或线路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自动且有选择性的把故障点仄电力系统切除隔离开来,确保系统没有发生故障的部分能够继续稳定运行,同时避免故障设备继续被损坏,尽可能的降低停电的范围;假如被保护部分发生运行不正常情况,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然后根据维护要求,做出各种动作,例如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跳闸减少负载等。不过,一般不要求保护动作迅速发生,都希望能够按照电力系统的规定或视元件危害能力延时一定的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此外,继电保护系统还担任着监控电力系统的任务,能够测量系统的电压、电流,仄而确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二、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2.1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
即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前,要综合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的总状况,对自动化变电保护装置进行定值的设置,设置成功后,一旦电力运行系统中的运行指标和参数偏离定值范围,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及时作出排除故障的反应,而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保持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测。
2.2实现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准确定位
采用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存在的系统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数字化的机电保护系统的定位较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更精准的原因在于,数字化的客户机可以准确的接收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数据,经由服务器的分析,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故障定位。
2.3完成对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电力系统的某一部门的运行故障一般都伴随着其他一些部门的运行障碍,所以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故障发生后,不仅要能及时判断出主故障的位置和原因,还能够做一些辅助措施来缓解和减轻系统中的其他障碍,这也是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所不具备的功能。
2.4对系统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同样重要的,因为现在的住宅和生产的供电已经实现了纵联,运行中的各种波动都会影响其他部分的供电效果。所以,这一保护装置的功能运用就显得极为关键,在对该项装置进行相关调试过程里可以有效的保持本区域的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转中的状态。
三、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1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发展带动下不断发展,该技术对电力系统作用重大,因此应该相应地提高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继电检修技术正以其发展过程为根本,不断进行着改进并完善,同时,应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发展状况,通过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每种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装置,及时把握它们的工作状态。当前,针对继电保护而言,有两种检修方式,分别是主动型和被动型,一种是在未故障之前,就去全面的检修,一种就是发生问题后针对性的检修。其区别就在于是否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有预防意义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能够自主的进行检测,所以,可以保护继电器设备不受损害,使它的使用期限增加,从而节约资金,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在出现问题之后,这个技术可以查明问题为什么发生,用适合的方法对设备进行修复。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电力公司都是采用预防为主,利用不间断的排查故障和检修来辅助保护,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故障,通过对故障的检修,可以发现预防性系统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再通过完善和改进这一方面,进而提高设备的工作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结合上述内容和现实的情况,遵照角度的不同将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部分划分成预知性以及状态检修两种形式,前者就是将之前已经进行制定安排完成的所有计划涉及到的层面实施定期的检核,后者是就目前装置的状况,工作进行检查,并给予未来的判断,结合相关的结果制定后续安排。
3.2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应用
具体的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原则和实施的关键环节有: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是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设备运行正常了才能说明检修技术已经发挥了作用,检修技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设备运行处于稳定正常的状态。在日益复杂且规模逐渐扩大的要求下,继电保护检修若想顺利进行就要从大局出发,合理布置全局,最后逐一解决。实施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关键,一是要高度重视对检修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我们要对继电保护设备所处的动态进行分析掌握,所以要把管理要求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通过新的技术来监测相关设备,在检修过程中,往往很难开发继电保护的在线检修技术,所以,在保证继电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广泛引进新技术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四、数字化继电保护
4.1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模式
首先由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再由电子式互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随后传送给已安装的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对收到的信号予以同步采样并数字化,再按照IEC6185091标准的规定传送给保护设备。合并单元与保护设备间的传递介质为光纤。最后,保护设备中的调合闸指令经由变电站事件网络传递到智能操作箱当中。一个调合闸操作程序就此完成。
4.2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优点
①结构简化,抗干扰能力强。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采用合并单元间隔配置,与电子互感器配合使用的方式,测量取样数字化实时完成,相对于传统电磁式互感器二次电缆传输回路,结构更加简单,使用光缆作为传输介质,传输效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
②智能操作箱和电子互感器等装置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电子式互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绝缘能力、无饱和,从而使测量值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③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采用统一的通信标准,极大地提高了互操作性和开放性。
结语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统一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系统的建立,要在以后的几年里通过规划设计目标、分阶段建设目标等步骤来逐渐实现。并且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全面建设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根本前提。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李先妹,黄家栋,唐宝锋.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分析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2]东春亮,牛敏敏.关于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电子制作,2014.
[3]刘东超,王开宇,胡绍刚,等.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的集中式保护[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
作者简介:
殷国峰(1989.09),男,新疆人乌鲁木齐人,新疆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单位: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研究方向:继电保护.
论文作者:殷国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