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中接收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实施动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效果,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比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症状,在治疗效果颇为显著,值得进一步加强推广与宣传。
【关键词】阿替普酶溶栓;心源性脑栓塞;疗效
心源性脑栓塞为一种急发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率占到脑卒中发病率的20%左右,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由于心源性栓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后期形成后难以溶解,会增加患者的脑出血[1]。针对心源性脑栓塞,临床治疗以溶栓治疗为主,如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治疗等。本文以我院接收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0例为对象,进一步探讨了阿替普酶溶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中接收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41~71岁,平均年龄为(64.9±8.6)岁;参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为(64.8±8.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比较不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口药品:德国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注册证号:S20110051),先10%总量1分钟内注射,注射速率为0.9mg/kg,余量90%静脉滴注;在1小时内注射完毕;实验组实施动脉溶栓治疗,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后,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取阿替普酶20mg,采取导管动脉注射,应用溶栓治疗,观察患者血流再通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24小时后,经螺旋CT检查患者脑部,若患者没有脑出血情况,指导患者服用药物来稳定和控制血压。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设定总分值,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依据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缓解情况,设定总分值;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意识障碍越严重。
临床疗效评定准则:显效为经治后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除或基本消除,患者患肢肌力提升至2级及以上;有效为经治后疗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患者肢肌力提升至1~2级;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较小,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临床治疗有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针对此次实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标注,组间行t值,计数(%)标注,X2值检验,P<0.05时,两组间临床数据经比较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明确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GCS评分,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意识障碍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如表1所示)。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33(94.28%),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26(74.28%),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值为5.2851,P值为0.0215)
3、讨论
心源性脑栓塞具有发病急、发病重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到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命安全[2]。结合致病原因的不同,脑梗塞分为大动脉粥样氧化、心源性栓塞、小血管闭塞型等。心源性栓塞的发病机制一直是临床医学的探究热点,该病发病急速,会损害神经功能,引发基地动脉、大脑中动脉的颅内出血,导致颅内血管阻塞,降低血管再通率。针对心源性脑栓塞,可采取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的治疗方法,虽然静脉溶栓具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病症,动脉溶栓应用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更广泛。阿替普酶作为一种治疗脑梗塞的常见药,可提升加减窗内对静脉的溶栓效果,降低脑梗塞患者的病残率。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脑梗塞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窗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提升。阿替普酶中含有重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3],该成分是一种生物蛋白酶,在重组DNA上效果更佳,促进纤溶酶的转化,加速血栓的溶解。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实施动脉溶栓治疗,两组数据表明,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意识障碍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通过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4.28%,远远高于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28%,说明了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治疗优势更显著。
综上所述,结合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心理需求,对其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方法治疗广泛适用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游文霞,黎宏庄,李国兴等.Solitaire AB支架取栓、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1):20-25.
[2]谷黎丽,田勇武,贺丹等.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LD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5):514-519,524.
[3]吴霖浦,黄永新,陈林坤等.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分型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6,38(9):1285-1286,1300.
论文作者:蒋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溶栓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静脉论文; 动脉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