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对波兰文学的影响_文学论文

天主教对波兰文学的影响_文学论文

波兰文学中的天主教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主教论文,波兰论文,文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中,文学与宗教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宗教的传播需要借助于文学的形式,而宗教的信仰与那些不朽的圣迹故事、神话传说又为文学家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对一些难以抗拒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缺乏认知的能力,面对死亡和生存的艰辛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助,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腾崇拜,以乞求神明的帮助,驱邪避恶,原始宗教大抵是这样。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尽管如此,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仍有不少人信奉神明存在。像在波兰这样的国家,时至今日宗教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曾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如果研究一下波兰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使得宗教植根于这个民族思想深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曾经一度伴随这个民族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寄托了人们的希望,鼓舞过人民的热情。在波兰民族起伏跌宕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宗教正是以其独特的精神力量,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了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形成了波兰的文化风格。这一点在文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

10世纪中叶以前,波兰人信仰多神教,这是一种原始宗教,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众多各司其职的神灵。公元966年, 波兰彼雅斯特王朝的梅什科—世按拉丁仪式接受了来自捷克的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洗礼,标志着波兰正式成为基督教世界中的一员,并从此与信奉东正教的罗斯分道扬镳。这在当时的确是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使波兰逐渐融入拉丁文化圈,消除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东侵的借口,维护了波兰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在国际交往中给予波兰更大的行动自由。同时也为波兰的宗教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一、10——15世纪

波兰文学发源于10世纪,当时许多民间文学创作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广为流传。接受基督教后,拉丁语成为教会、学校、政府中的官方语言。由于诸多原因,使早在12世纪初即已出现的波兰书面语言未能得到推广。直到13世纪末,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出现了第一批用波兰语创作的文学作品。

12世纪初,波兰出现了第一部编年史书《加尔编年史》,书中记述了有关彼雅斯特王朝早期的几位国王的传说或传略。作者是一位外国神职人员,具体姓名不详。研究者认为,书中使用的是当时最时髦的意大利北部拉丁文,是一种被称为诗化的散文语言。作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和传说素材,因而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这之后又出现了几部杰出的史书,如:《卡德乌贝克编年史》、《大波兰编年史》等。但这些著作仍是用拉丁文写成。《加尔编年史》具有世俗的性质,作者感兴趣的主要是统治者的业绩和骑士的武功。卡德乌贝克是克拉科夫的主教,他的编年史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在写到教会同国王的冲突时,他坚定地站在教会一边,将被国王处死的克拉科夫主教斯坦尼斯瓦夫·什切潘诺夫斯基描绘成基督教伦理的卫道士,为宗教而牺牲的圣者。

中世纪文学从总体上说具有宗教特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连绵不断的战争、瘟疫使得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对上帝的信仰、解脱现世的痛苦和死后的幸福上。波兰中世纪宗教文学作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在整个中世纪长盛不衰的圣徒行传, 其中包含大量道德说教和对圣徒们的生活、奇迹以及为信仰受难的描述。这一类作品为中世纪的人们塑造了英雄楷模和道德典范。(2)宗教抒情诗, 其中主要包括祈祷抒情和表达信仰的内容。(3)宗教仪式作品, 包括那些用于宗教节日或仪式的作品,如:耶稣受难歌、斋戒歌、圣诞歌曲等。(4 )涉及死亡主题的作品。

波兰中世纪的宗教文学既紧随整个欧洲的脉搏,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当战斗的号角吹响时,国王的所有军队高唱着祖国的歌曲《圣母颂》,举起长刀投入战斗”——15世纪历史学家扬·德乌戈什这样描写波兰军队最终战胜条顿骑士团的最后一战——格隆瓦尔德战役。其中提到的《圣母颂》就是现存最古老的用波兰文写成的诗歌作品,一般认为它作于12世纪中叶,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是作于11世纪。中世纪大部分宗教作品是译自其它国家的文学,而该诗却与众不同,迄今为止,几乎可以肯定,该诗的作者是一位波兰人。整部作品由两段组成,前段是写给圣母玛利亚的祈祷词,歌颂圣母因为自己的儿子而受到万民赞美,请求圣母向自己的儿子——主耶稣为万民求得拯救和赎罪。第二段则是直接写给耶稣基督的,祈求他看在施洗者约翰的面上,倾听世人的祈求,满足人们的愿望,赐予世人圣洁的生活,并在死后能升入天堂。作品结构精巧,韵律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证明了那位不知名的波兰作者善于运用自己的母语创造诗意的美和表达虔诚的宗教感情。《圣母颂》不仅在中世纪是一首骑士的战歌,它还在许多世纪作为国歌被广为传唱。

最早一部用波兰文写成的散文体文学作品是作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圣十字布道录》,它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直至19世纪才被阿莱克森·布鲁克涅教授在圣十字修道院偶然发现。原文写在裁成窄条的薄羊皮上,是一个中世纪的装订工匠拿来加固成一部很厚的拉丁文法典的,多亏如此,这部无价之宝的古籍才得以流传至今。全文由六部分组成,但已残缺不全,只有《献给圣卡特林娜节》一篇保存完整。其它五篇分别为:《献给圣米哈依节》、《献给圣米科瓦依节》、《圣诞》、《献给三王节》以及《献给圣烛节》。尽管不能看到原作的全貌,但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仍令人叹为观止,作品的整体创作经过深思熟虑,各部分结构毫无雷同,用词丰富多采,韵律优美流畅。它给研究古波兰语的学者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素材。

14世纪波兰文化在哥特风格的影响下,建筑、雕塑、绘画得到很大发展。14世纪晚期,在彼雅斯特王朝最后一位国王——伟大的卡基米日统治时期,波兰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国家实力显著增强。文学方面则出现了大量的圣经及其它天主教作品的译文和《格涅兹诺布道录》等一批宗教题材作品。《格涅兹诺布道录》包括103篇拉丁语布道文和10 篇波兰语布道文。这些作品可以使人们感觉到不知名的作者力求使文字通俗简洁,贴近听众。同时大量传说、比喻和日常语言的运用使得文字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圣诞节布道文》一篇中,作者曾用这样的文字对耶稣的诞生进行描述:“正像你们知道的那样,当一个王子诞生时,使臣们就会按照帝王的方式到处庄严地宣布:‘王子降生了’,所以耶稣诞生时天使们在空中唱着甜甜的歌曲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15世纪的波兰经济继续发展,国家实力增强,这促进了文化艺术和文学的繁荣。在哥特风格继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含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成分。因此,这是一个各种思想、世界观和艺术观相互交错、彼此影响的时代。这一时期波兰宗教和世俗诗歌的创作非常活跃,波兰语在教堂里被普遍接受。大量歌唱圣诞节、复活节、圣体节和吟诵圣玛利亚的宗教抒情诗被神职人员从拉丁文译成波兰文。耶稣受难日诗歌最能激起人们对耶稣苦难的记忆和对自身原罪的认识以及忏悔的愿望;而最感人至深和艺术成就最高的,则是围绕圣母玛利亚的作品。这一类作品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即圣母神秘受孕和圣母在十字架下的无尽痛苦。《十字架下圣母的哀伤》一篇,描写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圣母,一位不幸的妇女,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受难而无能为力时的感受,描写圣母受痛苦驱使而抱怨那位曾预言她将永远拥有快乐的加俾额尔天使没有实现他的预言。《忧伤心灵的纯净之花》是一篇非同寻常的作品,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当时尽人皆知的象征符号——光芒、红玫瑰、白百合来描写圣洁的玛利亚,诗中写道:

忧伤心灵的纯净之花,

它使少女感到快乐,……

白色的花朵是百合,

献给圣女玛利亚。

15世纪的波兰文学不仅留下了大量宗教抒情诗,圣迹诗也以其丰富的内容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而流传于世,其中较著名的有《圣阿莱克司传说》和《圣朵罗塔传说》。《圣阿莱克司传说》是一个在中世纪欧洲广为流传的故事,描写的是罗马一位富家子弟,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新婚之夜离开妻子和家人,只身去远方流浪,沿途他日日祷告,把自己的一切分给穷人。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多年之后,他回到家里,家人却没有认出他,而把他当作乞丐安置在楼梯下,他继续忍受痛苦,靠家人的残羹剩饭生活,直到死时他的谜底才被揭开。阿莱克司以其虔诚和亲人们痛苦的代价赢得了圣徒的美誉。作品中宣扬的通向天堂大门的苦修之路却是中世纪大部分人所不愿承受的,有关圣阿莱克司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大概就因其是遥不可及的。直到20世纪,波兰作家瓦茨瓦夫·贝伦特和安东尼·戈乌别夫还借用这一传说进行小说《生命之石》和《博菜斯瓦夫·赫罗伯雷心事》的创作。在当时的宗教文学中还有一种引导人们思考死亡问题的倾向,因为这可以把信徒们的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到虚无的信仰问题上,使得穷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安慰,因为死亡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贵族还是乞丐。但这些作品中也包含一些积极意义,《波利卡尔普教长与死神的对话》是一篇注重道德说教的作品,该诗通过描写一位教长与死神的对话,鞭挞了神甫、贵族们的腐朽糜烂生活,劝导人们应过一种高尚的、符合上帝旨意的生活,死后才能升入天堂。与此内容相似的作品还有《死者之怨》等。

中世纪另一类宗教作品,就是后来在宗教改革时期被剔除的所谓的伪经,即建立在主观想象基础上的对圣经人物生活的详细刻画,波兰文学中较著名的一部是《耶稣生平的思考》。对此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15世纪初,捷克爆发的以反对天主教会腐朽统治、争取民族自由为宗旨的胡斯宗教改革运动,在波兰激起了很大反响,文学中出现了以《威克里夫之歌》为代表的胡斯宗教文学作品。作者安德列·加尔卡出身贵族家庭,深受胡斯思想影响,在诗中歌颂了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抨击了教皇的无上权力,指责教廷违背基督教义,蒙骗信徒。教会占有大量地产,剥削农民。随着教会神职人员拥有越来越多的特权并利用这些特权横征暴敛,腐化堕落,人民的不满与反抗日趋强烈,一场更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正在孕育形成。

二、16世纪

16世纪的波兰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力显著增强,构成了波兰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特别是在意大利的影响下,波兰文化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如:卢布林的贝尔纳特、尼古拉·哥白尼、米柯瓦伊·赖伊,以及16世纪及以后几个世纪里波兰诗歌的泰斗——扬·科哈诺夫斯基等。

与此同时,宗教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宗教纪律松驰,僧侣腐化堕落、淫荡成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发生了危机。一场席卷欧洲的反对天主教会、要求恢复平等、自由、简朴的早期基督教,建立民族教会,摆脱罗马教廷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也波及到波兰。在波兰先后传入了提倡限制教皇权力的路德宗、具有较强民主精神的加尔文宗、提倡人人皆平等的阿里安宗(又称波兰兄弟会)等。但不久,新教阵营内部发生分裂,1564年甚至发生了加尔文宗教徒与反三位一体派之间的血腥战斗。为了抵消新教的力量,在罗马教廷的授意下,反对宗教改革的耶稣会不久也应运而生。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双重影响下,波兰语言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罗马教廷权威的没落使得拉丁文地位明显下降,国家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激起波兰人民空前的爱国热情,波兰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也出现了一批专门用波兰语写作的作家。被称为“波兰文学之父”的米柯瓦伊·雷伊就是其中最杰出者之一。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的赖伊从小兴趣广泛,充满活力和热情,热心参加社会活动而且很具经营才能,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超人的勤奋使他在身后留下大量的文学遗产。雷伊在争取波兰语应有地位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诗经常运用对话的形式,语言活泼自然,贴近生活。雷伊首先是一位对社会现实具有极敏锐洞察力的讽刺诗人,他的代表作,长诗《地主、村长和神甫之间的简短对话》以幽默、嘲笑的笔调反映了当时僧侣、贵族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批判了贵族、僧侣阶层的自私、贪婪和奢侈,对农民的处境充满同情。《犹太裔约瑟生平》是一部改编的戏剧作品,作品中包含了中世纪宗教说教剧、道德伦理剧和喜剧成分,借助圣经中对约瑟非凡一生的描写,教导读者和观众:“一个人不背叛自己的良心,就是对他自己的最高褒奖”,说明人性中存在着“奇怪的错误,奇怪的虚伪”,宣扬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战胜这些弱点。

米柯瓦伊·森普·沙任斯基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一位著名作家,但他的创作明显不同于一般文艺复兴作家,带有较强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据信,他出生于一个笃信新教的家庭,曾到德国和意大利游历,归国后定居故乡并转而信奉罗马天主教。他的诗数量不多,但题材广泛,尤以宗教诗歌最为重要。他的诗涉及人生价值,人生目标和死亡主题等宗教哲学问题,在十四行诗《关于这个世界的短暂爱情》中,诗人提出了对世俗之爱和圣洁之爱之间悲剧性冲突的思考,力图解决精神需要与肉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寻找一种新的人生理想模式。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无助使诗人颓丧,他认为人与上帝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上帝的仁慈是人得到拯救的唯一途径。诗人去世时年仅31岁,过早的辞世使他的许多作品散落绝迹。20年后,即1601年,他的诗集《韵律或波兰诗》才在诗人的弟弟和他的诗歌爱好者的努力下得以出版。

从总体上讲,16世纪的欧洲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人们批判罗马教廷的贪婪,抨击他们滥用上帝赋予的权力,主张从哲学的角度恢复对天主教基本教义的思考。因而,文学中直接以宗教内容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不多。

三、17世纪

17世纪初,在整个16世纪相对稳定的波兰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动摇,一度繁荣的城市逐渐走向衰落。到了17世纪中叶,当西欧国家的城市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一系列破坏性的战争和社会动荡,直接导致了波兰城市大发展时期的结束,波兰又回复到以农村生活方式为主的局面。豪门势力无限膨胀,常被理解为不受限制和无政府主义,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竭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统治地位。在西欧国家加强封建集权统治的同时,波兰却出现了以“自由否决权”和“自由选王制”为代表的所谓“黄金自由”,最终导致波兰经济和国力的全面衰退。由耶稣会把持的学校教育事业大幅度倒退,经院哲学重新恢复了统治地位,国民教育水平下降,文盲人数激增。但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7世纪中叶,波兰在科学文化的某些领域仍保持着相当的活力,一批新教学校处于欧洲思想文化的前沿地带,如阿里安宗在自己的活动中心拉库夫出版过许多拉丁文书籍,对基督教教义作了最大胆的诠释,被认为是当时对基督教信仰最具理性的思考。西欧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和洛克都曾受其影响。他们创办的拉库夫中学因其教学水平高而享誉欧洲。阿里安宗受到17世纪反宗教改革的打击也最大,大批阿里安宗信徒被驱逐出波兰,流落到世界各地。

17世纪对欧洲威胁最大的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波兰自1620年起就一直与土耳其交战,是唯一能抗击土耳其扩张的天主教国家。耶稣会把波兰的对外战争说成是履行保卫基督教文明的使命,鼓吹波兰是基督教世界抗御“异教”的中流砥柱,是“新的罗马”,“波兰人是上帝的选民”等思想,这种天主教正统观念同当时在波兰贵族中流行的萨尔马特主义一拍即合,构成了17世纪波兰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大特色。据传,斯拉夫人是古代从亚洲迁移到欧洲的游牧民族——萨尔马特人的后裔,萨尔马特人骁勇善战,崇尚自由。17世纪的波兰贵族认为,只有波兰民族继承了萨尔马特人的性格,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黄金自由,因此无须向其它民族学习任何东西。萨尔马特主义反映了波兰贵族因循守旧、狭隘、排外和等级偏见的思想,它同耶稣会鼓吹的波兰特殊使命论相结合,形成了日后影响波兰几个世纪的民族使命主义的基础。同时也导致了宗教狂热盛行一时,上帝成为一切的主宰。

17世纪是西欧文化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风格追求繁复的装饰性,形式的多样性和神秘虚幻的感觉,从而使人产生对上帝的无比敬畏,宣扬教廷的无上权力。在17世纪的波兰文学史上摩尔什汀家族出现了数位杰出的诗人:兹比格涅夫·摩尔什汀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小受家族熏陶,对诗歌怀有浓厚的兴趣。1648年他开始为大贵族拉吉维尔服务,先是一名普通士兵,后逐渐升迁为财务总管。他的宗教抒情诗集《象征诗》是一部典型的巴洛克文学作品。作品中大量运用比喻、借喻、象征和典故,借此使读者发现文字深层的含义。作品试图表现人类灵魂与上帝的神秘统一,运用了大量巴洛克式的对比:爱情与死亡;火焰与灰烬;阳光与黑暗;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诗中使用大量篇幅描写宇宙的和谐之美,暴风雨的伟力,海洋的博大,天堂的完美,借以显示上帝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在作品的祈祷部分,祈求上帝的宽恕和拯救;而在沉思部分,追寻对生活道路的指引,表达对天国的思念和对现世的绝望和失败感。

此外,瓦斯帕兹扬·科浩夫斯基的《赞美诗集》等作品,也具有较强的巴洛克时期宗教作品的特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18世纪以后

18世纪上半叶,在波兰是一度被称为“萨克森暗夜”的黑暗时期,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贵族手中,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连绵不绝的战争和瘟疫使波兰人口骤减30%。在宗教生活方面,由于反宗教改革派的胜利,新教徒的景况日益恶化,教会以“异教徒”、“魔鬼”、“巫师”、“巫女”等罪名对新教各宗进行迫害。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衰退,在耶稣会的学校里甚至禁止使用波兰语。

但与此同时,在兴起于西欧、盛行于法国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波兰思想文化也迎来了一个继文艺复兴之后新的大发展时期。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思维,提倡政治、思想、文化的自由,反对宗教狂热,反对愚昧与迷信,反对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启蒙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同时也在波兰社会激起了很大反响,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1792、1793、1795年俄、奥、普三国对波兰的三次瓜分打断了这场爱国革新运动,波兰从此进入了长达123 年的亡国时期。启蒙时期的波兰文学提倡理性,激烈批判宗教神学和天主教会的没落统治,因而以宗教为表现主题的作品影响相对较小。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波兰文学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最先兴起于英国和德国,但在波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于波兰文学来说,浪漫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创作观念,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一种新的诗化世界,更从一开始便成为一种对新的世界观和波兰民族精神的最好表述。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名言,面对祖国遭受外族蹂躏,一批杰出的爱国诗人用他们的笔抒发了苦闷的心情,鼓舞人们起来反抗。这时,宗教成为他们团结人民,奋起抵抗的一个重要手段,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们反对启蒙时期的理性思维,把感情和想象提到了首位,向现存的世界秩序提出了挑战,将追求民族解放的理想同追求个性解放、个人自由的理想相结合,表达了民族的心声。波兰人把复兴祖国的希望寄托于拿破仑战争,无数热血男儿追随拿破仑转战欧洲各国,血洒疆场。他们在国内掀起的历次反抗占领者的武装起义都遭到血腥镇压,但是他们不肯屈服,宁愿以自己的牺牲换来欧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他们的旗帜上写的是:“为了我们和你们的自由!”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赢得了马克思称赞的“欧洲不死的勇士”的美名。波兰浪漫派秉承了17世纪萨尔马特主义的民族观,不同的是17世纪的宗教使命主义这时已发展成为一种悲壮的、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民族自我牺牲精神,即民族使命主义。他们用虔诚的宗教感情包裹爱国主义和对正义终将胜利的信心。波兰人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是源于对形势的清醒估计,而是源于《圣经》。他们坚信,波兰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波兰的国家是神圣的国家,波兰人是争取自由的战士,是为了拯救欧洲被压迫民族而受难的殉道者。如同为拯救人类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死而复活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波兰民族也将复活,波兰人的业绩将彪炳千古。波兰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关于未来的预言家。他们扮演的是《圣经》中摩西的角色,被誉为民族的精神领袖。著名诗人克拉辛斯基曾写道:“我差不多要相信,我们就是新时代的选民,我们将再生,我们将迸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去埋葬西方和南方。”,1831年在巴黎出版的一些宗教诗歌中就已经把波兰描绘成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民族使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面对悲惨命运的自励,给绝望的人们一些希望,使波兰民族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未来。1830年“十一月起义”失败后,巴黎聚集了几乎所有优秀的波兰作家: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尤留什·斯沃瓦茨基和维克多·海特曼等,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大师亚当·密茨凯维奇一度也曾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亚当·密茨凯维奇出生于立陶宛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曾参加过科希秋什科起义。密茨凯维奇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在维尔诺大学就读期间,参加秘密爱国组织“爱学社”和“爱德社”,并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1822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集《歌谣与传说》出版,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1832年,他完成了其诗剧《先人祭》的第三部,揭露了沙俄政府残酷逮捕、审讯、流放和杀戮波兰爱国青年的暴行,歌颂了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作品中明显反映了作家的民族使命主义思想,诗中把沙皇比作犹太暴君希律,把参与瓜分波兰的沙俄、奥地利、普鲁士看成压在耶稣身上的沉重的十字架,而遭到亡国厄运的波兰则是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他写道:

“暴君起来了——希律!——上帝,整个年轻的波兰落入了希律的毒手。

我看到了什么?——一条条漫长的、铺满十字架的、茫茫的路。”

“啊,上帝,我看到了十字架——哎,他背着它,——

上帝呀,怜悯你的仆人吧,他要背到什么时候!

请给他力量吧,不要让他中途倒下。——

十字架伸开长长的双臂遮住了整个欧洲,

它用三种坚硬的木料制成,来自三个冷酷的民族。”

然而,依照使命主义者的观点,波兰民族必将象耶稣复活一样得到复兴,他又写道:

“这时我听到一阵声音从天而降,像阵阵雷鸣:

‘这是自由的代表,在大地上都能看得清楚!’

他要在光荣之中建立一座巨大的教堂,君临于一切百姓和帝王之上。”

1832年,诗人来到巴黎。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出版了《波兰民族和波兰巡礼者之书》,这本书由《波兰民族之书》和《波兰巡礼者之书》两部分组成,是用圣经体写的散文诗。《波兰民族之书》以简要的场景描述了人类历史进程:从世界之初到波兰民族遭受苦难的整个历程,诗中运用了强烈的形象化和象征笔法,例如:认为波兰与立陶宛的联合预示着所有基督教民族以信仰和自由的名义进行的联合,而把波兰的灭亡与耶稣受难联系起来。诗人的宗教历史观建立在如下基础上,即认为:各国国王和异教徒们破坏了由耶稣带到曾被罗马独裁者奴役的土地上的自由,破坏了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的一致性,只有波兰一个民族是这种自由与信仰的捍卫者和中流砥柱,波兰的灭亡是它的敌人——各国国王们进行扼杀行动的结果。波兰必将象耶稣一样复活,从而解放所有被奴役的欧洲民族。该书的第二部分《波兰巡礼者之书》则是直接写给波兰流亡者的,诗人把他们作为民族的灵魂,认为他们是波兰的朝圣者,他们来到圣地,来到自由的王国,呼吁他们团结起来,净化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带领波兰民族实现复兴。

19世纪60年代以后,波兰文学受实证主义影响,出现了鲍莱斯瓦夫·普鲁斯和艾丽查·奥热什科娃等现实主义作家。著名作家亨利克·显克维奇的早期作品也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但不久开始钟情于历史小说的创作,试图用历名事件鼓舞人民,不放弃争取自由的斗争。最著名的有历史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长篇小说《你向何处去》、《十字军骑士》等。在这些作品中,他常常把对天主教的忠诚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唤起人们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勇气。《火与剑》展现的是17世纪波兰与乌克兰哥萨克和鞑靼联军之间的战争,歌颂波兰民族的爱国热情和为保疆守土而不屈不挠的战斗决心。作品中曾出现这样的描写:“就在这弹雨纷飞之际,王军阵地土堤上却出现了举行圣餐礼的隆重圣像巡行,借以激励三军士气。”“士兵们见到金光耀眼的圣餐盒,见到三位神甫泰然自若的神态,见到那些身着白色服装的无邪少女,无不感到由衷的喜悦,一个个热情迸发,斗志昂扬,勇气倍增。”小说《洪流》展现的是17世纪波兰抗击瑞典入侵的历史事件,歌颂了波兰人民顽强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明了人民战争的洪流必将击溃洪水般汹涌而来的侵略者。作家花了大量篇幅集中描写了琴兹托霍瓦圣光明山修道院保卫战。侵略军长时间围攻波兰宗教圣地——圣光明山修道院。在当时波兰人的心目中,瑞典军队不仅是侵略者,还是信奉新教的“异教徒”,他们不仅“举渎神之手,反对圣教,残害教士和圣洁的圣女”,而且胆敢进犯波兰的宗教圣地,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波兰军民将保卫祖国同保卫宗教信仰结合起来,拼死去保卫这块圣地。1655年,瑞典兵分两路,长驱直入,波兰大贵族纷纷屈膝投降,在很短的时间内,首都华沙陷落,几乎整个波兰都落入了瑞典人之手。圣光明山修道院犹如大海中的一个孤岛,瑞典方面投入大量兵力,将其团团围困,修道院的僧俗人众,在修道院长的带领下,孤军奋战,他们坚信,只要修道院在,波兰就不会灭亡。此时,修道院代表的天主教成为波兰民族存亡的象征和支柱,人们修筑工事坚守,终使敌军长期围攻不下,悻悻而返。圣光明山修道院以不到300 人的守卫者抗击瑞典数千兵马,并首开胜利的记录,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从此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开展游击战争,把入侵者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显克维奇另一部著名作品是富有异国情调的《你向何处去》,展现的是早期基督教徒在罗马暴君尼禄的残暴统治下,忠于信仰,宁死不屈的精神。该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显克维奇也因他这些鸿篇巨制而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波兰文学经历了所谓的“青年波兰”时期,反对实证主义,主张回到浪漫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宗教在文学中的直接反映明显减少。

在20世纪比较著名的描写宗教题材的作家是扬·多布拉琛斯基。他本人就是一位神甫,一生写作了90余部宗教题材作品,较著名的有:《侵略者》和《谁杀了你们》等,《侵略者》描写的是法西斯德国战败后,一位希特勒的将军忏悔自己的罪行,祈求上帝饶恕的内容。

进入20世纪,尽管直接反映宗教题材的作品逐渐减少,但这并不能说明宗教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经淡漠。特别是对于波兰这样一个具有悠久而独特的民族历史的国家,一个经历过深重的、难以磨灭的苦难的国家,一个宗教在其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国家,宗教始终与他们的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天主教在波兰历史上的作用十分复杂,既起到过鼓舞人民、团结战斗的作用,也曾是阻碍历史发展、腐朽没落的代表。这一情况鲜明地反映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透过文学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天主教传入波兰后的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波兰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波兰社会、它的文化传统、社会心态等一系列问题。我想,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天主教在波兰文学中的影响这一命题的意义所在。

标签:;  ;  ;  ;  ;  ;  ;  ;  ;  ;  ;  ;  ;  

天主教对波兰文学的影响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