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_裴雪峰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30799

【摘 要】目的:对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结果:分析患者口腔修复的疗效情况,其总有效率为97.14%;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评分情况,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先天性缺牙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良好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形成和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疗效

先天性缺牙在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发育、未形成的牙齿,会对口腔牙列的完整性造成影响。长期未治疗,邻近牙齿会因缺少束缚及依靠而出现牙齿倾斜、脱落等现象,这会使患者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受到限制,且还会因食物镶嵌、滞留等诱发口腔疾病及牙周病,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及生活质量[1]。该文为提高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19~52岁,平均(30±7.18)岁。其中11例为安氏Ⅲ类,14例为安氏Ⅱ类,15例为安氏Ⅰ类;8例患者缺失一颗牙,12例患者缺失2颗牙,6例患者缺失3颗牙,其余4例患者缺失4颗牙及其以上。患者的选取均符合的的相应的诊断标准,其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口腔修复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先获取患者上下颔模型,之后对患者口腔予以X线摄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获取患者邻近缺失间隙处天然牙移动方向与位置,给予患者正畸治疗之后予以口腔修复疗,从而有效弥补缺失间隙[2]。(2)根据修复方案固定矫治器,准确实施正畸治疗,确保牙列整齐,同时覆盖正常牙齿,调整好基牙位置,集中牙列间隙;再然后予以积极修复性治疗,在患者牙齿上佩戴保持器,取得良好的维护效果。(3)根据取模、排龈、备牙等制作患者的固定义齿修复体,并制作临时性冠桥,有效维持患者基牙与缺牙间隙的状况,同时有效保护基牙。在试戴义齿的时候,应对患者冠边缘密合程度与临接关系予以详细查验,以牙线可阻力性通过临接关系为准[3]。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等的改善幅度进行观察分析。

1.4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以下的内容:①第一恒磨牙已基本和中性牙合关系接近,或是已成功的建立起中性牙合关系;②牙齿的整体排列情况较为整齐,并且前牙覆盖和覆牙合均处于常态;③牙合的关系较为稳定,并且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正常;④对于采用集中间隙后义齿修复的患者,患者自觉舒适,并且修复体正常美观、自然牙合的功能较好;⑤正畸治疗结束后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其压根未出现根尖吸收现象,并且保持平行;⑥经正畸治疗佩戴保持器,并且12个月之后相应的症状未出现复发。其中治愈为完全达到以上的6点要求;显效为达到以上的5点要求,有效为满足以上4点要求;无效为满足以上3点或3点以下的要求。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资料采用n及%表示,并通过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口腔修复情况:本组70例,痊愈39例(55.71%),显效16例(22.86%),有效13例(19.12%),无效2例(2.86%),其总有效率为97.14%。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先天性缺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得到一致结论,包括无牙畸形家族病史的遗传因素,也包括病毒感染(即妊娠早期受到病毒污染)或染色体畸变(高龄产妇新生儿常见症状)等非遗传因素。近年来,先天性缺牙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其发生率现已达10%之多。但是关于先天性缺牙病的病因研究,在临床中却始终没有统一认可的结论。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以遗传为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口腔修复方法,即制作修复体对口腔、邻面部软硬组织缺损予以治疗,治疗机制主要为:利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方式,制作各种修复体应用于口腔、面部等畸形矫治与复位中[5]。在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应用较为普遍,可对上下领的相对位置予以有效调整,改善了上下牙齿间的位置异常情况,取得良好的口腔修复效果。除此之外,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先对患者口腔予以综合检查与诊断评估,结合缺牙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修复方法,从而在改善患者口腔功能的基础上,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口腔修复治疗方法的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牙齿的生长情况,并且可有效的促进其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先天性缺牙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面部发育障碍,因此,通过口腔修复还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6]。

综上所述,予以先天性缺牙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促使其具有较好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但在治疗中应结合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治疗,进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索来,万乾炳.口腔修复治疗中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式固定桥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7(10):102-103.

[2]郭璇,李玉芳,马传杰,等.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8):663-665.

[3]陈迪文.先天性缺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21):78-79.

[4]戴东晓,李创,王毅,等.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1):1109-1110.

[5]蒲萍.口腔修复用于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探讨[J].系统医学,2016,1(11):108-110.

[6]杜兵,曹卫彬,刘杨,等.2650例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7):984-986.

论文作者:裴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_裴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