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林萍 袁霞 张明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1]。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55例)和常规护理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

关键词:全程护理质量;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核心,实行护理责任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护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危重疾病。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给患者带来持续性的、难以缓解的疼痛和不适,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群体对照研究,探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55例,男28例,女27例。中位年龄为(62.8±7.1)岁。常规护理组55例,男27例,女28例。最高年龄79岁,最低年龄53岁,平均年龄(63.8±7.5)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良好。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临床监测和疾病观察;优质护理组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身心受到影响,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工作。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询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对于对疾病有误解的患者,应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信心。

1.2.2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清洁卫生,调节温湿度在适当范围内,注意通风。

确保床罩、被罩的清洁,做好消毒工作。设备和仪器应尽量简化,避免因仪器噪音[3]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

1.2.3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连续心电监测,了解患者电解质水平及酸碱失衡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在床边准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如有异常应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干预。

1.2.4药物护理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氧疗,应根据病情调整氧流量。应该鼓励口鼻干燥的病人多喝水。静脉注射时,注意观察注射点,检查有无渗漏。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主动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药物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而调整。溶栓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检查皮肤和粘膜有无出血迹象。定期进行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症状是否减轻。

1.2.5社会支持护理

护理人员应寻求患者家属的支持,让患者照顾好他们,消除患者的孤独感,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满意度调查量表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统计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均输入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的使用率(%)和平均标准差分别以卡方值和t值检验的形式表示。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

优质护理组55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98±2.1 4)d,平均住院费用为(5368.6±168.4)元。

常规护理组55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67±2.21)d,平均住院费用为(6652.7±218.8)元。

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护理组55例患者中,满意27例,满意2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2%。常规护理组55例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2例,对护理服务满意18例,对护理服务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讨论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院前急救及转院。病人接到一个电话后,医院去5分钟内派员工,和接触家庭成员确定应急方案,在稳定的患者,让它的绝对卧床休息,安慰病人,减轻心脏的负担,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注入和监测生命体征服务,救援转移患者尽快去医院,整个过程完成后,确保病人的变形和位移不会发生;(2)紧急入院。病人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及时提供氧气治疗疑似心肌梗死患者调整病人的床的位置,建立静脉通道在左下肢,并检查病人的病情通过凝血功能,心肌标记物,血常规和心电图监测。(3)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护理路径是指通过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内部封闭循环、现代护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和质量的护理方法。结合医院的人员、设备和技术力量,制定紧急高质量护理路径,过程中, 人员职责分配、转让、老化和优化,包括院前急救和医院急救护理路径,明确规范的人员分工,责任,时间,过程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如在一次诊断后打开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盖章检查表,缩短检查时间和报告等。传统的急救护理路径,因为没有标准的科学,护士的工作主要是被动的行政命令,包括协助检查,术前准备,也没有保证每个类都有一个全职护士,胸部疼痛, 如果责任护士缺乏经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的病,容易出现,关键是治疗延误。如果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紧张、慌乱,会加重患者的恐惧和焦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丧失,进一步加重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等症状。

总结: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服务内容,也是当前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4]。本文认为,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费用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5]。

参考文献:[1] 阎春红.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的应用观察[J]. 临床研究, 2017, 25(12):132-134.

[2]姜莹莹. 全程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1):179-180.

[3]叶雅玲, 黄锦.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3):166-167.

[4]王宇, 陈云云, 周鸳,等. 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 13(3).

[5]谢海桃. 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0):218-219.

论文作者:林萍 袁霞 张明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林萍 袁霞 张明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