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下,道路桥梁工程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其中,致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变得愈加复杂。道路桥梁是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作为一项前沿技术,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大大促进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和发展。但同时,预应力实际应用也出现了一定的质量缺陷,原因较为复杂,严重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制约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应用;存在问题
引言
城市化进程地加快使得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国民对于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道路桥梁作为直接影响着国民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城市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成为了国民关注的焦点。为满足国民日常对于交通运输的各种需求,促进城市经济交流与发展,可在现有的道路桥梁建筑的基础上,对其相关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规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道路桥梁应用质量进行有力的保障。
1预应力施工技术及其作用
1.1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建筑或其他工程建筑当中,为避免使用时遭受外力影响造成下沉、塌陷以及表面损坏严重的现象,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或者较常受外力作用的部件进行人工施压,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便是初始压力,其可用于抵消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保证构件内部稳定,并且能够增强其使用性能、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预应力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给予构件初始压力使其能够抵消外部压力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道路桥梁构件或其他相关工程构件受应力作用出现变形、下陷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构件使用性能及稳定性。
1.2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作用
目前,预应力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中,其可以使施工材料的性能得到显著增强,能够具有抵抗外部应力的能力,并且在投入使用后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其次,预应力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内部进行了优化,增强了其负荷能力,可有效承受外部应力造成的影响。对于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保证其稳定性方面,预应力施工技术同样发挥着其无可比拟的作用。
2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实际应用
2.1渗入预应力技术后的道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从上世纪开始就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中,在上个世纪,钢筋混凝土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在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出现混凝土开裂的情况,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也就意味着建筑的安全会存在很大的隐患。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是在以钢筋混凝土形成的构件使用前,先对其受拉的区域施以一定的压力,也就是通过给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其内部的钢筋产生一定的形变,然后将其放置在平地上,而钢筋会因弹性而回复原来受力前的形状,就会对混凝土产生拉力,这就是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实际应用。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对混凝土的延伸性进行限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
2.2渗入预应力技术的纤维片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由于桥梁的跨度对构件的受弯性能要求较高,一般来说,组成受弯构件的材料是以大型的钢筋混凝土构成,并在受弯表面通过粘贴纤维片的方式来进行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碳纤维片因其本身拥有较高的强度以及可弯曲性而被用于桥梁的建筑中,而在碳纤维片中加入预应力技术,能够将其优点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有效地提升了道路桥梁中钢筋混凝土的性能,而这种技术的应用逐渐取代了过去仅仅粘贴碳纤维片的方式。
2.3渗入预应力技术的混凝土路面
近几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除了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在钢筋混凝土以及纤维片中,道路桥梁的设计者大胆地将预应力技术也应用在混凝土的路面上。在混凝土上应用这项技术,它的原理实际上与在钢筋混凝土中应用这项技术的原理相仿,都是通过向受力区域施加压力,来达到让裂缝推迟出现甚至是不会出现裂缝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在混凝土路面中,经过不断实践后逐渐成为混凝土路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3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预应力构件裂缝、脱落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可能出现构件现裂缝、脱落现象,严重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在编束期间,施工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偏低,未能严格遵循编束要求开展工作,导致编束后构件交叉、松动,导致构件受力不均匀,可能出现断裂问题。而在安装锚具过程中,如果事先未能对锚具尺寸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预应力构件安装后可能出现一定安装误差,无法准确判断合理安装位置,支座受力倾斜,构件由于受力不均出现裂缝,甚至脱落。预应力构件上的污渍同样是裂缝出现的因素之一,构件上如果存在泥浆或锈迹,可能导致构件受力不均匀,构件断裂。
3.2曲线孔道灌浆不充实
曲线孔道灌浆过程中,由于作业特性可能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较为明显的空隙,无法为灌浆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出现此类现象的因素较为多样,一方面,由于曲线孔道灌浆后,混合物中水泥和水分的密度差异较为显著,水和水泥分别分布在混合浆的上下部分,并且水分很可能随时被吸收。另一个方面,设备陈旧、老化,灌浆压力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导致混合料松散,无法及时有效地将孔道顶部的水分排出去。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可能导致灌浆不密实问题的出现。此外,如果钢绞线可能出现灯芯作用,钢绞线缝隙中可能出现进水现象,水分被吸收后差异更大,但是钢丝却并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3.3预应力筋实际值和理论值差异较大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筋伸长值可能存在理论和实际差异较为显著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选择合理的方法予以控制。同时,在预应力筋伸长值校对审核过程中,由于审核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可能出现理论值和实际值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后续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工程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
4解决方法
在桥梁的建设时,如果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了漏浆的情况,则很可能会导致桥梁的基准架构不稳定。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求选取道路桥梁建设的材料时,购买质量过关、无质量问题的材料。在使用钢绞线贯穿波纹管时,一定要注意速度,缓慢地进行,并要注意避免出现划破甚至穿过波纹管壁的情况。在出现铸固问题时,首先要找准铸固的位置,然后通过利用打孔、吸附等手段将波纹管中的灰浆进行清理,直到灰浆被彻底清洗后才能够对其进行修复的工作。为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开裂的情况,要求在浇筑时,使用多次浇筑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波纹管开裂的情况,也可以很好地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结束语
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施工,人们都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使用者的安全,对于施工所用的材料,施工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来作出调整,选用质量过关的材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只要做到这些,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工作才能越来越好,所建设出来的桥梁才能够让人更加放心,才能够切实地保障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辰,刁文敏,周少成.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7(07):195+200.
[2]程梅.道路桥梁施工对于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1):48-49.
[3]陶明明.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118.
论文作者:仝世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构件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