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压制老年人的原因、利弊_孔子论文

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压制老年人的原因、利弊_孔子论文

试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扬孔抑老成因及利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弊论文,成因论文,中华论文,试论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子与孔子同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老子早于孔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老子五千文》中用“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这一超感觉、超时空、最抽象、最概括的哲学范畴来指称永恒而绝对的宇宙本体和自然规律,并据此构建起理论体系。老子是一代先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哲学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①孔子稍晚于老子,据史书记载,孔子年青时代就崇拜老子,一生中曾多次访学、求教于老子。孔子曾极力宣传和提倡以“仁”为核心,以“礼”为途径的社会论理道德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被尊为圣人。②

从老子和孔子各自学说创立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来看,老学和孔学经历了不同的命运。老学在社会的发展中,虽然曾一度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潮(如汉初和魏晋),有时甚至为少数君王所激赏、推崇(如唐玄宗,他认为“道德者百家之首”,“岂六经之所拟”,曾用行政命令硬性规定人们必读《老子》)。但从总体上看,老学并非官方正统思想,基本上处于被排斥、受压抑、遭罢黜的“在野”地位。而孔学则处于“独尊”的地位,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孔学对于中国国民的人格精神和人性的塑造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思维和性格特点的形成,都起着主导作用。

拙文试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扬孔抑老之成因及利弊作一探讨,谨求教于大家。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扬孔抑老的成因,即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又有学术理论本身的,分述如下:

首先,孔子尚“仁”重“礼”,保守温和;老子弃绝“仁”、“礼”,激进犯上。这是扬老抑孔的政治成因。

正如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辅相成的生产关系一样,社会的发展也必须选择与之相适合的思想。而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然是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相符合的思想,特别是在以人治为突出特征的中国封建社会,情况更是如此。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统治地位,除了采取经济的、政治的等手段外,还要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领域树立能够为其所用同时又往往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恪尊的思想。从这一角度来审视,孔学当然比老学更具有成为社会正统思想的优越性。

孔学的核心思想与西周以降的德治、礼仪一脉相承。面对“礼乐崩杯”的颓世,为恢复理想中的周朝统治秩序,孔子“席不暇暖”,游说四方,凄凄惶惶奔走、呐喊了一辈子。孔子尚“仁”,认为“仁”即“爱人”,而“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他说:“克已复礼为仁”。③实际上,为"仁"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当时的贵族等级制度。孔子关注人际关系的规范性、维系性,肯定等差不公的历史性、合理性。可以说,孔子在当时是保守者,是社会体制内的改良者、维护者、肯定论者。

老子虽也出身官宦,与孔子同属士阶层的代表人物,但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危机极其深重,断言“天下无道”。④在对待周代礼制的态度上,老子是激进者、毁坏者、否定论者。老子遵崇人的自然性、自主性。老子的思想是对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反动。

老子生当乱世。世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沉湎于“五色”、“五音”、“五味”和“驰骋畈猎”的享受之中,用智逞强,追营逐利,为盗作贼,纷争不已。老子目睹了日趋倾颓、奢靡混乱、矛盾尖锐的社会情状,他说:“人之迷,其日固久!”一方面,统治者骄奢淫逸,“财货有余”、“金玉满堂”、“富贵而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眼文采,带利剑,厌饮食。”另一方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由于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忍受,以至百姓被逼使到了“轻死”、“不畏死”,对死无所足惧的地步。老子愤然、激烈地抨击、否定了“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一悖逆“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不公的“人之道”。

老子反对和批判“仁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因而提出“绝仁弃义”。老子对“礼”大加挞伐,在《道德经》三十八章中,老子明确而尖刻地说:“夫礼者,中信之薄而乱之首。”“礼”被看作是忠信不足的表现,是一切祸乱的根源。老子看到了世间亲疏贵贱的差等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礼”正是这种亲疏贵贱、不平等关系的反映。在老子看来,如果社会公正平等,人们相互之间就会和平相处,相安无事。正是因为存在不平,冲突才缘起,然后才有“礼”的需要,即需要一用种外在的规范把人世间的不平等和亲疏贵贱的关系固定下业。显然,老子的思想与主张亲疏贵贱有差等的“礼”是格格不入的。

老子的思想与文化传统中的自然主义搅于一鼎。老子之所以极力反对那种有差等的“仁”和“礼”,因为这种“仁”、“礼”与自然本性相悖,违反了老子“宗法自然”的“道”。老子把“仁”、“礼”的产生看作是失“道”失“德”的结果。天地万物同出与“道”,本该一律平等,无需特别提倡“仁”,也不必强使人们接受“礼”的规范、约束。按照老子的“道之尊”、“德之贵”的原则,那么就应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即任凭万物、百姓按照自然,自由自在去发展。

“仁”、“礼”是封建统治者规范百姓言行,维护统治地位的重要思想工具,老子如此“弃绝”而孔子却那般“崇尚”,由此可见,封建统治者扬孔抑老是不足为怪的。

其次,孔学入俗务实,直面人生;老学消极遁世,无争无为,这是扬孔抑老的社会成因。

一种学说要在社会生活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占据人心,为社会民众广为颂扬、激赏,成为人们道德的律令、言行的准则,除了这种学说受到当权的统治阶级或社会集团的青睐,有益于社会稳定与发展之外,还心须切近、符合社会一般的接受心理,以凡俗入世、积极进取的面貌出现。

孔学便具有这种特点。孔学从其本质上说,是积极的、入世的、务实的、修身养性的凡俗哲学,它所论谈的都是平凡生活中的伦常关系,诸如“仁”、“礼”、“忠”、“恕”之类,从其严格的意义说,这种凡俗哲学“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过于崇尚现实”。⑤这样,社会上除了为数廖廖、蓬头跣足、看破红尘、出世逍遥的人走而归于老学、道教之外,一般蔗民百姓皆跪顺、依附于孔学儒教。作为人虽然免不了具有精神的渴慕、隐秘的情愫和迷离的幻想,但为沉重的生活所累的百姓更多更直接需要的是生存、安定、秩序,是食人间烟火的、伦理道德化的、“近人情”的,实用的理论和思想。在礼仪之邦的中国社会,百姓天然具有成为孔教徒的必然性。倡导“仁”、“礼”的孔学正是迎合、适应了百姓的这种需要。这是孔子成为万民的精神偶象、伦理道德的化身、头顶光环的圣人以及孔学成为登峰造极的思想正统的社会基础。

而老学则是一种超然的山野哲学,恣情旷达、放浪形骸、孤辟傲世、一无羁縻,离百姓生活须臾毋可或缺的柴米油盐酱醋甚远,具有无为无争、廉弱处下、守雌贵柔、藏守坚忍、逍遥避俗、消极否定的特点。老子看重“无为之益”、“不争之德”,唱着一种与常理、常性、常规相左的调子。老子说:“为无为”,“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敢为天下先”。对黎民百姓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电,强其骨”,“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老死不相往来”。老学的向虚畏避与孔学的踏实进取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恐怕是一般民众对老学不敢恭顺、褒扬和实行的缘由之一。

再次,孔学义理明晰,雅俗咸赏;老学佶层聱牙,艰深晦涩,这是扬孔抑老的学术理论成因。

一种哲学要能在社会中立住根基,充分播扬其内涵价值、还展其理论活力,起主导思想的作用,还不能脱离国民的思维品质和哲学素养。

一部《老子》,五千言语,睿智横溢,涵义甚丰,然而却过于玄奥、幽深、空灵、神秘,其真知灼见淹于奇巧诡谲下,名言至理迷于怪诞不经中,这种特点也阻碍了老学的散播,失去了众多的读者和知己。

“道”是老子哲学最高的核心的范畴,整个老子哲学就是以“道”为根基建立起来的。“道”无名无形,不能诉诸感官,看不见(“视之不见”)、听不到(“听之不闻”) 、摸不着(“博之不得”)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具有“独立不改”的绝对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殆”的宇宙本体。老子这样论他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回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壮哉?以此。”老子把“道”论得够神奇、玄乎的了,只有靠人的灵性去感悟、直觉,老子所言翻成白话就是:“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啊,这里面有形象;恍恍惚惚啊,这里面有万物。深远幽暗啊,这里面有精徽的东西。这种精徽的东西是真实的,而且其中有实际效果。从古到今,它(道)的名字不消逝,以此追溯万物的本始。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状况呢?原因就在此。⑥老子甚至还论及了“道”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如何通过由一而二而三的过程孕育、衍生宇宙万物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言片语,完成了偌大的宇宙生成论。对于“道”,老子自觉理论不清,干脆放弃了描述它的可能性,认为”道“如果能够说得出来,它就不是那个求恒不变的”道“,“道,可道,非常道”。这样一来,老子哲学思想就神秘高深到了作为肉眼凡胎的常人难以琢磨、理解的程度。

哲学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从社会思想理论升华出来的菁华,本来就具有远离民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的倾向,黑格尔在其代表作《小逻辑》中引述西塞罗的话说:“真正的哲学是满足于少数评判者的,它有意地避开群众。因为对于群众,哲学是可厌的,可疑的。”⑦极度抽象的老子哲学更是超然于一般哲学之上,自然地,也就更避开、远离了群众,变得可疑甚而可厌了。

而孔学则是浅近通俗的,它不是避开民众,而是贴近民众。一部《论语》,平凡无奇,易于理解,可称得上大众化的著作,是伦理说教、道德教化。作为孔学理论体系基础与核心的“仁”,讲的是“爱人”,即人际关系,不象老子的“道”那样抽象神奇。孔学的“忠恕之道”也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类。另外,孔子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思想都是于为民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虽然在《老子》中,也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将与夺之,必固与之”,“知足之足常足矣”,之类一望而知的警句格言,但就理论的主体上说,《论语》不费猜度,《老子》难于琢磨。

扬孔抑老,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既有其利,亦有其弊。

扬孔之利在于:孔子的德(礼)治伦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和人民的教化。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通常能称为德(礼)治学说,这是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所独具的基本政治主张。《伦语·为政》篇中提出了德(礼)治学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指道德教化,礼是典章制度。在孔子看来,当时晋国、郑国等纷纷“铸刑鼎”、“铸刑书”,制定成文法,实行严刑峻法,只是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刑罚来强制性地治理、约束人民,“不教而杀”,这只能使人民因恐惧惩罚而免于犯罪,而不能使他们以犯罪为羞耻;如果用伦理道德来引导人民,用周礼来约束人民,加强礼义教化,“教而后诛”宽猛相济,德(礼)刑兼施,以德为主,辅之以刑,这样,就不仅能使人民以犯罪为羞耻,而且还会心甘情愿地服从国君的统治。

孔子的德(礼)治,主张恢复和维护周礼规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延续了数百年的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匡正社会上出现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分错乱的现象。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另一方面,孔子顺从历史发展,对周礼作了重大修改。按周礼规定,“礼不下庶人”,孔子的德(礼)治却主张对民“齐之以礼”,“礼之用,和为贵”,这表现出一种妥协与调和的精神,有利于缓和矛盾,改良关系,有利于社会在稳定中变化与发展。

孔子的德(礼)治也就是仁”治(战国时代的孔教亚圣孟子将其发展成为“仁政”)。“仁”者“爱人”,“泛爱众”。孔子虽主张“亲亲”、“尊尊”,爱有差等,但是他宣扬的“爱人”,仍具有抽象性、普遍性的意义,有助于从新的视角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孔子“仁”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重民”。孔子主张治民要“宽”(以臣民统治要宽厚)、养民要“惠”(对老百姓恩惠,给 老百姓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使民要“义”(使用老百姓合于义理)。孔子还主张让民“富之”然后“教之”,即首先要让民维持生存,然后对民进行教化。他认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指粮食充足,孔子把这一条看作是取信于民的第一重要的条件。基于以上重民思想,孔子对于郑国的开明政治家子产(其对民“惠”且“义”)备加称赏。

除了政治伦理思想之外,孔子的“学而知之”的哲学认识论,⑧“过犹不及”的中庸方法论,“有教无类”的普教思想,等等,作为封建思想文化正统的孔子学说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对于民族心智的开化与性格的陶冶,曾发挥过积极有益的作用。

抑老之弊集中表现在不利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老子哲学的“道”,从“首”从“走”,本义是人走的道路。但是作为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大家,却把道抽象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的本体,万物的规律,通行的方法、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和核心,构建了包括辩证法、认识论、辩证逻辑等在内的哲学体系,这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人类哲学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与飞跃,是华夏子孙永恒的哲学骄傲。比之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们用“水”、“气”、“火”等具象物体来作世界的始基,老子的“道”更抽象、更概括、更深刻;比之于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代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亦毫不逊色(仅就哲学本体论意义而论)。

在辩证法的深刻性、系统性方面,老子亦无愧为一代始祖。⑨老子提出了大量的矛盾范畴,如:有无、阴阳、高下、正反、前后、长短、多少、进退、荣辱、强弱、胜败、难易、生死、美丑、福祸等等。老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已经认识到了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双方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共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并且矛盾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老子概括为:“反者道之动”,老子接触到了自身的否定性是一切活动、变化的内在源泉这一辩证法的精华。例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原亡”,“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本壮则折”,“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等等。

除了本体论和辩证法,老子哲学中还包括认识论、辩证逻辑,也不乏经济思想、政治思想、人生思想、心理思想、法律思想、无神论思想等。对于老子哲学正象对于黑格尔哲学一样,如果不是仅仅停留在其哲学大厦的脚手架前,而是深入探索,使可发现许多启迪心灵的谜般的智慧宝石和隽永的理性真髓。可以说,《老子》是中华思想文化史上“观变最深”的学说。

一切真正的哲学似乎是不讲功利的,但却是最具有功利的,黑格尔哲学、康德哲学好象是纯学术的,与德国的科技发达、工业进步毫无关系,但是德国人却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在科技、生产力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还得归功于黑格尔、康德这些哲学家把德国民族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哲学是真正改变人的思维(想)的,而是维(想)的改变必然带来真正的社会变化与进步。强盛的民族总有强盛的哲学,强盛的哲学也能够滋养强盛的民族。⑩黑格尔哲学被推崇为国家哲学,对德国民族思维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老子哲学却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的历史作用。试想,倘若老学代替孔学占据千余年的历史,即中国的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是另外一番情景。

西方人对老子充满敬意与向往,在他们眼里,圣哲老子是“智慧、渊博、才智、的代表,具有无穷的魅力。尼采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象一个 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在德国几乎大小商店都有老子著作的翻译本(《老子》一书有九种德译本,十二种英译本)。西方许多哲学家认为,老子的学说与现代科学理论不无相通之处,不少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都把自己的科学发现或多或少地归功于老子。有的科学家认为,老子的许多观点,在经达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十分恰当,不必更改便可使用。

“看过《道德经》的人,第一个反应,便是大笑;接着就开始自嘲似地笑,最后才大悟到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训。”(11)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2)作为哲学家的恩格斯也是振聋发聩的!

注释:

①老子哲学思想之宏大,幽深远远超出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史称西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胡适曾将老子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滥觞,这同黑格尔将巴门尼德哲学作为欧洲哲学的真正开始一样,具有某种历史与逻辑的合理性。老学在东汉年间与神仙方求术相结合而形成道教,老子本人也被尊为道教教祖(太上老君)。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还被看作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合点。

②孔子访学、求教于老子的内容涉及学本体论(“天道”)、认识论等方面,不仅仅局限于“问礼”。孔子与被人称为欧洲文化史上的“圣人”──“以教人知识与道德”为生的苏格拉底有可以拟的相似之处。

③参见《论语》,下略。

④参见《老子》,下略。

⑤(11)林语堂:《老子的智慧》,第1、2页,第9页。

⑥释文参见《中国哲学史资料选集》先秦之部中第615~616页。

⑦黑格尔:《小逻辑》,第24页。

⑧孔子虽然也说过“生而知之,上也”,但毕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的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所强调的是“学而知之”、“多闻、多见而识之”,而不是“生而知之”,他从来也没有说过谁是“生而知之”者。谈到自己时他也说:“吾非生而知之,好古,敏而求之者也。”

⑨老子最早提出并阐释了辩证法思想,早于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

⑩老学在汉初,魏、晋的盛行,对于汉、唐两大时代的强盛不无关系。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467页。

标签:;  ;  ;  ;  

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压制老年人的原因、利弊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