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跃 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2
2.范子茹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2)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提升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时呼吁人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相关工作单位需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展开环境保护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运用恰当工作方法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员需要适当结合排污许可制度展开工作,提高建设单位的排污力度。将环境测评工作与排污许可结合在一起能够提升环境保护力度,丰富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环境评价;排污许可;衔接
我国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相关部门逐渐注重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展开经济建设工作。对环境进行影响测量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工作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前合理估算环境影响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建设目标。现阶段部分工程项目仅仅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能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排污许可制度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衔接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性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运用恰当的工作方法展开工作。提高环境保护力度需要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人员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法展开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提升自身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仅仅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法展开工作不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工作人员需要适当运用排污许可制度展开工作,将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紧密联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提升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相应规章制度展开环境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度,提升有关部门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认可度,进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上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2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问题存在的原因
2.1对建设项目的关注重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则侧重于事前,以建设项目工艺水平及污染物排放方案为依据,分析与预算污染物的排放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内容明确了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治理措施等。环境影响评价因为发生在事前,所以具有预测性性质,做出的评价和数据推算主要以可行报告及相关材料为依据,有时会导致核算出的数据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
2.2环评提出的污染源管理要求得不到落实
一方面,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薄弱,排污许可“重发证、轻监管”。另一方面,环境监察执法依据排放标准,而环评考虑到环境质量和敏感目标的需求,往往提出比达标排放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管理要求,无法在事中事后监管、许可证监管中得到落实。
2.3实行的技术方法不统一
排污许可证发放中用到的核算方法很多,有环统数据、环评报告书、污染源普查数据等,但是排污许可证的核算却没有系统的核算技术方法,对排污量的核算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我国的环境保护条例分块现象严重,以物料平衡、数据类比为依据的环境影响评价后续反馈效果不好,会发生核算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的对策建议
3.1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规划环评范围、跟踪评价、主体责任、追责机制等管理程序,补充分区管理要求,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取消排污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行政许可,配套清理和制修订有关技术规范。进一步突出企业环境责任,强化公众参与,为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提供法制保障。
3.2注重项目建设源头预防
排污许可证的发放需要在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中全面落实源头预防思想、过程控制思想与末端治理思想,并将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双达标考虑在内,同时,还要将原材料与标准的符合情况、能源的消耗情况、材料的循环使用水平、设备水平、管理水平考虑在内。排污许可证的发放还要落实源头预防思想,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力较强、消耗较少的材料与能源,对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设备和工艺要及时淘汰,以使物料的综合利用率得到明显改善,积极引进并禾U用先进的污染物治理与管理方式,控制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浓度。
3.3建立联动管理机制
第一,强化新增源环评管理,将环评制度落实作为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主要依据。第二,对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改扩建、技改时,强化排污许可证审核,不增加排放量和不加大环境风险的,适当简化环评审批程序。第三,将企业主体责任要求贯穿于污染源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建设过程中,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投产后,企业自行监测,自主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及举证材料,说明环评要求的环保措施落实及排放情况,自主向社会公开。
3.4强化顶层设计
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衔接的问题从根本来说是由于在设计时分别作为单独的制度而设计的,不同的设计思路必然导致制度管理思想、技术方法、管理对象等的不同,加大了两种制度后续融合的难度。因此,新型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要将二者的衔接与规范纳入其中,使新时期下这两种制度的构建能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中实现管理思想上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新型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无缝对接。
3.5统一技术标准体系
重构现有环评技术导则体系,统一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技术体系。首先,全面修订现有环评导则总纲、各要素导则和行业导则,简化、瘦身环评技术要求,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在技术体系上衔接;其次,制订污染物源强核算手册,同时适用于环评和排污许可证,规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实现环评源强核算与排污许可实际排放量核算的统一;最后,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和污染防治最佳治理技术名录,建立基于排放清单的最大可达控制技术体系,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的精细化管理。
3.6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
管理方案的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保证排污许可证的及时更新,如果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内容发生变化、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发生变化、设备与工艺发生变化或排污物的排放标准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排污许可证的许可内容,以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禾Ⅱ用排污许可证动态化管理企业运行过程;(2)使管理对象得到对等,新型排污许可制度建立的分级审批制度要以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度为依据,实现排污许可证发放权与环评审批权之间的对等等。
结语:综上所述,相关城建部门逐渐注重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为了强化人们环境保护工作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程度,相关部门逐渐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程度。仅仅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不能及时有效减缓建设工作对环境的损伤,相关部门需要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排污许可制度进行有效结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制定排污计划,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及建议[J].陶伟良,邵霞晖,代宏,陈月花.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
[2]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蒋文德,邓杰波,蔡刚刚,杨明匀,何昌杰.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
[3]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郑欣璐,李志林,王珏,何佳,包存宽.环境保护.2017(19)
论文作者:曾跃 范子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评价论文; 制度论文; 环评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