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河北星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5001
摘要:生态设计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心观念,让设计作品具有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的设计能力。设计专家搜集有关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在生态视角下,以现代的美学标准进行生态设计,设计出的作品具研究性和观赏价值,并极大地优化居住环境条件和生活质量。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延续着传统的园林生态设计模式,设计专家会运用生态思维,并重视生态过程中的组织性和条理性,还附加上艺术与美感,同时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进而有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设计师们开展建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理解并支持要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要爱护生态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对其进行适度改造,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更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避免资源的大幅度浪费,合理运用光、风等自然资源,比如可以林地代替草坪等方式,顺应自然生态条件,从而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处。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前言:结合生态规划观念与园林景观规划,更好地规划出满足现代化发展与环境非常关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不具有独立性,需有效结合各方面,以城市发展目标为基础,开展现代化园林景观规划,依据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改善城市环境,完成生态园林建设,坚持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认真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活特点。
1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意义
1.1有效的提高城市生活环境,依赖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实施。
在如今节奏飞快的都市生活里,诸多行业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也遭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因此,若想有效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则需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到园林的建设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一方面城市的空气质量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1.2有效改善城市的精神面貌,依赖于生态规划理念的融入。
伴随着园林设计的增多,城市的绿化面积也在逐渐的扩大,从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可提高绿色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进一步为环境的美化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2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生态环保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自然资源需得到合理利用,尽可能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今,为了获得眼前的一点利益,很多人疯狂地砍伐森林,以致于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雾霾现象一到冬季就格外严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也造成极大不利。因而,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的同时,相关人员应有效融入生态环保理念,提升自身的环保观念,促使绿色植物发挥其独特优势。
2.2持续性原则
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加强对绿色资源的改造及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此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时,相关人员必须确保所用的景观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使人们居住环境的水平有效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2.3地方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时,需合理有效的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并将生态理念融入搭配人们的生活中,从而促使人们将生态环保观念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时相关人员应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并保护当地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去保护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植物及各种节能材料,来达到建设绿色园林景观的目的。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园林景观的分散建设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从多方面角度进行考虑,不仅要有公园形式的结构和内容,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绿化及植被等自然环境。并且,鉴于园林景观的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可将其设定在城市的各个地块,进行分散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有效提高,假若只集中的进行建设,则很难促使生态效果起到作用。因而,在开展生态园林的分散建设时,需注意好空间密度的安排,处理好各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另外,生态园林景观的分布也要根据一定的原则,且其建设空间疏密度一致,人工环境要自然、合理地增设其他景观,如运用原有水体构建水体景观,水在整个流动过程中构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不但可以使人们的亲水需要得到保障还使空气中的湿度不断增加,并合理调节气温,符合人们回归大自然的追求。另外,在构建生态景观过程中,还要增设锻炼场地,增强人们体质,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体系。
3.2营造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设计人员如若要建设健康的生态系统,则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山石、溪流、植被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元素。在园林景观规划的前期阶段,需对当地的地质条件及施工环境进行了解,因地制宜,减少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必要破坏,最大程度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3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在园林景观中主要体现于孤植、丛植以及群植中,设计者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能再生植被以及生长良好的本土植物,但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存活率高、适应能力强的外来植物。与此同时,需注意对生长繁茂的大树进行定期的修整、修剪,避免在雷雨天或者大风天气由于树枝折断而造成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而低矮的灌木,鉴于其与地面的接触较近,因此在修剪时需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如可修剪成扇形、蘑菇状、圆球状等一些欣赏性图案,促使人们生活环境的美观和舒适程度得到提高。
3.4园林景观的自然标准
尽管园林景观建设属于人为建立,其理念却还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为主,因此如要想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得到更深层次的改善,那么园林景观的布置则需要更加精致,使自然场景尽可能的还原,如多种植花草、扩大绿化面积等。此外,为了有效防风固沙、净化环境、减轻污染,还需遵循生态循环的规律,在一些路边以及河边配置防护林带,调理好人工设计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5坚持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艺术气息和谐统一
在理念融合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应用生态规划理念,从而使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质无法体现,并且不可一味追求园林艺术,从而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需确保两者的和谐统一,如在园林景观的灌溉系统中,可通过雨水的采集及处理,在植被灌溉时采用喷洒的形式,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结束语
综上,应用生态规划理念,可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状态,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园林景观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并非一个独立的个体,应注重多方面的融合及发展,跟随城市的发展方向,更好的进行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坚持生态规划理念,遵循地方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以及生态环保性原则,做到人与自然地有效融合,实现生态园林建设。
参考文献:
[1]庞杏丽.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49-50
[2]殷鲁秦.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赵兴明.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7(06):163~164.
[4]潘立.生态智慧视域下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方法•技术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7,43(35):258-261.
论文作者:陈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生态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理念论文; 城市论文; 环境论文; 原则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