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胜1 张兆玉2 顾晓旭3
1.武威市中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2.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武威 733000;3.武威市中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疗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各28例后,比较两组的Barthel指数、FMA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痉挛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26/28),与对照组的75.00%(21/28)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与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二者治疗后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肢体活动能力,为其病情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中风后肌张力增高;临床效果
中风后患者出现肢体障碍的几率较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增大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确保中风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是现阶段医学界的重点研究问题。中风后肌张力增高属于强直性及张力增高,即由于椎体外系病变而引起锥体束发生特殊性的张力变化,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与肢体能力恢复,需引起重视。本研究对56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56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象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通过的脑卒中标准[1],无误诊病例。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3.23±4.91)岁,脑出血17例,脑梗死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4.10±5.34)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3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未见显著差异(P>0.05),二者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主要是借助现代康复技术,通过手膝四点、站位、桥型运动等训练,使患者的上肢痉挛、手指屈曲性痉挛以及下肢痉挛等得以缓解。一次训练时长为40min,一周6次。持续训练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疗法,包括自拟中药方剂(药方包括白芍、僵蚕、木瓜、丝瓜络、白花蛇、川穹以及龟板)煎煮后温服,一日两次;针刺则采取体针配合头针的方式进行,头针选取运动区,体针取穴手少阳经穴位,下肢取穴外关、阳池、太溪、阳陵泉、三阴交、昆仑、委中,施针手法以重提插法后接电针机,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频率,每次留针时间0.5h,连续针刺6d后停1d。以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2]
对治疗前后两组的Fugl-Meyer(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加以评定,判断其运动功能与肢体功能。同时根据Ashuroth分级结果判定肢体痉挛治疗有效性,以治疗后下降2级肌张力为显效,降低半级以上肌张力为有效,治疗前后肌张力分级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FMA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与FM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治疗前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与FMA评分比较分析(x±s,分)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经上述治疗后,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00%(21/28);观察组中显效患者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26/2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6.10,P<0.05)。
3 讨论
肌张力并未在中医学研究著作中出现,一般认为其属于“筋病”范畴,是由于气血失衡、肝肾阴虚,加上脉络受阻所致。在Brunnstrom提出的机能发展六段理论中,痉挛属于中风后恢复中枢神经功能的重要阶段[3],现代康复治疗可通过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对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的伸肌痉挛等加以抑制,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使其生活能力得以恢复。而中医疗法中,药剂内服可祛湿通络、舒筋活血,使经行络畅,确保肢体的痉挛状态得以有效缓解;针刺则可疏通经络、使气血调和,二者联合使用可发挥更好功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后,其Barthel指数与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水平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且观察组的痉挛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该结果与郑英斌等[4]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证实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有利于提高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确切,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玲莉,黄丽萍,鱼江涛等.康复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58例[J].陕西中医,2012,33(2):212-213.
[2]王玮,林海,纪永毅等.艾灸配合脊柱旋转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探讨[J].陕西中医,2013,34(5):592-593.
[3]胡轩宙,李国安,王波等.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137-140.
[4]郑英斌,秦颖,杨刚等.温针灸器灸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观察[C].//第五届国际特种针法疗法演示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7-19.
论文作者:王胜1,张兆玉2,顾晓旭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疗效论文; 中医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