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

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

魏纪东[1]2006年在《英语篇章博喻论》文中指出“博喻”是超越词句层面,形成“篇章隐喻”的主要手段。完整的篇章博喻理论既应涵盖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又应考虑它们的生成基础。首先,对篇章博喻的语义建构可以从几个主要视角进行考察。其中,博喻的概念功能在横组合中产生的综合征形成“意指链”的基础,并以其语域成分在同一篇章中共现且作有规律的延伸,从而呈现出延展性和完形性等特征,并以此构成隐喻性篇章的语义框架;而在纵聚合中产生的级阶转换则可显示出一个变体的隐喻程度。博喻事件是作为命题行为和隐喻行为双重体现的一个经验完形。当一系列相关的子喻体作为次事件被用来详述其基本隐喻时,这种表达是累积的,是经过篇章过程而非句子过程实现的。博喻事件的同一律产生完形感知,形成篇章的事件框架;其组模式产生原型效应并制约篇章中命题发展的维度。命题修辞的功能推进范围限于在最大陌生化和最大物化这两极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点。在篇章隐喻的图式结构中,当以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子隐喻成分在脚本中被填充到它们相应的逻辑空位上并按时间序列得到叙述性表达时,就将博喻由深层到表层得以表征。在博喻经历“篇章化”而得到衔接与连贯等篇章性的完形特征时,“篇章隐喻”就由此生成。就隐喻系统而言,正是“大存在链隐喻”和“事件结构隐喻”的单一式或交互式延伸构建篇章博喻的语义基础。篇章博喻的连贯方式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基本隐喻与篇章主题的连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连贯、基本隐喻与子喻体之间的连贯、子喻体之间的相互连贯、隐喻部分与非隐喻部分之间的连贯五个方面。后者涵盖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认知图式和心理思维等因素。在篇章隐喻的逻辑建构中,对于一个博喻事件中所包含的由原子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可有效地运用外延的谓词演算进行逻辑释义。在理想认知模式中,原型效应越高,字面意义的真值就越大;反之,原型效应越低,隐喻意义的真值就越大。在信息结构中,根据延伸隐喻所遵循的“扩展原则”和对之起补充作用的“顺应原则”,一旦一个主位结构被用作隐喻命题,在语境上与之相关的其它命题或原子命题也以同样的方式被隐喻化。而其形成的博喻链的终结则意味着对一个经验的完形。其次,从结构的维度探讨博喻性篇章势必涉及到其结构类型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前者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句式描述,是“从下”作为一定表达式意义的变化看待

王志英[2]2012年在《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四类特殊否定现象,即元语否定、预设否定、羡余否定和间接否定。对四类特殊否定现象的总体特征、性质、使用时的制约条件、语用功能、生成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用个案和总论性研究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生成的动因和机制的解释上。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结构分为四篇十二章,每篇分为叁章,第一章介绍每个类型特殊否定的总体特征,后面两章是个案分析或专项研究,通过个案和专项分析来充实和论证第一章观点的合理性。第一篇研究元语否定,第一章首先对元语否定进行了界定,同时本文把语音、语法错误和预设否定从元语否定中分离了出来,因为它们与元语否定内部机制不统一。我们并根据元语否定的成因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分析了其使用的制约条件和语用功能。后面两章用个案“不是而是”构式和“不”独用表示元语否定用法对第一章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论证。第二篇研究预设否定,第一章首先解释了预设是否能被否定的问题。然后根据预设否定成因的不同分为:适宜性预设否定和预期性预设否定。并分析了两类预设否定的差异,指出预设否定的生成与人类的认知机制、认知语境与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密切相关。第二章专门分析了适宜性预设否定的生成动因和机制。第叁章以副词“瞎”为个案对预期性预设否定进行了研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否定副词“瞎”的预设否定功能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篇研究羡余否定,第一章首先总体上分析了羡余否定的特征,然后分析了羡余否定的生成和使用的制约条件,以及其生成的动因和机制。第二章对“不”和“没(有)”在羡余否定格式中的互补性与同一性进行了分析。第叁章以强化否定构式“小心(别)VP”为个案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并分析了其生成的条件和机制。第四篇研究间接否定,第一章介绍了间接否定的来源、类型及其差异、表达方式、生成的动因、理解机制和语用功能。第二章分析了非规约性间接否定,其来源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它是在人类元认知监控和调节下生成的,其理解机制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第叁章以话语标记“要不”为个案分析了它表示规约性间接否定的特征以及成因。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更加宏观的理论框架,为四类特殊否定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语言使用和人类认知的深层动因上对特殊否定的生成动因和机制做出更为合理地解释。第二,本文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的分析和解释,使之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叁,本文在对各类特殊否定现象总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又用个案和专项研究进行了充分论证,以期对四类特殊否定现象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和充分的论证。最后,我们的研究对整个否定研究体系的建立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施云峰[3]2017年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研究》文中提出语言与视点联系密切,视点遍及语言使用的每一个角落,说话者说话或作者写作首先得选择立场,进而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话语信息,还有说话者或作者的视点。传统上与语言相关的视点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学、句法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话语分析、翻译研究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对视点的关注点不尽相同,而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对翻译语言中的视点进行系统的研究还相当少。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普通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号(Halliday 1978),关注人和社会、语言形式与功能、语言使用及其语境,同时关注语言功能在词汇语法和语篇层面的体现,主张“意义即选择”。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翻译语言中的视点进行系统研究,必将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东学西渐过程中,大量的中国典籍被译成西方语言,译介最多的当属《道德经》,仅译成英语的就有160多种译本。这些众多不同译本在遣词、达意、谋篇等方面大相径庭、各具特色,有些与原着相去甚远,甚至面目全非、不知所云。显然,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不同译者对原着不同的主观解读,也可能是译者的意识形态、翻译动机和翻译观,还可能是他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手段,甚至可能受到他的目标语能力、使用习惯的影响。一旦译者决定进行翻译,他的主体性和视点就不可避免地介入翻译过程:首先是解读原文,不同译者有不同的个人的、主观的理解;其次是翻译过程中翻译语言的选择使用也是主观的;第叁是翻译方法、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主观的。因此,整个翻译过程带有了主体性,翻译的产物即译文也自然就包含了译者的视点,甚或其它视点,如意识形态、利益考量或社会文化氛围等。总之,翻译语言与视点的关系值得探讨。本文以亚瑟·韦利和辜正坤翻译的汉语典籍《道德经》的两个英译版本为语料,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翻译语言中的视点。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视点如何介入翻译语言,这种介入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视点如何决定和影响词汇语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3)表达视点的语言手段在各层级上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译者在原文本语义理解不同的前提下,对翻译中的词汇、句型选择等方面的选择存在偏好,进而主观地完成译文,运用并表达了自己所独有的翻译观和视点。因此,翻译过程中通常也就有了译者视点的介入。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我们假设首先译者要产生进行翻译活动的想法,其次就是付诸翻译行动,在翻译过程就会选择采用各种语言手段,这些语言视点往往都会体现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视点。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主要收集、整理国内外视点与翻译方面的文献,阐释视点与翻译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探析视点在翻译语篇中的体现和特征;(2)基于客观语料的方法:本文以汉语经典《道德经》的两个英语译本作为主要语料,对翻译语篇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研究;(3)定量分析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道德经》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可控范围内,针对有必要、有可行性的语言现象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比较以进行定量研究;(4)语篇对比分析法: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从语言元功能、评价理论等方面分析两个版本的译文和译文中的视点。针对本研究提出的叁个问题,通过对《道德经》两个译文的对比分析,本论文得出了以下3个研究结论:第一,视点之所以会介入翻译语言,其根本原因是翻译是译者的语言活动,在文化语境中译者是带有主观思想和情感的主体,他的认知和活动具有主体性,译者就是视点和主体性产生和呈现的主体。只要译者这个主体介入翻译,视点就通过译者这个主体的认知和翻译活动介入翻译语言,具体而言,视点介入翻译语言的方式就是通过译者对原文的解读、理解,对原文形式所体现功能或意义的选择,所选原文功能在译文中的转换以及在目标语中再现该功能的语言形式的选择。与语言的元功能对应,视点通过以下叁种方式介入翻译语言:(1)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系统、语态系统、逻辑语义系统和概念隐喻;(2)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和人际隐喻;(3)体现语篇元功能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与连贯。影响视点介入的因素首先是人,即翻译活动中的译者和作者;其次是视点所介入的对象,即翻译语言,包括目标语和文本,它们对容纳视点介入的潜势和体现资源会产生影响;第叁是语境,包括翻译活动发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第二,视点通过选择体现元功能的众多系统来影响和决定词汇语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视点要介入翻译语言,就要先成为披着语言外衣的视点。与本研究主体部分所采用的理论框架一致,体现语言叁个元功能的众多结构系统,也都可以用来体现视点。换言之,视点通过这些方式选择翻译语言:通过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系统、语态系统、逻辑语义系统和概念隐喻进行选择;通过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和人际隐喻进行选择;通过体现语篇元功能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与连贯进行选择。视点对翻译策略和翻译语言选择产生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明显又深刻。译者在阅读原文采取的视点和其中形成的视点会帮助他先选择翻译理论,之后再选择翻译策略。译者选定的翻译策略会进一步帮助他在目标语中选择词汇和语法。同时,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采用和形成的视点也会在后来的翻译中起作用,影响和决定翻译策略和翻译语言的选择。第叁,表达视点的语言手段有词汇语法手段、语篇结构手段、语音-音系手段和标点符号手段。翻译语言和译者的视点普遍存在于翻译语篇中,这种视点与译者的主体性、翻译观、意识形态和翻译策略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体现视点的语言系统与体现语言元功能的结构系统是相同、一致,即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同样的原文,不同译者会译成不同的译文,译者的视点及其上述各种因素就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主体性始终贯穿于语言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叁个元功能的各个体现系统内,而主体间性主要在体现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中得到呈现,表达译者对读者和作者的协商态度和情感考量。本研究表明,视点在语言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翻译语言往往包含着译者和作者的视点,体现为译者在翻译策略和词汇语法方面的选择。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对汉语典籍翻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蒋勇[4]2004年在《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特定的语言交际中,一句话常常会超越它本身的字面意义,而获得字面本身所不具备的意义,或比字面意义更多的意义,这种游离于字面以外的意义即言外之意,使听话人难以透过文字表面识别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从而导致语言的歧义与误解,致使交际中断。当说话人出于一定的考虑,意识到“直言不讳”不当时,往往会调整说话方式来表达语言。所以,在一定情境下,说话人说了这么一句话,除了向听话人传递它的字面意义以外,还可能潜藏着其他的用意。人类的思维与情感如此复杂,所想与所说之间总是有一段的距离,这就是话语的不连贯现象。话语意义并不总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是深藏于说话人使用语言的目的之中。 如何辨认说话人的所实施的间接言语行为,正确领会其真实意图是问题的关键。为了从更深层次上探讨话语的意义,必须回到不连贯话语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来,也就是说要探究它们的来源,只要产生这一语言的原因清楚了,话语理解的障碍也就清除了。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对于实际使用的语言来说,意义是与一定的语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语言使用的时间、地点、场合、使用语言的目的以及语言使用者本身等语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则不能真正揭示语言的意义。可以认为,话语意义是字面意义与语境相结合的产物。 考虑到语境对不连贯话语意义研究的重要性,本文拟从语言及社会的角度,研究不连贯话语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从语言和社会的角度找出不连贯话语的原因,然后寻求解决方法。 本文对语言及社会因素如何导致话语不连贯现象,说话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如何使用语言来交际,以及听话人又如何理解语言辨别说话人的意图作了细致的研究。研究将粘连手段、语言能力及文化差异这类影响因素逐一排除,以便为真正的影响因素腾出研究的空间。这类影响因素包括语言的社会适合性、礼貌、隐喻的使用以及对“省力”的考虑,并着重研究了“省力”对生成话语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差异的描述,说明了不连贯话语是如何被选定和使用的。研究始终以语言使用者为中心,认为了解不连贯话语成因的唯一途径就是将话语置于语境中研究。除了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不连贯话语以外,本文将“等值效果”和“关联”引入作为话语理解的工具。 研究表明:(l)语言的连贯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理解;(2)除社会因素以外,人类的语言行为还受制于“省力原则”,尤其是说话者在紧急情况下所的语言行为;(3)既然这类因素导致了话语的不连贯性,话语理解就必须以充分认识这些因素为前提。这些发现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语用能力的形成。

黄秀坤[5]2015年在《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母语分别为阿拉伯语、俄语和韩国语的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他们所作的汉语语篇,以篇章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有关语篇连贯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际,从社会符号层、语义层和结构层考察了留学生语篇连贯的偏误情况,用文字、数据表格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均值、方差、众数等数学方法,对所采集的语料数据进行了系统描写,总结了叁种母语留学生语篇连贯偏误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从母语的负迁移、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的负迁移和测试的负迁移等方面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留学生汉语语篇建构能力的教学策略。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研究的缘起、目标、内容、方法和价值,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二章阐述了语篇连贯的机制。第叁章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首先,从留学生的真实语料出发,从语境连贯、逻辑连贯和结构连贯等角度分别对叁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所作的汉语语篇的连贯偏误作了系统描写,突破了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问题研究的局限,拓展了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对叁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所作的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现象作了对比研究,开创了从叁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与汉语对比的角度进行语篇连贯问题对比研究的先河。第四章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从母语的负迁移、社会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的负迁移和测试的负迁移等角度,对影响留学生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章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培养,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的教学策略:基于共性的留学生汉语语篇建构能力培养包括建构连贯语篇的思维训练、新HSK语篇建构能力训练;基于个性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能力训练包括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连句成篇能力训练、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逻辑连接成分辨析能力训练、以韩国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连接成分删减和补写训练。第六章结论。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完善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领域,提供并补充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为更深层次的研究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从阿拉伯语、俄语、韩国语留学生的真实语料出发,在实证的基础上,与其母语的语篇连贯手段作对比,分析了形成留学生汉语语篇连贯偏误的原因,找出了汉语语篇教学过程中的解决途径,从而建构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一方面,为本领域其他学者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引发了研究者对相关课题进行更深层次地关注与探讨。另一方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的培养方面为国内外教学机构和教师提供了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郭春燕[6]2010年在《对话语篇的整合研究》文中指出对话语篇既是语言单位又是言语产品,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直接进行交流的言语形式。对话是特殊的语篇类型,是存在于交际活动中的语篇。在交际活动中,受话人不是消极地理解所接收的信息,而是和说话人一样,也是积极的交际参与者。本文对对话语篇单位和类型进行了界定,同时,提出一个比对话统一体高的单位-对话语段。话轮、对话统一体和对话语段构成了对话语篇由低到高的叁个不同的层级体系。对话语段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宽了对话语篇的研究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对话语篇(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对话)单位的界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中所分析的对话语篇是广义的,既包括口语形式,又包括书面形式。研究对象包括自然口语对话(日常生活对话和新闻媒体对话)与文学作品对话。论文对话轮共筑结构、对话统一体中的重复策略和对话语段的结构-语义特点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揭示了对话语篇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衔接特点,突显了受话人对话重复的交际策略可系统化的理论。论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框架理论在对话语篇语用连贯中的构建作用,分析了不同框架下对话语篇语用连贯模式、特点及其实现方式。作为交际单位的对话语篇,本论文在分析它的结构-语义、语用层面的同时,还全面论述了它的交际互动特点。论文在第五章运用大量例证系统地分析了对话语篇中两种特殊的交际单位:反应语词和不完整语句。这些特殊交际单位普遍存在于对话语篇叁个不同的层级,其特点在于整合了语句的形式-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从形式-语法角度看,这些特殊交际单位明显表现出非句子性;从语义层面看,这些特殊交际单位不同于理想的句子,特点是其本身的命题意义相对较少;从语用层面看,这些特殊交际单位执行的是协调功能,其目的是达成交际参与者战略和策略上的一致。这些特殊交际单位独特的表达形式、内容形式和语用意向并没有破坏句法上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而是从不同层面上配合了对话交际、满足了对话要求。因此,对话语篇综合了不同层级的语言和言语变体,统一了语言的本质和言语的特征。

李云霞[7]2017年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研究》文中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历史发展时间不长,对外汉语教学的事业发展却非常快,近十几年,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汉语迅速走向世界,尤其是在国家汉办大力推动之下,汉语教学已遍及世界各地。这种发展形势一方面促进了学科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学科发展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汉语教学推广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叁教”(教师、教材、教法)问题的困扰,叁者之中,又以教师问题为核心。选择课堂话语互动这一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课堂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场所,所有的教学理念、方法都要经过课堂这一场域的实践检验。其次,以“交际能力”为标准的语言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话语互动既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也是教师促进学习者语言习得的途径,还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体现。再次,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所有的知识、能力、素养和智慧最终都会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改变教师课堂行为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果。最后,当前教师的培训中缺少针对课堂具体教学细节的培训,这和学界对课堂本身的关注不够有关,也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研究还不能满足教学培训的需求有关。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利用COLT量表对D大学10位对外汉语口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现状进行了描述,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和访谈以及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同时也对本研究成果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全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前叁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起点(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第四章以COLT量表为工具,对10位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情况进行观察和描写,并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对运用量表不能细致描述的特殊的话语互动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在第四章描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以当前第二语言教学中较为一致的标准——“交际性”为评价指标,对当前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中,教师促进课堂话语互动的策略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以话语分析理论和师生访谈为基础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六章是提高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的策略与本研究的应用建议。策略的提出也是以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课堂话语互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以及话语语境(课堂活动)等方面提出,在提出策略时,以课堂话语互动“应然性”的特点为标准,也加入在对学生和教师访谈过程得到的好的建议和方法。在应用建议部分,主要从和课堂话语互动相关的教师培训提出,希望能引起多方面的重视。本研究一直追求所有的策略和建议都紧密结合学科和课型特点,具体实用,有应用价值。本研究最大的亮点是厘清了课堂话语互动在第二语言课堂中体现的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学习者课堂学习过程的话语互动,一是作为学习者学习结果而表现的话语互动。由此注意到教师对课堂教学交际性理解的局限,指出不但要在课堂话语互动中促进学生的交际,同时也要关注学习者在话语互动中输出话语质量的评价和促进的问题。另外一个亮点是没有局限于提出促进课堂话语互动的策略,而是从教师培训的角度提出了应用建议,还对为更好地进行教师培训而在各级别各层次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分类中增加“课堂话语互动”类别提出了具体建议。

刘磊[8]2014年在《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的篇章衔接与连贯》文中指出计算机语料库所提供的大量真实语料与相关软件相结合,使语言学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也对外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内首个德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基于它的语言学研究也逐渐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作文进行研究,能够为中国德语写作教学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选取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中PGG子库和自建德国母语者语料库中的作文作为语料,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两者作文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篇章语言学研究范畴不断拓展;另外一方面,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建议。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即:前言、理论基础、语料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实证分析、教学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在前言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的界定、语料的选择、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在论文的理论部分(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不同视角的篇章观并将钱敏汝的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动态篇章观作为基本出发点。然后,在相关学者衔接与连贯理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的语言特点,确定了本研究的衔接与连贯类别。其次,对语料库语言学哲学基础、研究方法、语料库定义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又论述了潜伏语义分析的基本原理、实现、应用、衔接和连贯与潜伏语义分析之间的关联。最后,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篇章与人和世界的关联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为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构建了理论基础。在论文的第叁部分,阐述了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数据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在实证分析部分(第四部分),对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的衔接手段的使用、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进行了分析。在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以及学习者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论文的第六、七、八部分是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衔接手段使用的总体分布上,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是相同的,即:使用重复最为频繁,其次是关联词和替代,使用替换最少。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完全重复、同义替换、代词替代、并列连词(对立关系)、从属连词(目的关系、dass/ob)的使用显着多于德国母语者,部分重复、代副词替代、并列连词(迭加、选言关系)、从属连词(结果、让步关系)、连接副词(并列、时序、让步关系)的使用显着少于德国母语者,而上下义替换、并列连词(阐释、因果关系)、从属连词(因果、条件、情态、时序关系)、连接副词(因果、对立关系)的使用与德国母语者没有明显差异。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在所研究的24种衔接手段中,仅有4种(同义替换、代副词、并列连词阐释、连接副词并列)能够预测作文质量,而其它20种并不能预测作文质量。(2)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句子间、相邻段落间、全部句子间的LSA余弦均值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均值要显着低于德国母语者。这也就说明,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在句子间的局部连贯性、整体连贯性,段落间的局部连贯性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段落间的整体连贯性要显着低于德国母语者。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相邻段落间、全部段落间的LSA余弦均值能够预测作文质量。(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一方面,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自主创建微型文本、探索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的语言特点、研发德语测试试题、探索学生作文的自动评判。另外一方面,中国德语学习者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主建构语言层面的知识、自主建构文化层面的知识、使用第四代语料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贡献以及创新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论文将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动态篇章观以及篇章和人与世界的关联和语料库语言学、潜伏语义分析相结合,这是对篇章语用学的拓展和发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也不断由词汇、句子层面拓展到篇章层面,这展示了未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2)本论文首次尝试使用潜伏语义分析对学习者作文中的连贯进行研究。以往对篇章连贯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篇章表层结构之中。本论文的尝试对篇章连贯测量标准的确立具有一定的贡献。(3)本论文结合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篇章和人与世界的关联、建构主义构建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理论框架。篇章语用学的相关理念除了应用于语言研究中,同样可以应用到德语写作教学之中。(4)由于目前在德国还没有母语者描述型篇章语料库。因此,笔者建设了首个小型德国母语者描述型篇章语料库。这样的德国母语者语料库不仅能够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做参照,而且能够作为语言材料直接应用到中国德语写作教学之中。(5)本论文所提供的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能够提高德语教师的工作效率并且改善德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王岩[9]2013年在《功能视角下的普通话儿童3岁前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从功能视角出发,以一名普通话儿童40个月前语言发展的个案语料为基础,探讨该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本研究共分6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中外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语料来源与处理方法等。第2章主要从宏观角度澄清我们的语言观,同时对功能视角进行界定,并建构了我们的语言功能体系。功能视角分为广义的功能视角和狭义的功能视角,广义的功能视角意味着我们关注儿童语言发展的动态过程;狭义的功能视角指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功能系统出发,探讨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路径。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语言的功能,宏观功能指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认知功能,微观功能指语言的概念功能和句法功能。第3章主要将儿童语言发展置于语言发生的动态过程中,从语言的输入、内化到语言的输出,探讨不同环节中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机制。在语言输入环节,我们对言语发生的动机及环境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提出“共同关注”及“意图解读”是语言输入效度的保证。“共同关注”保证了言语交际的联合注意场合;“意图解读”是声音刺激能够作为“语言符号”被感知及习得的前提基础。在内化环节,我们重新讨论了模仿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形式模仿、功能模仿、行为模仿叁个模仿层次:形式模仿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语形式的模仿;功能模仿是对语言结构功能的创造性模仿;行为模仿是对运用语言这种人类交际行为的模仿,在行为模仿过程中,儿童同时获得了物化在语言形式中的人类的认知视角。在语言输出环节,我们主要讨论儿童语言输出的“语用—语义”优先策略及反馈的作用机制。“语用—语义”优先策略是相对于“语法感”来说的,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语法感”日益成熟,但“语法感”要服务于语用,交际意图的实现是语言编码的第一原则。我们从他人反馈和自我反馈两方面讨论了反馈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第4章—第6章是针对不同功能类别的微观分析。第4章主要讨论儿童工具类话语的发展过程。首先,我们讨论了工具功能的内涵,提出“行为求取”是工具类话语的核心特征,并分析了影响人们话语形式选择的因素。其次,我们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儿童工具类话语的发展过程。儿童语言发展早期的特征是语言结构逐步复杂化、行为指令逐步精确化;叁岁前儿童工具类话语发展的总体特征是,儿童从早期直接指向意图和具体行为等要素的话语形式发展到能观照到交际对象能力及意愿、行为原因、行为实施条件等外围因素的话语形式。最后,我们讨论了影响儿童工具类话语发展的几个影响因素。成人的语言输入是影响儿童工具类话语的重要因素;儿童的认知发展也促进了儿童工具类话语的发展,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儿童对事件性质及事件逻辑的认知;语用竞争原则是促进儿童工具类话语发展的最深层动因。第5章主要讨论儿童表述功能的发展,由于表述功能涉及的次功能类型较为复杂,我们主要选取“叙事”来观察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个人生活故事”及“想象故事”是叁岁前儿童叙事语篇的两种突出类型,我们从不同类型入手,考察儿童叙事语篇中叙事结构、话语形式的发展及语篇特征等。儿童叁岁前个人生活故事叙事的发展经历了从准叙事到叙事的逐步脱离语境的发展过程。叙事结构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从最初的只叙述动作发展到可以整合与事件有关的时地背景、行动原因、解决办法、态度及评价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达。话语形式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语篇的衔接手段日益丰富。我们还重点讨论了该类型叙事语篇体现出的儿童时间表达的发展和动态助词的发展:儿童的时间表达从只能区分“已然—未然”范畴发展到可以将过去事件拆解为有先后顺序的事件加以表述;本个案儿童完成体动态助词的习得顺序为:过1﹥过2﹥句尾“了”﹥句中“了”。儿童叁岁前想象故事叙事主要分为叁类:排演类故事、讲述类故事、与成人共建式故事。想象故事语篇主要体现出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如下两个特征:“对话体”在儿童想象故事中很突出,这说明社会性交往在儿童认知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语篇中局部连贯要强于整体连贯,这与儿童缺乏认知体验及思维的发散性特征高度相关。第6章主要讨论儿童协调类话语的发展。我们首先明确了协调类话语的内涵,只要为“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付出了认知加工并以相应语言形式予以体现的话语形式都是协调类话语。我们从个案和群案两个角度分别呈现了儿童协调类话语的发展。个案试图全面考察发挥协调功能的各种语言表现:本个案儿童对几个常见礼貌用语的运用按使用频率及情愿程度排序如下:拜拜﹥谢谢﹥你好﹥对不起;一般类寒暄语运用不多,从叁周岁开始“聊天式”话语开始增多,体现了儿童对交际主体心智世界的关注;出现旨在拉近人际关系的指向交际对象心智世界的言语表达;工具类话语中体现出“礼貌化”倾向,“功利性本能”是语言得以发展出协调功能的深层心理动因。群案主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龄前儿童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与我们个案儿童礼貌用语的运用情况基本一致。在个案及群案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影响儿童礼貌用语习得的因素。不同的礼貌用语自身的差异、语言输入、儿童认知发展是影响儿童礼貌用语习得的重要因素。结语部分我们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指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陈睿[10]2015年在《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话语标记正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话语标记研究,主要从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以语言教学为主)两个方面展开。本体研究或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话语标记的功能;或考察某个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特征;或描述某个话语标记的语法化历程,缺乏对话语标记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在英语教学界展开,以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话语标记研究刚刚起步,而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界则鲜见此类研究。本文基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视角来研究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力求本体研究为教学服务。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以下成果:结合语料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定义、功能、分类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及偏误原因;结合调查结果与教学实践,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分四个部分,共十一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在综述国内外话语标记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章)是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本体研究,其中:第二章为术语辨析。与话语标记所指相同或相近的术语有几十个,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向倾向于向话语标记和语用标记这两个术语集中。通过对二者深入辨析,本文认为,不妨对话语标记持相对广义的理解,对这两个术语不做区分。考虑到学界的现有习惯,取话语标记而不取语用标记这一术语。第叁章是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研究。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话语标记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句法特征、语用功能特征等方面的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话语标记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在语音上,话语标记是一个独立的语调单位;在句法上,话语标记具有独立性,在分布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主要出现在句首;在语义上,话语标记编码程序性信息,不影响句子的命题内容和真值意义;在语用上,话语标记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多用于口语。第四章是话语标记的定义及范围研究。在上一章对话语标记性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定义,给出了本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话语标记是话语层面的标记,是具有独立语调的、通过编码程序信息来体现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表达式。同时,厘清话语标记与副词、连词、助词、叹词、插入语、口头禅等一些有相似、相交之处的术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话语标记的范围。第五章是话语标记的功能研究。通过会话分析理论、连贯理论、关联理论、顺应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等五个视角考察话语标记的功能,结合韩礼德的语言叁大元功能说,将话语标记的功能概括为两大元功能,即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之下又分为主观态度功能和交际互动功能两个次范畴。第六章是话语标记的分类研究。在分析了意义标准、形式标准、位置关系标准、来源标准和功能标准等分类方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功能标准为主、以意义标准为辅、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并据此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划分为两大元功能之下的9个基本类型和28个次类,从而加深了对话语标记的认识。第叁部分(第七至十章)是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七章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通过对400余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话语标记的认知态度和使用能力的问卷调查,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概括为:使用总量少,回避策略明显;种类单一,部分话语标记使用过于集中;大多使用话语标记本义,对语用意义关注度低。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使用偏误及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八章是口语教材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使用频次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预科汉语口语教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人际功能类话语标记使用量偏低;话语标记各次类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话语标记种类过于单一、口语色彩明显不足;编排不合理、复现率不足等。据此提出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应进一步加强准确性、丰富性、典型性和系统性的建议。第九章是写作教学研究。选取两个少数民族预科平行班级进行为期18周的写作教学实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设:在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向学生系统讲授话语标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话语标记在篇章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地使用话语标记向读者提供篇章理解的线索。这种写作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即席写作能力和文章修改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书面交际水平。第十章是教学策略研究。将本体研究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两个维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提出建议。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为全文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英语篇章博喻论[D]. 魏纪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2]. 现代汉语特殊否定现象认知研究[D]. 王志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研究[D]. 施云峰. 西南大学. 2017

[4]. 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D]. 蒋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04

[5]. 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研究[D]. 黄秀坤. 吉林大学. 2015

[6]. 对话语篇的整合研究[D]. 郭春燕. 黑龙江大学. 2010

[7].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研究[D]. 李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8]. 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的篇章衔接与连贯[D]. 刘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9]. 功能视角下的普通话儿童3岁前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王岩. 吉林大学. 2013

[10]. 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 陈睿. 吉林大学. 2015

标签:;  ;  ;  ;  ;  

对不连贯话语的原因及其理解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