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与“上海课标”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课程标准论文,课标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6 )07—0034—0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4 年后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1](以下简称“统一课标”)。1997年,经国家特批,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上海“二期课改”开始起步,历经7年后,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2] 正式面世(以下简称“上海课标”)。在相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两种高中历史课标基本精神一致,结构大致相同,但在内容、体系、要求等方面也有巨大差别。兹比较其主要异同并略陈己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
内容构成方面,两种课标都含有绪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部分。最大的不同是上海课标把初中、高中课标合二为一(有些内容二者通用),这样或许更有利于老师对中学两个不同阶段课标全面了解。
在绪言部分,二者都明确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历史课程旨在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于课程理念,二者的篇幅和立意大致相同。上海课标的表述似更明确具体:“(1)培育民族精神,树立现代意识。(2)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线。(3)多维度构建历史课程框架。(4)研究性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5)重视过程评价和质性评价。”其中有鲜明上海特色的是:中学历史课程要关注重要历史时期、主要区域、民族、国家的文明特征和标志性成果;重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及其影响;强调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文明历程中的创造活动,展现人类的执著追求和精神风貌。中学历史课程要形成包括基础、拓展、研究三种功能型课程的结构体系,构建按时序叙述与按主题叙述两种形式相互结合的内容结构。可见,上海课标在我国中学历史课程中首次提出了构建文明史和主题史的思路。设计思路上都有必修+选修(上海称为基础型、拓展型),但上海课标还明确研究型课程为三种功能型课程之一。
二
课程目标方面,两者都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目标。上海课标突出了以文明史为主线,强调了具体能力的培养。而统一课标只做了比较原则的定性规定,没有明晰化、行为化。具体而言,没有具体的能力要求和标准,只是在内容标准里使用了“知道”、“了解”、“概述”、“说明”、“简述”、“列举”、“体会”、“感受”、“探讨”、“讨论”、“理解”、“认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行为动词,对这些要求也没有做出规范化、行为化的定义或界定。从操作层面而言,恐怕还不如以前老高考的十条能力要求。相比而言,上海课标似更具体实用,其相关内容如下。
中学历史课程培养的能力包括:
搜集史料 能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途径,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搜集史料;能围绕主题,多渠道、有目的地搜集各类史料。
提取信息 能按一定的要求,提取史料中直接和间接的有效信息;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解决问题 能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运用解释、论证或反驳等方法,史论结合,解决问题。
交流成果 能用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述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观点进行完善或辩驳。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水平是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要求和评价依据。学习水平按四个递进的层次分类。以下学习水平中的“Ⅰ级”是对初中阶段的要求,“Ⅱ级”是对高中阶段的要求。
A.识记与鉴别
1.掌握公元、王朝纪年和按某些文明标志划分历史时期的常用方法;了解中外文明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甄别有关历史材料等。
2.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与基本观点;掌握每个历史主题的基本线索与基本史实;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相关历史事实或观点做出真伪或是非判断。
B.领会与诠释
1.领会中外文明的主要特征,理解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的影响;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2.运用已有知识,对有关史料或问题进行解释、梳理和提炼,作出必要的说明。
C.分析与综合
1.运用提纲、表格或地图等形式,分析或综合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文明成果的历史背景、主要史实和历史地位。
2.在新情境中采用多种史料,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发展进程、重要特征及其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优秀成果。
D.评价与论证
1.了解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基本历史评价;感悟重要历史时代特有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精神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意志和道德情操。
2.依据各类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作出评价;根据已有历史知识独立思考,阐释、论证相关问题。
上海课标特别强调在初中阶段培养“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在高中阶段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历史包括解释,不仅仅是一种叙述。只要有新的材料出现,只要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就会有与已往不同的解释。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不会把教材中的“历史”当作是绝对客观的教条,且能形成言必有据的严谨态度。这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同时也可视作中学历史教育培养社会需要合格公民的重要素养之一。国家课标对此没有明确要求,甚为遗憾。
三
由于设计思路迥异,内容标准便成为两种课标差距最大最突出的地方,几乎很难找到二者重合的知识点。统一课标打破了“以时间为主线”的传统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为两大部分。必修课分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学习专题,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历史(Ⅰ)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9个专题;历史(Ⅱ)侧重反映中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历史(Ⅲ)侧重反映中外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选修课包括6个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上海课标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主线,打破已往以政治史作为课程主体内容的结构样式,注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特征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突出人类的实践与创造活动,展现人类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精神风貌。高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型课程部分(必修)共6个主题,依次为人类早期文明;人类生活;人类文化; 文明传承与拓展;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文明的现实与未来。2.拓展型课程部分(选修)共6个主题,分别是古代三大文明的形成和演变;世纪文化遗产撷英;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文明历程中的剑与火;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18世纪以来的中国与世界。3.研究型课程部分,选题方向主要包括源自日常生活的课题、源自社会热点的课题、源自课程学习的课题。
从明确列出的专题总数来看,全国课标共31个,上海课标仅12个。进一步看两者具体的知识含量比例也大致如此(见下表一)。统一课标对内容标准大都只作了粗线条的规定,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等,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笔者依据教学经验估算,即便都取最小值,必修部分统一课标与上海课标的知识总含量比例仍高达3.7∶1。上海课标不仅明确地列出了各主题下1—3级子目,还在对应的每个基本知识点后标注了学习水平要求(即前述A、B、C、D四级),有利于实际操作。由于上海课标高中部分是文明史框架下的主题史体例,初中部分则是按时序叙述的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体例。这样便真正实现了初、高中课程“避免简单的重复”,从而较好的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界多年的难题。
表一 国家与上海课标知识含量对照表
(高中必修部分)
专题总数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每专题平均
基本知识点
国家课标25
约170 约350 约14
上海课标6479415.7
四
在课程实施部分,二者都有教科书编写、教学过程、课程资源开发、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关于教科书编写,两种课标都建议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可读性。统一课标要求严格依据课标、有效实现三维目标、按规定课时编写教科书。上海课标强调要遵循“史论结合”的原则,“一般采用史学界基本认同的理论与观点”,适当提供史学界新观点;“史实信息表述要将实物、遗迹的图片和相关图表置于和文字同等的地位”。我们认为,这些原则都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或缺的。有关教学过程,二者都同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国家课标突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加强人文精神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上海课标强调“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教材和各种课外历史读物是后人对它的主观认识,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客观历史与其主观反映的联系与区别”;“要突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研究的服务者与方法的指导者;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创意的思想,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海课标建议重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篇幅很短(约百字)。统一课标提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并重点分析了教材、教师、图书馆、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八种课程资源,视野宽广、讲解具体。对于学习评价,国家课标主要简述了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5种评价方法,以实际见长。上海课标从评价准则、评价对象、测评方法、 评价结论等4方面进行了简略地探讨,以理论占优。 但二者都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和科学实用的测量方法,这应该与中学历史测评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相当薄弱有关。上海课标还提出了改进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训练的基本思路:淡化题型分类、开发训练资源、拓展训练空间、鼓励个性发展,以及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素质的提高、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条件的落实等四个方面保障课程实施的措施。上海课标另有三个附录,附录一、二分别是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学习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中学历史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意见,都包括基本原则、基本思路、选题参考与案例举萃。附录三为关于改进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训练的意见,除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外,还有不同水平、级别的训练举例。无疑,这些原则、思路和详细的案例举萃对于教师领会课标的精神大有裨益。
五
综上可见,两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基本原则、基本思路上是一致的,但在内容标准、能力要求等具体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它们各有所长,提出的目标和方向无疑都是正确的。上海课标构建文明史框架、采用主题史形式,既照应初中历史又真正避免简单重复,提出具体明晰的能力要求和标准,在框架体系、内容整合方面都有重大创新。或许因上海课改起步早(一期课改始于1988年),思想更开放、经验更丰富等因素,比较而言,上海课标在科学性、创新性、具体性、实用性等方面略胜一筹。这一点从依据两种课标所编写的新教材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差距。统一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目前共有四种版本,其中实验区选用较多的有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三种。其必修部分都是三大本,至少有50%内容与初中重复,平均每页2/3篇幅是正文(大字)。具体厚度分别为:人民版共751页,岳麓版共573页,人教版共556页。而上海二期课改高一历史教材只有两薄本,几乎找不到与初中重复的内容,正文在每页的篇幅最多占一半,一共仅285页。 两种必修教材正文数量的比例与前述两种课标必修部分知识总含量比例(3.7∶1)大致相当。不仅如此,统一课标下“新教材不仅内容多而新,而且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更严重!”[3],人民版、岳麓版尤为突出,实际上造成了新的“偏、难、繁”(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新教材编者自身的原因,但根源还在课标),这是试验区师生一致的体会。而这些问题在上海二期课改高一历史教材里几乎都不存在,新教材深受试验校师生欢迎。
课程标准对一门课程的影响无疑深远巨大,所以有必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两种课标都注有“实验”或“试行稿”,也明显蕴涵此意。笔者以为,今后统一课标的修订有必要大力借鉴上海的成功经验。首先,要削减原课标至少一半的内容标准,这样才能为师生教学彻底减负,具体操作时可先通过每年的考试标准逐年递减。内容的表述尽量具体,至少要给出核心知识点。其次,在内容选取上要注重历史内涵的宽广度而不求专业化的深度,注重时代特征而不求面面俱到。改变长期以来的“压缩史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认知特点和有利于学生全面、生动地了解和掌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过程出发,通过对基础史实的选择、对其结构的适当处理,最大限度地‘复原’和‘再现’不同历史时代人类生活的场景”[4],上海课标文明史框架、主题史形式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次, 参照上海课标,明确、细化能力水平和要求,使教、考、学三方都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尤其要重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史学精髓,将此作为明确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手材料?什么是二手材料?如何分辨材料的有效性、可靠性,什么是事实本身?什么是对事实的描述?什么是对事实的解释?以此为基础,再去讨论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去评价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最后,对于“一标多本”下的新教材编写,课标应在史实与史论、内容与形式、编著者结构(如中学一线教学教研专家的比例)等方面给出明确要求,尤其注意听取在中学一线的教学教研专家能手的意见、建议,防止再次出现严重的“偏、难、繁”。目前,统一课标要保持相对稳定,但2007年全国瞩目的新课标首次高考即将来临,如何尽快摆脱困境?笔者以为,按照上述修订课标的精神制订国家考试目标,大力借鉴“海派”风格① 命题,似为最佳策略。
【收稿日期】2006—04—11
注释:
① 所谓“海派”命题风格,即尽可能将“题眼”放在教、学、考三方面都能看得见和取得共识的“知识点”上,所有的考查目标都突出学以致用的特征,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与教科书中具体的史实知识关系不大,甚至几乎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