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论文_邵望

探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论文_邵望

邵望

身份证号码:445222198907193835

摘要:随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不断提升,笔者通过多年从业经验对房屋发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混凝土表层出现裂缝这一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下文供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概率,应该在基础与主体的结构施工上来对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采取结构整体性加强的处理方案。房屋建筑施工时应考虑到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对构件和结构产生的变形、开裂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有必要进行精细的热工性能计算,良好避免结构裂缝发生几率。

一、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

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因素有很多种,首先混凝土会受到湿度温度的影响,致使混凝土本身出现不平衡和脆性等材质降低情况,所以以上几种因素是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其次还包括了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以及模板变形出现不均沉降等情况的发生。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水泥在混凝土硬化期间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并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提升,使得混凝土的表层上出现很大的拉应力,在后期的降温阶段中,其他的部分受到的约束力致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在此出现拉应力。除此之外,降低的温度也会给混凝土的表层带来较大拉应力,因此当以上几种拉应力结合起来的时候,并且其拉应力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还有很细小环节的因素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表层出现裂缝,比如像:干缩变形、缺少养护和干湿转化等情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具有较强的不均性,而且材料的水灰比也并不恒定,再加上离析现象的出现,同事配合上混凝土建设用材的抗拉力强度有着一定的差异,就会使得混凝土抗拉力明显下降,从而形成混凝土表层出现大量裂缝。相比较于钢筋混凝土来说,钢筋能够承担很多的拉应力,而压应力则由混凝土来承担。如果钢筋混凝土四周或者是混凝土内部出现了较强的拉应力,则全都会由混凝土来承担。按照我国建筑工程标准,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拉应力的出现。

二、防止裂缝出现应对措施

科学合理化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房屋建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在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最佳建筑效果。施工技术的实施,重要意义在于对裂缝产生起到控制作用,提升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避免房屋出现裂缝。

1、浇注方法。房屋建筑工程对混凝土进行浇注施工期间,混凝土耗材需要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应是自然流淌;斜度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在混凝土浇注期间一定不可以对已经搅拌好的原材料加水,如果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不合格,必须将混凝土重新运回搅拌站搅拌,才能在工程建设中投入。混凝土分层的厚度一定要有一个较为进准的把握,新层混凝土一定要在覆盖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筑施工,这样就能将混凝土上下层的间隔得到良好控制,防止因为时间间隔太久而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

2、振捣方式。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进行三道镇到,三道设置要求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脚,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只有三道设置位置符合要求,并进行合理地配合才可保证振捣覆盖整个坡面,达到预期效果。在采用真倒棒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时间,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动棒移动间距控制在4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振捣棒密实后,要用刮杠刮木模子搓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数最好在两遍以上。

3、温度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混凝土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控制施工湿度的手段有很多种,但是现今通常采用骨料级配方式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其具体操作方法:选择较为干硬的混凝土并加入适当混合料,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此外,在混凝土拌合施工时,采取用水冷却随时加水的方法,有效将混凝土浇注的温度降低。在采取对策期间,应时刻准备开展散发温度的工作,尽量将更多散热途径创造出来,做好严格控制温度。

4、强化施工管理力度,在工程进行施工时,技术施工人员一定要了解清楚工程建设技术,做好交底工作,严格预防踩筋现象发生,护筋工应及时将板筋保护层的垫块、踩筋、松动以及位移现象保护好,与此同时,应强化隐蔽工程的验收力度,保证混凝土建设楼板的湿度、钢筋的直径、上下层钢筋间有效的刚度和钢筋锚固长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同施工要求相吻合,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施工缝隙预留现象,楼板面找平层的厚度也应该与施工要求相一致,不可过厚,也不可取消找平层,当混凝土完成浇注后,需要进行一次性抹光压平,以提升混凝土表层抗裂能力。

三、标准选择建筑材料

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必须要把好质量关,不仅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还要满足建筑需要。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例,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缝形成。

1、水泥

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常见问题,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选用质量过关厂家生产出来的,确保水泥完整,应当积极采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选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以及强度都符合施工要求。

2、砂石

房屋建筑对砂石要求比较严格,所选材料应当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要求。粗砂石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据相关的建筑材料试验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减少10kg水泥,温度降低1℃。

3、外加剂

为减少混凝土开裂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这是避免裂缝的有效措施。在所有的外加剂中,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实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会产生分散效应,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整体上降低水热化。

4、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例直接关系质量好坏,如果配合比出现问题,最终配制的混凝土将无法满足房屋施工的要求。配合比的施工应当首先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基本要求。在到达泵送混凝土流动性标准后,采用少量水泥以及水灰比小的配合比,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热化。

结语

在经济房屋建筑飞速发展的今天,构件质量安全是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建筑企业不可忽视的,这需要各个方面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混凝土作为施工技术之一,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按要求做好相关事项,人民群众住房的安全才可得到有效保障,使得安心居住,这也有利于经济和谐社会发展,让我们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提高。

参考文献:

[1]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工程建设,2006.

[2]曹可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建筑结构,2002年8月.

[3]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混凝土。2002.5.

[4]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5]徐静海,王素荚.谈住宅建筑温度裂缝的原因与防治[N].安阳师范学院报,2003(2):5

论文作者:邵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  ;  ;  ;  ;  ;  ;  ;  

探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论文_邵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