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与高三地理教学的整体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思想论文,地理教学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的变化年复一年,人们本能地试图以“海量”来应对其“莫测的变化”,这种“题海战术”的效果可想而知。顺利者考后往往会有“大网捕小鱼”的感慨,失利者总感觉精心织补的知识网络还是“千疮百孔”。面对如此尴尬,我们可否换一个思维的角度。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中的“永恒”?
高三地理教学的应变能力,应该建立在对高考变化和走势的研究之上,此项研究对地理教师的教学研究素养是很好的历练。根据高三地理教学中的体会,我深感地理学的精髓——地理学思想始终在统领着高考的变化。从本质上讲,对高考的研究如能深入到对地理学思想的感悟,是高三地理教学研究从方法向方法论层面的升华,这种升华特别对研究高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以往的高三地理教学研究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微观研究,多从知识微观的因果关系视角建立知识框架。这些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高三地理教学的基础性研究。但仅限于此层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与高考的变化和走势存在距离。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考试说明》中反复强调:命题要充分考虑近年来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反映地理学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里所指的正是地理学思想,且特别强调其新进展,并将其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目前,高三地理教学研究中,对学习内容中地理学思想层面的宏观研究存有明显欠缺。从地理学方法论的视角来建构宏观知识体系,在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中基本还是没有过的,此项欠缺与本文开始所表述的高三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被动局面是不无关系的。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本着“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基本结构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知识“单纯化”,是指使得错综复杂的知识关系变得十分简洁。这种简洁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方便理解和记忆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使学习者具有“迁移”能力,起到举一反三,扩大对于学习内容理解的作用。
针对高三地理教学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从地理学思想这一深层视角,来分析中学地理各部分在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联系,从而对高三地理教学内容进行一次宏观知识体系的整体设计。这个过程将对庞杂的中学地理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整合。通过这个体系的设计,将得到一个以地理学思想方法论统领着的知识结构,以揭示和外显中学地理学习内容内在的、简洁的体系。这不仅可以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更有价值的是可帮助学生在较深刻的层面把地理学习的侧重点放在“懂”字上,有助于学生更从容地应对高考中各种“善变”的地理情境,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中学地理学习内容中的地理学思想体系
结构化的知识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层次性,二是联系性。层次性是指按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分为不同的层;联系性是在分层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自己要十分明确和熟悉这些结构,还在教学的每个重要阶段,不断引导学生熟悉和理解这个结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局部和全局关系的随时把握。使学生懂得自己在微观层次上所学的每个知识点与全局或整体的内在联系,这样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避免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出现“盲人骑瞎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目性。
人们把中学地理学科分为3个基本部分:地球、地图;区域地理(中国、世界);系统地理(自然、人文)。而这3个部分始终围绕着4个主题展开:地球和地图是解决“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工具;区域地理重点解决“那怎样”;系统地理重点探讨“为什么”和“将怎样”。如最后能够使高三学生达到在任何“情境”之下回答这4个问题,其应变能力便可高质量地符合高考的要求,也即具有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1 三级知识结构
附图
表1将高三地理复习内容经过“削支突干”的系统分级处理,下面从地理学思想的视角分别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方法论层面的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高三地理教学的整体设计。
(一)地理工具——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这部分知识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其中地球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经纬网和地球运动两个部分。
1.经纬网
无论你研究什么地理问题,如果位置未定是没有任何地理意义的,因此,“在哪里”即定位是一切地理问题研究的起点,而经纬网是最基本的地理定位工具。定位具有“瓶颈”效应,因为地理位置制约着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研究的核心)及其成因(系统地理研究的核心)。前者是回答“怎么样”,后者是回答“为什么”。正确的定位为接下来回答区域和系统地理研究的这两个核心问题提供前提条件。因此,关于定位问题在近年来高考研究中比较“热”,或者说是研究比较深入,本文不再赘述。
总之,只要解决了“在哪里”的问题,其立足于区域的地理特征便随之显现,区域地理自然地回答了那里“怎么样”的问题。根据系统地理学中自然地理环境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人地关系论等便可以回答“为什么”和“将怎样”这两个问题。可见定位对解决后面3个问题具有“瓶颈”效应。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决定了地球太阳辐射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规律。而这些规律建立了地球五大自然要素的时空变化和分布的全部秩序。
从空间差异而言,地球的形状和公转特征(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是造成太阳辐射纬度差异的最重要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制约着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性,表现为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而自然带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制约着五大圈层的纬度地带性。
从时间变化而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时间变化规律中,自转决定了日变化,公转决定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成因复杂,中学地理不涉及)例如,太阳辐射的日变化产生了气温的日变化、风的日变化——山谷风和海陆风;公转导致的气温季节变化,从而产生了河流补给、农作物的生产周期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因公转而产生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季风、季风洋流,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现象的季节性(如航海)。
3.地图
对于地理学,地图是第二语言,它具有形象和信息含量大两个特点。这些特点是文字所不可替代的,“形象本身就具有非语言的特点”(布鲁纳),同幅地图所涵盖的信息量,往往是同幅文字所不可替代的。如果广义地讲,可把各类地理图表包括在内,而构成地理图像系统。这一图像系统除重点表达分布问题的地图之外,包括另外五类:模式图、示意图、景观图、结构图(也叫关联图)、统计图表,是学习地理或研究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工具。只有掌握这一工具,才有能力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之上,通过图像系统,解读所示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很好地回答“在哪里”和“怎么样”两个基本地理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和“将怎样”的问题。因此,把握地理图像的能力可以说是地理学习的又一个“瓶颈”。综上所述,定位和图像是高三地理中两个具有“瓶颈”效应的能力点,这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基础性能力点,其培养和训练的过程需要教师花费气力精心设计,逐步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步到位”。
(二)区域地理
区域性本身就是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区域的划分可大可小,小到家乡,大到整个世界。区域地理的研究主题是区域特征,其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特征,定位仍然是前提,一旦位置确定,其区域特征自然会显现出来。因为,定位之后可以显现该区域地理位置中的纬度、海陆、海拔等特点;这些位置通过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制约着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全部特征;而后,根据区域的自然特征,以区位论和人地关系论为基础的人文地理特征也会从而得以显现,这就是认识区域特征的“三部曲”,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位置特征+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区域特征。但这里的“+”绝不是把三者的关系概括为简单的加法,而是涵盖了复杂的区域特征中最核心的内容,以及三者之间上述的内在逻辑。这里还需特别注意“特征”二字,在概括区域特征时,切忌罗列面面俱到的“地理八股”。
著名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在论说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关系时,指出“在地理学中,知识是以两种不同方式组织成体系的。”人们从不同的研究重点将地理知识组织成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两个相关的体系。从本质上讲,在中学地理中,区域地理的重点是从空间的角度表述区域特征;系统地理的重点是从成因的角度分析区域特征。如果我们理解这种关系,才可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处理好这个重要的关系。如果学生能够把握好这层关系,才可以事半功倍地真正把地理学通。所以,教学和学习切忌割裂两者的关系。
(三)系统地理
在认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关系的基础之上,如何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其重要。人们常说,区域地理多讲“地”,系统地理多讲“理”。而在高三的教学中应该把两者很好地融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地理。为此,我们可以在高三教学中多做些“合二而一”的工作。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过程中,多讲其成因之“理”;在系统地理的原理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列举区域实例,加深学生对系统地理中“理”的理解深度。具体地讲,在复习区域地理时结合区域特征成因的分析;在复习系统地理各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入区域地理中的具体地理现象。这需要教师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中两者的结合点,并把它们有计划地安排于教学计划中。可以在复习系统地理的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内容时,加入中国和世界地理。例如,在复习气候时,结合中国和世界气候特征、分布和成因分析;在复习内外力作用地貌时,结合中国地貌,以及世界重要地形区的分布和成因分析;在复习区位理论时,结合世界和中国地理中各类区位现象进行区位分析;在复习人地关系论时,结合中国和世界的资源问题、灾害问题、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在高三的教学中,尽量避免割裂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而简单地重复课本,这种没有深度的复习即使重复多少轮次,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都是低效的。
总之,教师能否巧妙地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整合,对于教学效果和效率具有决定性意义。提高这“两效”在高三地理教学整体设计中是非常值得重点研究的。
系统地理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下面我们分别加以系统分析。
1.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最重要分支之一,在高中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非常丰富,但我们可以把它高度概括为以下两大基本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分布规律
可以把这部分内容概括为3个哲学警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是有分布规律的。动态性正是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二。这三部分内容概括为下表:
表2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和分布规律
附图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综合性是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论来概括,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这一理论是中学自然地理中最重要的地理学思想。自然带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它的分布及其规律,是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中涵盖着整个自然界的内在秩序。这个秩序将庞杂的自然界梳理得井然有序,而显现出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最后,我们可以将自然地理环境的规律高度概括为3张图:第一张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三风四带、洋流分布图(图1),第二张图是六大板块分布图(见教材),实际这前两张图概括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两大分布规律:前者是以太阳辐射为基础的分布规律——地带性规律;后者是以地球内能为基础的分布规律——地质规律;而这两大规律自然能量来源正是自然地理环境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两个分布规律建立起自然地理环境的运动和分布的全部秩序,并诠释着秩序背后的成因。第三张图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结构图(图2)。
附图
图1 理想大陆自然带、三风四带和洋流分布图
附图
图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结构图
应该注意表2中的“分布”一栏,虽然涉及很多分布问题(除板块图外),但引入自然带概念之后,将众多分布“囊括于一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在这张图中,自然带这一自然综合体,概括了五大自然要素的关系及其分布规律,并且可以随意迁移于世界任何区域。“理想方法”是非常巧妙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条件的理想化,显露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把复杂的自然地理分布问题大大简化。虽然在新课程中这部分知识的地位有所下降,但“自然带”和“理想方法”这两个经典的地理学思想,仍然会十分有助于高三自然地理学习的简化和深化。“三风四带”和洋流分布揭示了自然带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成因。这幅图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它把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结构图高度概括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之三——综合性。图中每个自然地理要素都通过4条线与其他4个要素相连,每一条线都是双向的,这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个抽象而重要的地理学思想的提炼。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某个情境引入图中,用以解释与其他4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成因联系。而每个实例都带有其所在区域的特征,这个图式可以再一次完美地将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整合。
此图式可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这种使用是可以变化无穷的,有很好的发散性。可以让学生把其中的每条线(注意线是双向的)转化为自己理解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者经常把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地理现象放在这个图式中寻找与其他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这个转化过程可以囊括所有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复杂而富有规律的密切关系,并使这种关系得到很好的条理化、简单化,这是一个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具体地讲,教师可以设计一堂课,引导学生就此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在自然地理学习中,引导学生不断使用此图式来丰富和积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这是分析和综合结合紧密的地理思维过程。这样做,一方面,提升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的深层理解;另一方面,对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2.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是继太阳能和地球内能这两大自然能量之外,引起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第三大动力。这一动力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深刻。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人地关系”。这是应用性极强的地理学分支,所以,也是当代地理学发展最活跃的分支。我们可以把中学人文地理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两个基本理论:区位论、人地关系论。
(1)区位论
区位论是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蕴涵着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动态性和综合性三大特征。这一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与实际联系最密切,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商业区位论、人口区位论等。这一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思维方式,在地理学思想体系中与自然地理学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理论同等重要,这一理论也使得人们对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的认识变得井然有序。同时,全面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因为自然地理环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对各种人文现象进行区位分析的过程中,都包括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在区位论的教学中,重点训练最基本的区位分析方法。可以重点复习其中某个区位理论,复习中多对其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在对其他区位论的复习时,可以用讨论或自学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机会,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应该注意的是,区位分析仍然是以定位和地图知识为工具。同时,以区域地理中的区域特征分析为基础。
附图
图3 区位论关联图
(*注: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因素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根据被分析的人文要素而异,如城市区位分析中还可以考虑军事条件等)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区位分析几乎概括了中学地理的全部内容:建立在图像分析基础之上的定位分析;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区域特征的分析。因此,进入到区位论的复习,应该是高三地理学习中集大成的复习过程——整合了地球和地图、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各部分的内容,也即“学通了”的过程。教师要珍惜和充分设计好区位论复习的过程,抓住整合高三地理学习内容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整体关系的层次上,对高三地理学习内容做出思考,这种思考应该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大丰收”过程。
(2)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渗透于中学地理学习内容的始终,无论是区域地理还是系统地理。从概念上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个关系困扰着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正是现代地理学应用价值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高三教学中将所有人地关系论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专题单独集中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附图
图4 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示意图
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双向性和两面性。双向性是指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类可以作用于自然;相反自然也可以作用于人类。所谓两面性,是指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两者的发展都具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有利——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利——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而衡量是否有利的科学标准应该是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遇到相当严峻的挑战,地理学研究承担着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责任。用这个结构图可以涵盖上述人地关系的四大主题:资源问题、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污染)、环境保护。在这四个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识才能有充实的内容,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是回答所研究区域现在“怎么样”,而且还在分析未来“将怎样”,这种研究已经具有科学预测的价值,而预测未来是科学研究最高的实用价值。
三、基本结论
我们用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简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间地理学思想方法论层次的逻辑关系,即简化内容,深化关系。
可以把高三地理的全部教学内容简化为内容密切相关的七大板块:
1.定位问题
2,图像问题(六类)
3.区域分析方法(位置+自然+人文)
4.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物质、运动和分布)
5.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整体性和差异性)
6.区位论(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人口)
7.人地关系论(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在教学中切忌割裂七大板块的关系,每一板块都可以与其他任何六个板块双向联系。
总之,地理素养的精华应该是地理智慧,而地理学的大智慧莫过于地理学思想。如果本文能够引起在高三地理教学设计中对地理学思想方法论层面的思考,受益的将是我们的学生。因为,这种智慧一旦被我们的学生获得,他们会终生受益。
标签:地理学论文; 地理论文; 自然地理论文; 自然带论文; 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地球环境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