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于杉成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于杉成

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庄头完全小学 266607

通过我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舞起来、美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音乐实践能力。

一、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唱歌教学往往就是老师先让学生完整地听赏音乐,然后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音乐。这样,学生虽然也会演唱这首歌,但是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往往扼杀了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学唱歌曲只是为了应付,而信息技术课件却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如第一册童话音乐剧《小红帽》是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一首叙事歌曲,孩子们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歌曲《小红帽》充满了儿童情趣,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音乐形象十分鲜明,所以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精美的课件,用充满童趣的声音朗读这个故事,并在故事中加入这首歌曲的演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而且又为以后的角色分工做了一个铺垫。等到孩子们表演的时候,积极性非常的高,再加上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整节课上得非常成功。

二、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在以往教学中,每遇欣赏课,教师只是播放乐曲,简单讲解,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模糊意识──音乐欣赏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过后再问乐曲反映了什么情感、各种乐器之间怎样相互配合的,都一概不知;而且音乐课堂不是死气沉沉,就是学生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对于音乐没有一点认识。但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如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时,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与乐曲的欣赏不能同步进行,破坏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即使教师介绍一段播放一段,介绍与欣赏同步,但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被支解得支离破碎,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削弱其艺术魅力,这种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相悖的现象,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所以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在简介乐曲内容时,播放制作好的课件,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依次出现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笛子,以及在草地上溪水边快乐嬉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事先制作好的提示性文字资料也同步显示在屏幕上,这样多机并用,给学生提供了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把乐曲欣赏环境变成画面与声音交相呼应的宽松的学习场景,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创设出欣赏的情境,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机、投影仪、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三、让音乐课堂“舞”起来

提倡学科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的横向拓展和向学习领域的延伸。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综合:一是学科内各个教学领域的综合,二是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其它艺术的综合,三是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综合。第三册《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是一首单一的藏族童谣,课中难点较多,如果将课的目标设成简单的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行歌唱教学,二年级的学生必然学之无味,兴致淡淡。怎样将难点化解,并让学生学之兴趣盎然?导入时,我让学生观看《北京的金山》的舞蹈视频,边听边观察藏舞的基本舞步,学生从视听方面对藏舞、藏歌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小红帽》一课的舞蹈动作时,先播放舞蹈动作录像,使学生对与音乐同步的舞蹈动作先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并通过慢放分解舞蹈动作,最后通过模仿来学习。这样学生学得既快又好,同时也给教师省了不少做示范的力气,增强了动作的准确性。

四、让音乐课堂“美” 起来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就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单凭声音让他们理解音乐还比较困难,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如教学歌曲《冬妈妈和麦苗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我播放了雪花飘舞的画面,再配上歌曲。雪花美丽的形状、洁白的颜色和轻盈飘舞的美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陶醉其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堂课,学生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很好地把握了乐曲表现的好奇、欢快的情绪,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学唱第十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了新中国的“花朵”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画面中的儿童用力划桨,轻舟前进的速度与歌曲缓急相间的节奏相吻合。学生边听边看,在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画境中随着音乐摆动身体,唱出了优美抒情的旋律。这样通过直观的音乐形象,让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完美结合,使音乐由抽象变具体,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音乐的精髓,唱出了音乐的情感。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短期内的实践和总结, 更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探索。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工具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领域也会不断深入,会给音乐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论文作者:于杉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于杉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