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心灵的沟通——纪念安德烈#183;纪德诞生14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德烈论文,异国论文,周年论文,心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4-0143-4
1931年1月12日,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等人齐名的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1869-1951),给一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张若名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说:“你无法想像你的工作(指对纪德的研究)给我带来了多么大的鼓舞和慰藉……通过你的大作,我似乎获得了新生。多亏了你,我又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您使拙作生辉,我感激之至!给你写信,就像对挚友一样,向你说出的‘谢谢’,是真正发自内心的”。①纪德与张若名远隔重洋,处境天差地别,素昧平生,他怎能如此引一个年仅20余岁的张若名为知音,又对她的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给予如此发自内心的崇高评价呢?张若名,何许人也?
张若名(1902-1958),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者。1920年11月与周恩来同船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1月21日曾代表中共,参加法共里昂支部纪念列宁的大型追悼会,受到法国秘密警察监控。同年,周恩来奉调回国,好友郭隆真赴苏联留学,张若名周围的革命工作已“布不成阵”,加以当时的直接领导人任卓宣(叶青)主观专断,作风粗暴,张若名一生酷爱自由,感到很难在他的指挥下工作,遂决心以专研学问为业,1924年进入法国里昂大学,专攻心理学。1928年2月张若名取得里昂大学文科硕士学位,进一步攻读法国文学博士,主攻方向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法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她的指导教师塞贡(J.Segond)对她评价甚高,曾说:“我不仅发现她是一名非常专心的学生,而且还思维敏捷,她的法语能力能洞悉细微的差别。”他还说:“张若名的成绩是我们学院的光荣。”②1930年12月15日,张若名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她的论文不仅被评为最优秀,而且获500法郎奖学金,这篇博士论文就是著名的《纪德的态度》。③
《纪德的态度》分8章:1.“纪德人格的转变”;2.“纪德的宗教信仰”;3.“纪德与道德”;4.“纪德对待感官事物的态度”;5.“纪德的纳瑞斯主义(Narcissisme自恋)”;6.“纪德象征主义美学观的形成”;7.“纪德的古典主义”;8.“现代人眼中的纪德”。
最得到纪德赞赏的是以下几点:首先是“纪德的纳瑞斯主义”。纪德说:“大作第五章特别使我感到欣喜。我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张若名在这一章所强调的是作家如何能认识自己。她说:“艺术家渴望了解自己,这迫使他去询问这条象征着他纯洁生命的清澈的河流,以求知他的美是否会延续一段时间”,然而奔腾的波浪使它们各异,特别是“从遥远的将来这个角度看,一些事物还是潜在的,而后它们却出现了,最后都成为了过去”。因此,通过对外物的分析来了解事物和自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作为认识的主体,事物作为认识的对象,是对立的”。张若名认为纪德超越了这种对立:“通过内省,纪德发现了宇宙间的相互感应。他并不用感官去审视外部世界,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内心的深处,在那里他能获得世界的印象。”总之是“通过内省,纪德发现了宇宙间的相互感应”,同时,“通过内省,纪德找到了作品的题材。”纪德在给张若名的信中,指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每当塑造一个人物,他总是首先使自己生活在这个人物的位置上。”张若名认为纪德不断地塑造着各种人物,“是在一种难以置信的同情心的影响下,融合进了被他研究的那人的思想与感情,并且在内心重(新)创(造)他”,“纪德会放弃自己的意志,让位于他,站在他的角度来生活”,但有时也会摆脱他,而“使自己自由起来”。总之,这一切都是在内心的自省中完成。
纪德又说:“在谈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下一章里,这一精辟的论点又有所发展:‘……作品中的人物总不满足于已经实现了的。’关于风格的那些评论,还引用了福楼拜的作品,真精彩!”张若名在这一章中主要讨论纪德作品的风格。她认为,浪漫派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生的感情,并且加以夸大;古典派喜欢美好的形式,他们的语言高雅、清晰,并且使强烈的感情保持高度的平衡。她认为福楼拜曾想创造一种以固定的形式表达自由内容的风格,让古典派与浪漫派的理想协调起来,但是过于注意形式却扼杀了感情的自发性。“唯有纪德的风格,一面有讲究的形式,一面有自由的内容。丰富的情感充溢词句之间,精确娴雅的笔调,加情感以有章的步伐。总之,作为古典派,他的句子服从理想与高雅的要求,但他又超出了古典派,赋予个人的感情以自由。他的风格随感情的发展而变化,其句法也与结构一同变化。”
在这封信的最后一段,纪德说:“对于您的研究,还有许许多多应该赞扬之处!我多么喜欢最后一章中第一节,那如此简洁的结语啊:‘两种观点的对立并不意味着思想的中断。’也十分喜欢下一节的开头语。……你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我认为是非常真实的。”对照张若名的原文,纪德所欣赏的那段结语出自张若名为纪德的多面性所作的辩护。她承认,“纪德的逻辑中,充满着对立的东西,他不时改变观点,不断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各种观点”,她说:“假设纪德让自己的思想活动从某一观点跳到另一观点,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几项(而不仅是一项)应遵循的准则,这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两种观点的对立并不意味着思想的中断!”也就是说不同的思想观点是可以和而不同、同时共存的。纪德所“十分喜欢”的“自然而然地得出的”、“非常真实的结论”,则是《纪德的态度》全文最后的一句话:“支配着他的,也是构成他的主要美德的,是自我的牺牲。”张若名引用纪德自己的话来论证这一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中,纪德说:“牺牲自我使得那些对立的感情共居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灵魂里。牺牲自我也保护和挽救了由对立的东西所构成的财富。”张若名解释说,当纪德的那些“对立的倾向相互碰撞而产生了一种不和谐之时,唯独一种美德能把这不和谐引向秩序:这就是牺牲自我。”纪德总是“坚信自身的力量寓于自我的牺牲之中,所以极力主张放弃自我”,这构成了纪德的性格和作品的关键。
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张若名在众多的法国文学之星中,唯独选择了安德烈·纪德,并对他如此执着,如此看重,了解得如此之深呢?
1931年,张若名博士论文答辩通过的第二天,她就离开里昂回国。事隔15年,她又写了一篇相当长的《纪德的纪念》,发表在北平《新思潮》月刊1946年第1卷第4期上。在这篇文章中,张若名回忆道:“当我年幼无知的时候,我就爱读纪德。我爱他那无边的孤寂,我爱他那纯洁的热情,我爱他那心灵里隐藏着的悲痛,我尤其爱他那含着辛酸滋味的爱情。”这“年幼无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张若名1916年14岁考入天津第一女师,1919年即卷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那么,这“爱读纪德”的年月只可能是15、16岁,感受力最强、生命力勃发的青春期。张若名写纪德不只是思想和理性分析,而是灌注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感情,因此她能看到许多别人未能发现的隐秘处。
另一方面,张若名和纪德的交往是一种遥隔千载、相距万里的异文化之间的交流。纪德之所以感到张若名对他的论述如此新颖脱俗,“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肯定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往有关。我们的确没有资料说明张若名读过多少中国古书,她也从不引经据典,但中国文化精神无疑植根于她的血脉之中,犹如植根在无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血脉之中。上面引述的纪德最欣赏于张若名的三点:如强调自省,认为“一切都是在内心的自省中完成”;强调美好的形式,使强烈的感情保持高度的平衡;强调对立因素的共存,坚信“克己”可以促成新的发展。显然,这些都与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而与法国文化的底蕴不完全相同。
张若名与纪德,他们之间真诚的彼此欣赏,亲密的情感交流,相互的深切理解,思维的息息相通,以及坦率的语言表达,成就了异国心灵沟通的一对卓越的典范,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注释:
①纪德原信和译文见《中法大学月刊》1931年1卷1期;原信并见于《北京政闻报》(La Politique de Pekin)45期,1931年11月7日。
②“塞贡推荐信”(1927年9月2日)。现存里昂中法大学协会档案。
③《纪德的态度》,张若名著。原文曾在法国付印;中文版,周家树译。法国鲍氏兄弟出版社1930年出版,1931年作为北平《中法大学丛书》之一在北平中法大学再版;1996年,北京三联书店重新编辑出版。
标签:张若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