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作为轨道交通的管理者需要以前瞻的视角,站在“百年工程”的高度,以未来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理念,发挥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后发优势”,推动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为城市发展和有序运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设计;前瞻性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用地压力、带动交通沿线经济发展以及拓宽城市商业区域等有着积极作用,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独特的动力方式,使得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尾气的排放,保护城市环境,因此,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使其遍布各个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1 轨道交通建设的优势
1.1 轨道交通承载的客流量大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等路面交通相比较,其车厢空间更大,这就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单次运输能力占据明显的优势。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在地下或是固定在轨道上运行,因此,不会发生交通堵塞的现象。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频率较高,往返的次数多以及站点停留的时间短,这些原因就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运输能力要远远优于路面交通。
1.2 轨道交通准时性相对较强
与公交车辆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不受天气的影响,如:多雨的南方或是多雪的北方,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就会严重影响到公交车辆的运行而造成交通拥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其是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的,避免了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城市轨道交通也不受其他路面车辆的影响,从而避免了交通堵塞,为乘客节约了时间,并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准时性。
1.3 轨道交通方便乘客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速度较快,因此,会专门为乘客设置相应的上、下车站台或是换乘其他车辆的站台,不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缩短了乘客的出行时间。同时,轨道列车在到站停靠时,由于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较公交控制系统成熟,因此停靠时也相对公交车辆较为平稳,保证了乘客出行时的安全,再者轨道列车的进出站服务设施建设的比较齐全。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进出站口都会设置相应的乘车或是出站的提示信息,为乘客在乘车或是出站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乘客的出行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1.4 轨道交通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减少了城市路面建筑,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城市用地压力。另外,由于轨道交通通常采用地下轨道或者空中高架的模式,也决定其对于路面建筑的影响较小,基本上不会改变城市面貌和建设规划,符合城市持续发展的要求。
1.5 轨道交通干净环保
由于轨道交通巨大的承载和运输能力,减少了很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私家车使用,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此外,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安全环保的材料,减少了污染性尾气的排出,也能够很好的配合城市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促使城市建设的发展。
2 对轨道交通设计标准的前瞻性思考
2.1 完善标准体系
作为百年大计的地铁工程,土建设施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设备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前期设计考虑不周,建设标准过低,后期改造难度大、影响大,也将造成更大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已有统一的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标准,如《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等,《轻轨设计规范》和《市域快轨技术规范》即将出台。在国家标准的指导下,一些城市可探索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地方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随着网络层次的丰富,系统制式的多样化,也应补充完善多层次、多系统的标准规范,从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适应未来系统多样化的需要。
2.2 在设计阶段预留灵活运营条件
在规划设计阶段应树立“建设为运营服务”的理念,在运行速度、运营灵活性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如通过规划设计具备三线四线的运行线路布局来提升地铁行车组织的灵活性;通过规划设计更多的配线来提高线网运行效率等。
2.3 适当超前考虑系统冗余
实践表明,为避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后通过改造来“补短板”,就要求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为运营设施能力与可靠度等方面留有足够余量。如在车型选择上,A型车6节编组应作为基本配置,成为各大中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在系统运输能力上,新线建设中应留有一定的运能余量,车辆基地宜按照单一交路、30对/Il来控制用地规模,出库能力要按照ATC或全自动驾驶模式设计:在客运服务能力方面,站台宽度、车站垂直提升能力、换乘通道宽度、出入口宽度等方面均应留有余量,增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出入口扶梯包括无障碍电梯的设置也应尽量留有余量或预留加装空间,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升运营可靠度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关键是设备的可靠度标准。以信号系统为例,以往设计中通常采用主、备系统,备用系统的可靠度水平与主用系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可靠度标准的提升,将“主备系统”的设计理念提升为“双套系统”,确保故障条件下运营水平不降低,这也是对目前CBTC系统的一次根本性提升。其他设备系统,如车辆的各个系统也应有明确的可靠度标准,以满足系统设计的前瞻性需求。
2.4 升级系统安全性标准
在网络化运营时代,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主体,运行的安全性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车辆为例,列车作为乘客的重要载体,安全性至关重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决定了列车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的现状,而大客流高负荷情况下列车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值得运营企业认真思考,如车辆转向架构架的强度标准、车辆的防火标准等。此外,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大客流风险管控措施等也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如何全面系统提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水平,需要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包括政府部门、业主方、参建方、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共同研究推进,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2.5 充分考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
发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后发优势”,造就“百年工程”,需要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如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应用到运营生产管理和运营服务过程中,用设备代替人,用技术保障运营,打造智慧地铁。具体措施可包括:在新线中全面推广全自动驾驶系统,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可靠度;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和关键设备在线监控系统;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建设、运维领域的全面应用;完善地铁大数据中心,构建数字地铁,形成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推进移动生产管理与移动巡检,加快“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乘务管理、客运管理、行车管理、施工管理和巡检养护等运营维护作业的移动生产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结束语: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大规模快速发展过程中,应传承发扬好我们既有的经验与优势,也需要以未来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在的规划设计,充分借鉴国外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理念,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海军,卢钢,孙伟.议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的环保理念及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
[2]任星辰.城市轨道交通前期规划和设计工作内容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8(01)
[3]赵影,王善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4(05)
论文作者:吴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系统论文; 标准论文; 车辆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乘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