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我国西方文学计算机联合编目体系的思考_文献论文

关于建立我国西方文学计算机联合编目体系的思考_文献论文

关于建立我国西文文献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文论文,编目论文,文献论文,我国论文,计算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使用水平的限制,我国在文献资源的收藏积累和原始文献的提供方面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近年来国外书刊价格连年上涨,又面临经费日益紧张的局面,双重的压力迫使文献资源建设者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1 建立我国西文文献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的意义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形成相对合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现代化通信条件,采用包括联机联合编目在内的现代信息加工、存储、检索、服务等技术手段,将我国主要文献收藏和服务机构连成一体,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共享,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措施。国务院和国家科委曾指示:将建设全国西文文献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作为调整现有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实现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迅速研建全国西文文献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是文献机构的当务之急和发展趋势。

2 国内外联合编目的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 工作基础和技术条件

2.1 国外状况 联合编目最初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简称LC )推行实施的“全国采购与编目计划”。60年代,LC研制的MARC机读格式系统,使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编目工作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70年代,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中心(简称OCLC)建立了联机网络,成为美国最大联机书目系统之一。目前,OCLC成员馆已由最初的50多个发展到今天的2.1万多个,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联机联合目录记录数据达3100多万条,并以每年100多万条的速度递增。OCLC 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目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图书馆资源中心和资源共享的纽带。目前OCLC已拥有联机编目和馆际互借系统、联机参考咨询系统、用户检索系统和电子期刊联机系统,成员馆和用户可通过这些系统获取所需的信息。

除OCLC外,美国还有研究图书馆情报网(简称RLIN)、西部图书馆网络(简称WLN),这些都是文献联合编目、联合服务的计算机网络。

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简称UTLAS )现已发展成联机网络系统,专门为本国图书馆提供各类文献的书目记录。

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于70年代建立了全国图书、信息联机网络,各成员机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文献的联合编目、查询、馆际互借,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

近年来,世界上较大的书目机构一直不断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展业务和服务范围,并通过因特网提供他们的服务,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2.2 国内状况 我国的文献编目工作自动化始于70年代。 最初是引进MARC建立西文图书书目数据库。80年代,研制了利用LC-MARC 磁带编制西文图书目录的模拟系统, 并开始对自己的西文文献进行机编。90年代初,又相继推出了中国机读通讯格式(CN-MARC), 建立了多个中文文献书目数据库。如北京图书馆1990年开始发行CN-MARC数据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93年联合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启动“中科院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前后开通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流通、编目、查询等子系统和基于NCFC网络上的公共查询系统。截至1995年9月, 该中心书目数据库共有中西文数据124941万条,并以每年2~5万条的速度增长。

纵观我国自动化编目工作10多年的发展史,总的态势是好的,发展亦具相当规模和实力,但由于我国编目工作起步较晚,在联机编目、查询和传递服务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至今,尚无对公众开放的、全国性的西文文献联合编目系统和书刊查询资源库。

2.3 国内需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建立全国科技信息资源传输的设施,建设连接全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教信息网络,实现科技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现代化。‘全国西文文献信息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是全国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多层次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研究开发成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因此,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是信息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广大用户的客观需要。

2.4 国内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技术条件

要建立全国西文文献联合编目系统,必须具有较好的网络环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高水平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目前,我国在以下几方面已有了相当的基础。

·高速计算机网络环境:随着我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PAC 和数字数据交换网DDN通信网络的开通以及与因特网的联网, 国内不少文献信息机构建立了各自的局域网,并逐步实现与广域网的连接,同时正在积极实施开放式系统。

·计算机通信设备和软件:通过“七五”和“八五”我国科技信息计算机服务网络的建设,国内主要文献信息机构都配置了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软件开发人员。

·数据库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一些文献信息机构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据,有的单位还建立了西文书刊计算机单机编目系统,这些数据资源为建立西方文献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奠定了基础。

3 建立西文文献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的几点建议

3.1 确立联合编目系统的总体目标

利用我国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技术条件,吸收引进外国的先进经验和设备,通过努力,基本建成以现代化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平台的连接全国各主要文献信息机构的西文文献联机编目系统,实现广域网络环境下的联机查询、联机编目、馆际互错以及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实施采购协调、资源合理布局和全社会的资源共享。

3.2 制定联合编目的各种标准,建立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

数据是书目文献处理的重要对象,其质量的好坏和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数据库优劣的重要标准。为改变我国目前数据著录标准不一、变换格式存在差异、系统之间不能兼容、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缺陷的现状,应统一国内标准和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即:①著录标准——采用中国图书著录标准(ISBD);②机读目录格式——西文采用LCMARC;③主题标引规则——采用美国LC标题表(LCSH);④分类法——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⑤信息检索标准——采用美国信息检索标准(Z39.50);⑥数据传递标准——选用ISO2790格式。

除制定各种标准外,还应建立全面的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①建立较好的规范控制;②建立自动查重功能;③编制自动查错和纠错程序,提高编目校验能力;④提供较多的联机帮助信息,减少出错率。

要做好上述工作,笔者认为应着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开发:

·应用软件等相关软件的开发:目前,不少国家已进入联机共享编目阶段。其软件特点为:系统网络化;Client/Server占优势;开放式硬件平台;操作系统采用Unix;用户界面图形化;软件功能多、模块化、集成化。而我国国内软件在网络互连、网络服务方面水平较低,大部分编目系统仍处于单机应用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接口软件,实现联机联合编目、馆际互借、联机书目查询等功能是我们在近期内应解决的问题。

·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是否可以设想建立以下模式,即组织国内具备一定社会基础、技术基础和物质、人才基础的单位,承担一定范围内的西文联合目录的任务,每个单位将收藏的西文文献、会议录、研究报告、检索工具、声像资料、磁介质数据库输入计算机进行联机编目;对未参加编目的单位,其馆藏数据按文献类型,由一个单位牵头,分工负责建成联合目录数据库,纳入联机编目系统。在数据库开发过程中,集中进行:①编制数据手册;②编制和选择建库软件;③建立联合编目数据库;④制定数据库更新维护制度;⑤根据社会需求,提供联机、脱机、书本式目录等多层次检索服务。

·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和完善: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不单独建立特有的通信平台,而是利用现有的通信条件,加以完善和补充,增加必要的通信接口。目前,我们应以运行的网络为基础进行研究开发,使各文献信息单位的局域网和校园网连接起来,以Client/Server方式运行。根据国内外实际情况,网络协议可选用OSI、TCP/IP等,确立系统的总体目标。

3.3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编目资源共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单位、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故应有严密的组织工作方式和管理制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各级领导仍要发挥权威作用,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制定长远的总体规则,以对软、硬件的引进工作进行协调,防止匹配失衡,造成信息资源浪费;②建立各项严格的制度,规范作业规程;③合理使用经费。在目前我国财政相对困难的状况下,各图书情报机构应采取统一立项、统一争取国家投资的办法,合理利用资金,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3.4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专业人员的补充工作

网络环境下对联机编目人员的学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队伍人员的构成既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方面的专家,还要有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设计、分析、管理、数据生产和质量控制、信息检索与服务等方面的专家。每一个编目人员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编目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对专业队伍人员的结构应适时进行调整,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引进,建立一支面向21世纪的综合配套、门类齐全的专业队伍,以促进资源共享系统工程的完成。

4 对实现西文文献联机编目系统目标的构想

·在功能方面:应具有联机联合编目、采购协调和馆际互错、联机查询、质量控制等功能。

·在技术方面:使系统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外先进国家同类系统90年代的水平,计算机系统结构变为Client/Server方式,实现图形界面(GUI),执行ISO/IEC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建成经济适用、 高水平的质量保证体系,彻底改变我国西文文献资源不足、重复浪费、共享程度差等关键问题,扭转技术踏步不前的局面。

·在经济管理和效益方面:能够动态掌握国家主要资源中心的收藏情况,便于采购协调,合理布局等宏观管理,提高文献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避免重复劳动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国浪费。该系统建成后,估计全国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图书、情报、档案、新闻、出版单位利用该系统采购、编目、查询文献,因而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目标。

收稿日期:1997—03—17

标签:;  ;  

关于建立我国西方文学计算机联合编目体系的思考_文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