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美术教学 德育 精神食粮
正文:美术教育通过艺术形式感染学生们,正确树立学生们追求事物的形象,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形成独特的审美。美术教育的过程与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更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可以使心灵得到净。
一、挖掘教材,寻找德育内容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内容的核心。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要遵从这种核心价值观,找到美术教学的核心价值。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为造型艺术指名了明确的方向,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为学生的学习引领着学习的方向,它体现着大家共同的审美眼光与理想,也为造型艺术的好与坏的评价指明了一个明确的参考内容。现在的美术教材里的内容都与德育内容息息相关,也许一些内容很容易就可以被同学、老师看到,但有时候它又很含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细心观察,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绘画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书本里隐藏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室首先需要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它的本质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美术可以带给学生一种视觉的享受,以美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内心的思想。
例如在讲解到宇宙、航天知识时,我就在课上开展造型艺术,并且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进行“未来的太空生活”有关内容的绘画比赛。同学们在绘画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理解,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这期间,我告知同学们要想理想变成现实就必须具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求知精神。在学习美术学科知识的同时,同时对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引导;通过观察与体验等一系列的美术活动,让学生们懂得自然的可贵,走入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态,让学生对情感、生命、社会有一种意识,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美术的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应该尽可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情境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样美术教学亦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美术的知识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量,同时也要加深对艺术的认识,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在到整个国家,方方面面都会应用到美术。并且在这中间,会存在着很多的著名的作品。在观看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德育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
在教学传统纹样的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技巧的同时,也要了解传统纹样具有的价值。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彰显了东方的艺术特色。中国具有的传统图案具有具有深远的意义,闪烁着特色中国的艺术色彩。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创作出来的图案是千变万化的具有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图案,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需要教导学生要热爱祖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继承人,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以自己的祖国为荣。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心灵成长
美术创作需要一定的技巧,但这些技巧只是简简单单的通过语言描述是不能真正领会到里面具有的精髓,要想使自己取得进步,就必须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当实践次数累计到一定的数量时,对其中蕴含的道理领悟的会更加透彻。美术学习是这样,但德育教育也是这样。实践对德育教育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实践实践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穿插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有“展现家乡”的内容时,我组织学生一路观看家乡的迷人的景色,品味家乡的美食,让学生们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丽的景色一直存在,但是需要学生们用心观察。当然,在观察参观一些家乡的景点时,也许会发现一些问题,因此可以让学生帮助自己的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捡拾路边的垃圾等。然后将自己对家乡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的画笔展现出来。
总结语:美术课堂除了需要给同学们讲解一些绘画技巧,绘画方式等,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可以从视觉感受等方面带给学生们独特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美术课堂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很明显的效果,更利于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吕品田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学术研讨会的发言[J].2008.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王一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美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们论文; 学生论文; 内容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