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论文_洪碧苑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论文_洪碧苑

(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揭阳 522000)

音乐教育是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音乐教学必须有更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从音乐课程改革及新课标中也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突出了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提倡师生互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音乐于文化的关联和多学科综合,注意完善评价机制。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心感知音乐

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是终极目标,在本质上,这样的目标不是教师短时间“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领悟出来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在一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这就需要把常态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老师们在备课时可以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呈现出来。比如: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在设想过程性目标时,不仅要说“经历什么”“探究什么”,还应该明确“得到什么”,比如说,形成“音乐直观”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堂课,而应当把相对成逻辑体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思考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什么素养,然后再考虑每堂课怎样体现。

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教学十分重要,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最好的选择。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尽管科学的歌唱使声音本身的艺术性丰富起来,很大程度满足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追求,让人类的美的艺术价值得到比较好的体现,但歌唱情感表现的内涵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经验是更重要的。单纯技术发声是一种很机械的运动而已,没有达到心神合一、形神兼备的艺术审美需求,所以不带情感而过分注重的发声和歌唱也达不到我们的艺术审美需求。在课内外音乐活动中,要帮助学生用心感知音乐情感,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使其 身心健康成长。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情感教学"当然要"以情施教",教师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被动的听转化为主动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丰富音乐体验,拓宽音乐视野,提升知识储备量。使他们在用心感知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例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然后,引导学生想像回顾我国的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的情景他们挺立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眼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冉冉升起的场面,从而领会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激动心情,并且在欣赏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二、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音乐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音乐要求声音自身包含艺术上的美,但仅仅是声音上的美不足以代表声乐中需要表达的全部艺术含义。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音乐于文化的关联和多学科综合,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

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为了追求发声和气息的准确而忽视了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让学生总局限于声乐技巧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来理解和表现声音,以情感以及情绪变化为基础,将最美的声音用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终使听众产生共鸣。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学习体系,让音乐充分的表达情感的独特魅力得以体现。声音因情而生,情又为声音所表达,这就是声乐演唱的真实意义所在。在教授《童年》这一课,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童年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们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很自然地在老师设计的活动中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按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名音乐教师必须真正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更新教学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入地去感受、理解音乐及培养人的品格和情操。

将音乐教育引入学生素质教育中,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还能切实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想象力、创造力、气质修养、审美、情操、眼界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如在学习《娃哈哈》和《阿里郎》等民族歌曲时,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各民族歌曲的不同特点,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之强盛,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又如《劳动最光荣》这首曲子从小教育学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得到爱劳动的教育。

贝多芬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孩子的心灵,培养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以及高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按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上还是空白,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我们深感责任在身,责无旁贷。我们坚信,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模式一定能使音乐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不断迈上新台阶!

论文作者:洪碧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论文_洪碧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