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珊瑚朴的繁殖技术与生理生态特性

金叶珊瑚朴的繁殖技术与生理生态特性

黄玄[1]2004年在《金叶珊瑚朴的繁殖技术与生理生态特性》文中指出为了使新发现的金叶珊瑚朴(Celtis julianae‘Jinye’)迅速得到应用,本文研究了其繁殖方法与生理生态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金叶珊瑚朴的离体快繁中,最适外植体为春季解除休眠的冬芽,最适启动培养基为1/2MS+IBA0.01mgL~(-1),2%糖;最适丛生芽继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1)+NAA0.01mgL~(-1),2%糖;生根率不高。 2.接穗粗度对金叶珊瑚朴嫁接成活有显着影响,以1年生以上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作接穗进行枝接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砧木选用2年生实生苗,在春季树液流动时嫁接为宜。 3.与珊瑚朴相比,金叶珊瑚朴叶片较大,芽具有早熟性,萌发力和分枝力强,枝长与节间长度均小,高生长慢,树形紧簇丰满;金叶珊瑚朴叶色呈现季节性变化,春季颜色金黄,夏季黄绿色(151A~144A),秋季接近绿色(144B~143A),而珊瑚朴的叶色基本保持深绿色(137A~B)。 4.与珊瑚朴相比,金叶珊瑚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明显更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较小,从而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得以充分表现;金叶珊瑚朴叶片中质体色素含量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大,随光照强度的提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下降,而类胡萝卜素总量略有增加,使得其叶片的黄色表现得更好。 5.超显微观察发现,珊瑚朴的叶绿体切面多呈椭圆形,其内部基质着色较深,充满复杂的内膜系统,有明显的嗜锇体球。而金叶珊瑚朴叶片的叶绿体的基质片层分散,内膜系统较少,淀粉粒和结构空洞多。 6.金叶珊瑚朴的光补偿点为55~65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500~1800μmol.m~(-2).s~(-1),均较珊瑚朴低,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在夏季“午睡”现象明显。; 7.淹水处理后,珊瑚朴的高生长、叶面积、生物量、地径和ADH活性均有显着变化,淹水结束后的补偿性生长较慢;在水分亏缺的条件下,叶片的自然饱和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跃变,对干旱胁迫程度作出灵敏的反映,复水后植株补偿性生长很快。由此认为珊瑚朴是一种中等耐涝而极耐旱的植物。

黄玄, 赵梁军, 汤社平, 陆志敏[2]2003年在《影响金叶珊瑚朴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文中认为以金叶珊瑚朴为接穗,普通珊瑚朴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穗粗度、砧木苗龄、嫁接时间、嫁接方法、保湿措施对嫁接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接穗粗度不同而引起的成活率差异最大,达到100%;因砧木苗龄不同而引起的成活率达到78.7%,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差达到76.2%,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差达到56.2%,不同保湿措施的成活率差达到56.2%.选用健壮的两年生珊瑚朴实生苗作砧木,以金叶珊瑚朴充实的休眠枝为接穗,在早春砧木刚萌动时进行枝接并用塑料袋保湿,成活率最高,达到100%.

徐华金[3]2007年在《几种彩叶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选择20种彩叶植物在成都市进行引种栽培,详细观测了各彩叶植物的物候特点、生长节律及其对引种地的温度、光照、土壤等方面的生态适应性,同时对部分品种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今后彩叶植物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物候观测结果表明,部分品种第1年与第2年的物候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萌动期和展叶期。与原产地比较,北美红枫花期比原产地提前了35天左右,金叶六道木花期比栽培地晚了20天左右,但观赏性状未改变。大部分彩叶植物生长高峰均在7至8月中旬,且夏季生长量最大,春季生长量次之,秋季最少。2.越冬调查结果表明,美丽红千层与千层金二年生小苗冬季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有利于苗木的生长。防寒措施中,以用塑料薄膜搭棚覆盖效果最佳,而用多效唑处理及喷施磷钾肥效果较差。越夏及病虫害调查结果显示,除金叶莸、金叶小檗外大部分品种可安全越夏,抗病性均较强。3.光照试验证明千层金、金叶连翘等大部分彩叶植物必须在全光照下才表现最佳色彩,70%光照下10d后叶片有转绿现象。花叶络石耐荫性较强,夏季在25%全光照下枝条总生长量、单枝生长量最大,观赏叶片总数量最多;施肥试验结果显示,千层金施肥后高、冠幅与对照存在显着差异,但叶色与对照没有显着变化。美丽红千层施肥后与对照在株高、冠幅及叶色上均没有显着的差异,表现出对土壤广泛的适应性。4.千层金嫩枝扦插生根率较高,选用ABT1号生根粉800mg/kg浓度处理30分钟,基质选用草碳∶珍珠岩∶蛭石=1∶1∶1,扦插时间于7~8月,生根率可达到78%;花叶柳嫩枝扦插选用ABT6号生根粉600mg/kg浓度处理30s,基质选用蛭石,时间于6月中旬~9月,生根率可达100%;北美红枫生根率低,未用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率为0,用ABT1号生根粉浓度100mg/kg处理6小时生根率为20%左右。5.美丽红千层种子发芽率总体较低,温度为25℃时发芽率相对较高,发芽率可达16.00%,发芽相对较整齐,发芽指数为11.37。赤霉素对美丽红千层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为50mg/kg处理时,效果较好,发芽率可达18.00%。播种时,以不覆土的发芽率比覆土的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

徐华金, 张志毅, 王莹[4]2007年在《彩叶植物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作为园林配置不可缺少的彩色素材—彩叶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彩叶植物的资源调查、筛选利用、引种、品种开发选育、繁殖技术及生理生化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彩叶植物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彩叶植物研究、开发利用的途径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马晓慧[5]2014年在《彩叶植物在唐山市园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青睐园林绿地中色彩绚丽的彩叶植物。唐山市是一座现代化的滨海城市,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近几年来彩叶植物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实地的调查、记录及评价,研究了彩叶植物在唐山地区的园林应用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实地调查唐山市城市绿地中彩叶植物的应用情况,分类整理出唐山市园林中应用的彩叶植物有36科59属85种。其中春色叶植物共10种,占总数的11.76%;秋色叶植物共57种,占总数的67.06%;常年异色叶植物共26种,占总数的30.59%。从植物的来源上看,本地的彩叶植物有38种,占总数的44.71%,引进的彩叶植物有47种,占总数的55.29%。2、评价了唐山园林中彩叶植物的适应性,发现有44种彩叶植物的适应性被评价为优,占总数的51.76%;有38种彩叶植物的适应性被评价为良,占总数的44.71%;有1种被评价为一般,占总数1.18%;有2种被评价为较差,占总数的2.35%。3、实地调查了20种代表性的秋色叶植物,记录其观赏特性,包括叶片变色期、变色时间、变色最佳温度、色彩渐变过程等,通过绘图分析后发现唐山市秋色叶植物最佳观赏期在10月中上旬至11月中上旬,同时采用RHS比色卡测定了所选20种代表性的秋色叶植物在其最佳观赏期的叶色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总结归纳了唐山市20种常见秋色叶植物的叶色渐变直观图,直观展示出叶色渐变过程;强调指出彩叶植物在城市景观动态设计中的重要性。

佚名[6]2006年在《前沿科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病菌可抑制杂草的生长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植物病菌是有害的,但美国植物病理协会(APS)的植物病理学家认为,植物病菌可能是~种有效的控制杂草生长的工具。利用植物病菌来抑制杂草生产被认为是控制其生产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是不适合于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区域。根据Rosskopf研究,有两种方法控制杂草生长,一种是植物病菌—经典的生物防治途径,另一种是生物除草剂途径。

陈凤玲[7]2018年在《娜塔栎苗期在扬州地区的生长表现及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娜塔栎(Quercus nuttallii Palmer)为壳斗科栎属,原产于北美,其叶形奇特、叶色丰富、抗逆性强,是优良的城市观赏树种和良好的生态树种。娜塔栎在引入中国后,能够很好地适应湖南等地的气候环境,观赏特性优良,这对于解决城市园林中目前普遍存在的树种单一、景观效果不强等问题意义重大。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下游,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近年来,娜塔栎已在扬州地区引种栽培,但数量较少,只是在城市园林绿地中零星点缀,但其在扬州地区的苗期生长适应性及其扦插育苗技术至今罕见报道。本论文动态观察了不同苗龄娜塔栎苗木在扬州地区的生长特性,研究了施肥对娜塔栎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调查了娜塔栎苗期抗寒性的表现,分析了娜塔栎叶片转色状况及其内在因素,并研究了不同插穗、生根剂及扦插容器对娜塔栎扦插育苗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一、二年生娜塔栎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分枝数、第一侧枝长等形态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现增加趋势。就不同树龄而言,一年生娜塔栎植株的株高和茎粗生长速度较快,而二年生娜塔栎植株的叶长和叶宽生长速度较快。此外,6-9月为娜塔栎的快速生长期,其可以分为2个明显的速生期,即6-7月和8-9月。(2)施肥对二年生娜塔栎生长发育影响显着。在施肥条件下,二年生娜塔栎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和第一侧枝长等形态指标均得到提高。一年生娜塔栎植株在扬州地区的适宜移栽时间为初夏,均未出现冻害,而在秋冬季节移栽,娜塔栎小苗发生冻害的几率就越高。(3)从10月份起,娜塔栎叶片的绿色逐渐褪去转变为红黄色,而后由红黄色转变为红色,并且红色逐渐加深,在12月份时表现为鲜艳的红色。这主要是由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变化所引起,即使叶片呈现绿色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下降,而使叶片呈现红色的花色苷含量上升。(4)采用一年生娜塔栎植株的主茎中上部作插穗并采用Truffaut粉剂和0.5%IAA处理扦插在无纺布袋中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分别达到了 76.7%和66.7%:采用Truffaut粉剂和0.2%IAA处理的一年生娜塔栎的主梢部作为插穗进行扦插也能生根,扦插在无纺布袋中生根率可达50%和63.3%。而采用二年生和五年生娜塔栎植株的侧枝作为插穗进行扦插,无论是采用何种生根剂、何种扦插容器,其愈合率和生根率都较低。此外,采用无纺布育苗袋的扦插苗无论采用何种生根剂其愈合率和生根率均高于在穴盘中的扦插苗。

李蓓蓓[8]2017年在《基于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树种选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问题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栽植林木是露天条件下改善空气质量性价比最高的手段。城市树种的选择评价体系已出现很多,但针对影响空气质量的树种选择体系仍然较为缺乏。本文从改善空气质量的需求出发,以杭州市为例,建立了基于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树种选择评价体系,进一步筛选出适宜杭州城市绿化的树种,力求为城市建设者提供树种选择依据。从杭州城市绿化树种中筛选出92个常用树种作为待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树种影响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分为5类:吸附颗粒物、释放VOCs、释放负离子、固碳释氧和环境适应性,权重大小依次为吸附颗粒物(0.3749)>释放VOCs(0.1736)>释放负离子(0.1560)>适生城市环境的特性(0.1544)>固碳释氧(0.1411)。评价后得出建议杭州市适当增加应用侧柏、圆柏、龙柏、雪松、柏木、广玉兰、香樟和罗汉松;红叶石楠、珊瑚树、夹竹桃、无刺枸骨和海桐。城市绿化树种的景观作用不容忽视,居住环境舒适度的提高也离不开林木调节小气候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影响空气质量,并综合景观及小气候调节的树种选择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准则层及权重为:吸附颗粒物(0.2840)>释放VOCs(0.1394)>适生城市环境的特性(0.1356)>释放负离子(0.1355)>调节小气候(0.1271)>固碳释氧(0.1178)>景观(0.0606)。经评价得分最高的前10个乔木树种依次为柏木、圆柏、雪松、广玉兰、罗汉松、侧柏、龙柏、湿地松、香樟和落羽杉;前10个灌木树种依次为:夹竹桃、海桐、金叶女贞、无刺枸骨、红叶石楠、珊瑚树、火棘、云南黄馨、南天竹和杜鹃。

王绪平[9]2007年在《上海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学评价与植物配置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论证,确立了对公园绿地及其群落植物配置进行生态评价的综合性的理念与原则。认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协调的种内、种间关系与合理的生态结构、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谐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自我维持和调节、自我循环和更新、自我完善和提升等5个方面可以作为对公园绿地进行生态评价的理念与原则。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植物间的生态关系、植物间的空间配置关系、植物间的时间配置关系、植物配置的美学效果、植物配置时姿态、色彩、质感、芳香、声韵、光影等的综合运用、植物配置时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和文化意境、植物造景突出与园林景物与建筑的映衬等7个方面。基于对上海市80个公园绿地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的理论分析,探讨了上海市公园绿地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植物配置格局进行了生态学分析。上海市公园绿地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格局的继承;对现代西方园林中先进思想的吸收;当代上海公园绿地的新发展;动物多样性不足并有待加强等4个方面。当代上海公园绿地的新发展具体体现在:种类多样性的提升、生活型谱的变化、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市公园绿地树种的区系成分和科属组成、常见树种的出现频率和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情况,并与从文献中统计得到的上海地区乡土树种的科属种组成做了比较分析。在生活型谱方面,除分析了上海公园绿地的生活型谱现状外,还通过对比分析了其与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地带性植被生活型谱的关系。同时,从植株高度、对光照和土壤等的需求、对有毒气体的抗性等方面分析了植物配置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针对上海公园绿地动物多样性的不足,提出了在城市公园绿地中招引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并推荐了较适宜上海城市绿化的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及群落配置。最后,从生态学角度讨论了上海市公园绿地未来发展的对策。提出了以公园绿地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节点的构想,使之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集中地和扩散地,并成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类生物组分休憩、繁衍、扩散、汇集的场所和大本营。从而使公园绿地在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宏观尺度上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除此之外的各种城市绿地则作为联系各生物多样性斑块(公园绿地)的廊道。

陈波[10]2006年在《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是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其生长状况、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营建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群落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风景园林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森林学、景观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测绘和阶段性的定点观测等手段,探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物种组成、景观质量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植物群落案例分析和研究,总结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总体特色,提炼出适合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不同功能要求的植物群落模式,以期对城市园林建设实践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并为今后更大范围、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杭州西湖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运用生态经济学的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对西湖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探讨了杭州市民对西湖绿地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和各项负面效应的重要性排序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杭州市民普遍认为西湖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很重要,而其负面效应不太重要;公众的支付意愿与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呈正相关,而与绿地的负面效应呈负相关;公众的性别、收入水平和住房情况直接影响支付意愿的价值量;大多数居民愿意每年支付一定数额的绿地保护建设费;杭州全市居民支付意愿的总价值约1.2亿元/a,这一研究结果为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杭州西湖绿地潜在的巨大价值、更清楚地认识开展西湖绿地研究的必要性、更科学地保护和建设西湖风景名胜区提供了依据。二、杭州西湖园林木本植物种类组成研究应用随机取样原理,调查了西湖园林内的64个公园绿地群落和16条道路绿地,分析了园林内的木本物种组成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西湖园林内的主要木本维管束植物有166种,隶属于58科108属;与该地区地带性植物种类相比,显得很不足,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更大。(2)树种重要值和应用频率研究结果表明,重要值较高且应用较多的树种仅有3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包括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雪松(Cedrus deodara)、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小乔木和灌木树种包括鸡爪槭(Acer palmat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红枫(Acer palmamm‘Atropurpureum’)、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山茶(Camellia japonica)、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洒金东瀛珊瑚(Aucuba japonica‘Variegata’)、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等。可见,目前杭州西湖园林各群落内应用的乔灌木树种数偏低,绿地群落结构中配置的树种较为单调。(3)树种径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园林乔木平均胸径为34cm,约有67%的乔木树种胸径位于20~40cm范围内,说明西湖园林的树种栽植时间较长,大树较多,但大多处于成长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景观还会发生显着变化。(4)树木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杭州西湖园林中80%的树木生长健康,18%的树木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生长差的树木约占2%。据此可知杭州西湖园林内树木的总体健康状况良好。(5)树种季相结构研究表明,杭州西湖园林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赏,呈现出春季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彩叶点缀,冬季枝干秀美的植物景观特色,在夏季植物色彩方面有一定缺憾,应该通过引进夏季开花树种来进行色彩上的弥补。叁、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案例研究根据实地踏勘并征询专家的意见,在西湖园林内挑选了较优秀的植物群落景观60个,对这些群落进行了景观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景观与群落结构之间具有以下联系:①层次结构复杂的群落,其景观评价值比结构简单的群落高;②景观评价值随树木平均胸径的增大而提高;③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值普遍较高;④群落中上木、中木、下木成塔形分布的群落,景观评价值较高;⑤树种组成在5~10种之间的群落景观评价值相对较高;成聚集分布的群落景观评价值高于成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的群落;⑥植物个体健康水平与观赏性越高,景观评价值越高;⑦位于水边或林缘的植物群落的景观评价值普遍高于位于陆地、林内的植物群落;⑧合理的密度有利于提高群落的景观评价值。对西湖湖西湿地植物景观的研究表明,在湖西景区建立和恢复了金沙港、乌龟潭、浴鹄湾、茅家埠等众多湿地,运用大量的水生、湿生植物,创造出幽深多变的湿地植物景观,弥补了西湖湖面虽秀雅清丽却野趣难寻的缺憾,使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更趋完善。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群落模式、不同功能的典型群落模式和滨水植物群落模式。四、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特色与发展趋势根据上述调查研究结果,归纳了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总体特色。研究认为,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主要体现下列特色:①师法自然,模拟乡土植物群落;②疏密有致,营造多变空间环境;③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功能要求;④适地适树,科学性艺术性兼顾;⑤巧妙搭配,季相色彩变化丰富;⑥烘云托月,特色景点主题鲜明。杭州园林植物配置今后应遵循的原则和发展的方向为:①大力丰富园林植物种类;②全面结合城市文化特征;③从绿化向彩化香化发展;④以人为本加强公众参与;⑤促进叁大效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叶珊瑚朴的繁殖技术与生理生态特性[D]. 黄玄.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 影响金叶珊瑚朴嫁接成活率的因素[J]. 黄玄, 赵梁军, 汤社平, 陆志敏.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3]. 几种彩叶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D]. 徐华金.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4]. 彩叶植物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J]. 徐华金, 张志毅, 王莹. 四川林业科技. 2007

[5]. 彩叶植物在唐山市园林中的应用[D]. 马晓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6]. 前沿科技[J]. 佚名. 科技致富向导. 2006

[7]. 娜塔栎苗期在扬州地区的生长表现及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D]. 陈凤玲. 扬州大学. 2018

[8]. 基于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树种选择评价[D]. 李蓓蓓. 浙江农林大学. 2017

[9]. 上海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学评价与植物配置特征分析[D]. 王绪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10].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 陈波. 浙江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金叶珊瑚朴的繁殖技术与生理生态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