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词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巧用
◆ 崔文忠 浙江省温岭市第五中学 317500
摘 要:古诗文作品,一方面囿于年代久远,对于网络时代的孩子们而言,更存在着不少理解上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言简意丰以及文人们着重追求写意出神,导致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作者复杂的心理、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情境,从而体会不到作品的高妙之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普通话中的感叹词,在一些古诗文作品阅读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叹词 巧用 古诗文教学 品读
古诗文作品,一方面囿于年代久远,作为语言材料的文言和今天的普通话及日常口语都有着不小的隔膜,对于网络时代的孩子们而言,更存在着不少理解上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言简意丰,加之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趋向侧重含蓄内敛,文人们着重追求写意出神,导致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作者复杂的心理、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情境,从而体会不到作品的高妙之处。
一、叹词引入诗文教学的具体做法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文中的意蕴,很多教师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比如一唱三叹、反复吟诵,比如小组合作、探究理解等等,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引入普通话中的感叹词,在一些作品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叹词入文,内涵渐显
汉语本身就是极具张力的语言,常含不尽之意在言外,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言文更是惜墨如金,在如此简洁的文本之中,作家的情感隐而不露,加上中国古代作家常常追求含蓄朦胧的意蕴之美,所以很多作品需要含英咀华,方知其中一二。即使是随性而作的小品文之中,都常常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如果不花一番功夫下去,一般的学生是很难悟出其中内涵的;有时候即使费时颇多,也仍旧难解其中味。
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文末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闲人”二字就是有代表性的例子。笔者在上课时,让学生试着在句前加一个叹词去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品味。
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里的“闲人”有着很丰富的内涵,从古到今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见解。同学们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上文,加一个叹词去读,仔细品味一下其中的韵味。
生: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众笑)
师:为什么要加这个词呢?
生:他们俩欣赏到了这么美的月色,有点文人的自得,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懂月,并且有欣赏月亮的闲情雅致。
师:说得好,还有吗?
生:我加的是“唉”。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为什么要感叹呢?
生:只有感叹,才能体会到两个同是沦落天涯人的闲情雅致背后所包含的辛酸。闲,既是闲职,闲情雅致,更是被闲置的哀愁。
师:同学们的感悟都很不错。我们看看苏轼的人生经历吧(幻灯投影相关材料),同学们看了材料之后,我们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叹词去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内涵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从课例中我们看到,一个词义如此丰富的词语,“闲人”一词背后隐含着人物复杂的心理,折射出苏轼曲折不凡的多舛命运。如果单单通过教师大量堆砌的人物履历介绍,再硬生生地将这些教师自己品读出来的内涵硬生生塞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效果就会比这个差很多。尽管引入叹词不能品尽其中韵味,但教学效果清晰明了,足见一个简单的叹词在课堂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2.叹词锲诗,情感洞见
“诗言志,歌咏情”,情感乃诗歌的灵魂所在,蕴含着诗歌的生命韵律。把握诗词情感,须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探寻诗歌情感基调。把握情感内涵,是古诗词阅读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其中类别非常复杂,譬如伤时忧国、建功立业、思乡怀人、离愁别绪,不一而足。这些庞杂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那么的隔膜,更何况在同一首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又常常在变化之中,单一平板呈直线型的情感是那么的少见,即使是短小的绝句当中都常常是一唱三叹,富于变化,遑论那些律诗排律或长文了。所以在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动于衷,或者是隔靴搔痒,很难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感,更无从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为了让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进一步的领会,笔者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尝试借用了几个叹词。
师:同学们,李白才思泉涌,不择地而出,非是格律所能束缚,常常在尺幅之间,情感起伏不定。这首诗也不例外,为了把握这种变化,结合刚才咱们了解的有关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咱们尝试一下在其中的几处加一个叹词来读,你会怎么选择呢?
生1:我想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前面加个“唉”。
师:很好,你给大家读一遍,再解释一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读一遍):这样就可以让大家体会到,主人公面对美食美酒而胃口全无、心思重重的那种感觉。
生2:我想在“行路难,行路难……”前面加个“呜呼”试试。
师:好一个“呜呼”,很有古意。说说理由。
生:呜呼,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无奈之心,表现出作者面对人生坎坷时的痛苦。
生3:我还想加一个“不”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前面,来表现作者面对坎坷之后的笔锋一转,情绪突然又变得高昂。
师:太妙了,虽然“不”不是叹词,但是加在这里确实将李白那种人生自信的铿锵表达出来了,太棒了。(大家鼓掌)
师:好,那么我们就连起来读一遍,将这几个感叹词加进去,深深地领会一下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从以上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师通过加入叹词的手段,启发学生不断尝试,触发了学生,引发他们加入其他词语来理解诗人的情感。通过这样的锲入和涵咏品读,本诗中主人公一波三折、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就跃然纸上、清晰可见了。
3.叹词入文,情境立现
中国古诗文的含蓄性、形象美以及画面感,使作品充满了情境之美。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画面,自然就能感受到很多情境之美。只是有时候反复启发,学生还是难以想象,这时候如果能借助其他手段辅助学生学习,常常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叹词有时候也不妨一试。特别是人物感情特别强烈,或者人物对话当中,通过加一两个叹词(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词)之后,常常一下子就能将读者带入到情境当中,现场感马上就出现了。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在处理舟子和张岱的关系时,笔者有下面一段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如何看待舟子眼中的张岱呢?假如在“莫说相公痴”一句前面加入一个叹词,你会选择哪个词?不妨加进去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1:我选择“哎”。
师:怎么说呢?
生:表示一种无奈,好像拿你们这些文人没有办法,不理解文人的闲情雅致,不懂文人独有的情怀。怪不得,前文中张岱会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也没有将舟子当作赏雪之人。
生2:我倒觉得加一个“哈”字比较合适。当然,这个“哈”字并没有说出口,但恰恰表现了船夫的内心世界。他一定觉得:文人们那么冷还跑到西湖来看雪,有什么好看的呢?在舟子看来是有点可笑的,这更照应了前文中的“独”字,显示出张岱遗世独立、孤傲自赏的文人气质。
师:说得太好了,咱们现在就分别用这两个叹词加进去品读一番。不过这个“哈”字我个人感觉还是轻一点读比较有意思。
从以上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本来《湖心亭看雪》的“痴”一词乃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用常规的串讲文言的形式去教学,可能会隔靴搔痒,学生一时难以接受。通过引入叹词之后,当时人物对话的情景就自然呈现, 学生头脑里对张岱的性格和文人情怀就认识更深刻了,可谓情境毕现矣。
二、借用叹词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1.忌越俎代庖、先入为主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常常为自己找到合适锲入的叹词而窃喜,然而古诗文的关键还是感悟,学习的主体必须明确为学生,教师一旦越俎代庖,就有可能破坏这种感悟的氛围,导致课堂滑入旧式的宣讲的泥沼。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找,在找的过程中不断地诵读,读出了韵味,自然就找到了合适的叹词,作品中不同的意蕴和理解自然就呈现了。说到底,叹词也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学生品味的过程才是关键。
以《石壕吏》为例,很多教师在尝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老妇人和差役来朗读,甚至表演之后,发现教学效果往往会比教师讲解好得多,就是这个道理。场景化的对白中,学生会加入很多自己的语言,自然叹词语气词更是少不了的,这样,人物的形象和内心就很容易把握了。
2.忌空头说“叹”、抛却诵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何况诗词更是那么精练雅致的形象文字,如不借助诵读品读,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有时,教学过程中难得设置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也难得让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叹词,教师却没有好好抓住“闪电的箭光”,简单地点评几句之后就泛泛而过,结果还是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在学生的脑海里泛起涟漪。几次三番下来,教学效果自然是蜻蜓点水了。所以,诵读环节决不可省,无论是带着叹词去读,还是去掉叹词之后再读,都是必不可少的。
3.忌轻浮浅白、为叹而叹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法学法。究其根本,叹词引入也好,语气词引入也罢,都不过是一种教学的小手段罢了,并不适合所有的诗词古文,教师切不可一把夺将过来,无论什么作品都去试一下。一方面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会让人觉得牵强生硬。诗词作品大部分都是深沉雅致、含蓄优美的形象性文字,更需要的是引领学生在缓缓的品读诵读中涵泳品咂,如果这里也叹一下,那边也喊一声,一不小心就让课堂变得油滑或者浅薄。所以叹词引入的度须谨慎把握才好,切不可“为叹词而叹词”。
参考文献
[1]兰国祥 叹词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妙用[J].教学月刊,2015第4期,55-57。
[2]章国华《阅读的温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刘远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C].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4,第1版。
论文作者:崔文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叹词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文人论文; 教师论文; 作品论文; 舟子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