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工教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教育论文

我国职工教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教育论文

我国职工教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学论文,职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职工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与其他国家相比,职工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本土气息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职工教育实践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职工教育理论研究获得了较快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职工教育学在我国也相对较早地从成人教育学中剥离出来并走向了独立。其主要标志有:之一,我国先后出版了周泽林编著的《职工教育学概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机械工业沈阳教材编委会等主编的《职工教育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余盛卿主编的《职工教育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张正身主编的《职工教育学教程》(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版)等多部职工教育学著作。之二,员工培训、企业训练与发展、企业机构在职进修教育研究等相关课程已登上了我国大学的学术讲坛,并由此培养出一批从事职工教育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之三,作为学科形成重要标志的职工教育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在我国陆续出现。1984年,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在厦门成立,此外,机械工业职工教育研究会、水力电力职工教育研究会、四川省职工教育研究会等一批行业性、地方性的职工教育研究学术团体又相继成立。《中国职工教育》、《职工教育》、《山东职工教育》、《化工职工教育》等专门的职工教育刊物也在我国相继发行。这些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的出现为我国职工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我国职工教育学的主要研究范畴

1.职工教育本质

职工教育本质是职工教育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对职工教育本质的研究会直接关涉职工教育实践的发展。我国职工教育界曾对职工教育的本质展开激烈的讨论,并且这种讨论主要是围绕“职工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进行的。有人认为职工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有人认为职工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有人则提出职工教育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但现在看来,这种论争实质上触及的是职工教育的归属而非本质问题。另有学者认为,职工教育本质问题就是对职工教育所作的最一般的科学抽象,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是职工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职工教育的质的规定性问题。基于这种理念,他们将职工教育的本质界说为:按照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岗位规范,对在职职工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训的社会活动。[1] (p22)虽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严格地讲,职工教育本质探讨的方法和观点目前都尚处于“进行时”而非“完成时”时态。

2.职工教育目的

职工教育目的是职工教育所需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了职工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职工教育学对于职工教育目的的研究主要包括职工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其表述、确定职工教育目的的依据、职工教育目的的功能、职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等问题。有关职工教育目的的观点,可以将其归结为:其一,文化教育论,即认为职工教育的目的就是对职工进行文化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其二,技术教育论,即认为职工教育的目的是对职工进行技术教育;其三,双向教育论,即认为职工教育既要开展文化教育,又要开展技术教育;其四,全面发展教育论,即职工教育的目的是把职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将职工教育目的放置于历史的视野中,不难发现,迄今我国职工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多属于“社会本位论”,即强调依循社会需求制定职工教育目的,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因之而成为世界职工教育的主导目的。但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职工教育目的逐渐呈现出兼顾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走向。与此同时,鉴于如何达成职工教育目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职工教育目的的理论研究也孕育着从目的规定研究转向目的实现研究的态势。

3.职工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职工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是职工教育学中一对联系密切且呈动态发展的范畴,人们对职工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对于职工教育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位置,有研究者将其总结为:把职工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的地位;把智力投资放在优先地位;把职工教育放在和企业现代化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职工教育的位置提高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对于职工教育的作用,有研究者提出:职工教育是发挥人在生产中的能动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是迎接世界新技术挑战的基础之一、是改善企业管理的有力措施之一。[2] (p69—83)综而观之,人们往往是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角度审视职工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此外,“作用”本身是一日常概念,对它所进行的也多是一般性的而非系统深入的分析。基于此,近年来,有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职工教育“作用”研究转为更具学理性和适切性的“功能”研究,并提出了职工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等多重功能,其中职工教育的经济功能多居于显赫地位。但目前来看,职工教育的工具功能与本体功能、职工教育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期望功能与实效功能的综合分析,以及职工教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的具体阐释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展开。

4.职工教育规律

揭示职工教育规律是职工教育学的根本使命,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们对职工教育规律的概念、内容以及分类等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职工教育规律的界说上,出现了“对职工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诸种因素的有机联系”、“职工教育内部诸方面的必然联系以及职工教育与外部其他事物的必然联系”等论点。有关职工教育规律的内容,有研究者将其归纳为:职工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职工教育始终受生产力的制约;职工教育的开展要适应职工的需要和愿望;开展职工教育要坚持“统筹安排,通力协作”。[3] (p151—158)还有研究者将职工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的规律、职工教育必须适应职工在生产和生活中身心发展的规律视为职工教育的基本规律。[2] (p90—98)这些探索有力地表征并推动了人们对职工教育本质的体认。但与此同时,现有的职工教育规律研究也存在一些缺憾,如职工教育规律的概念至今尚未作出科学而精确的界定;有些研究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与原则的主观性、应然性之间的区别,将实质是职工教育原则的东西等同于职工教育规律,由此也导致了原本应是价值中立的规律研究却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性。

5.职工教育教学

教学是职工教育特别是职工学校教育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职工教育教学也因之成为职工教育学的重要构件,而且其研究广涉职工教育教学任务、内容、过程、原则及方法等多方面。一般认为,职工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向学员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员的能力、培养学员的思想品德、增强学员的体质等。其中,职工教育的目的和特点决定了基本技能和能力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常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更受推崇。与其他教育教学相比,职工教育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丰富性和时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都有所体现。职工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主要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律和环节等方面。例如,有研究者提出,职工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为:是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过程、是使受教育者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2] (p181—183)职工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则被概括为:简约性、教和学相互依存、教育性、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等规律。职工教育教学原则的探索主要集中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等。在职工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在我国较受认同的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方法。总体而言,与普通教育相比,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职工教育教学中拥有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6.职工教育管理

管理在职工教育中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品格,职工教育管理在职工教育学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职工教育学对职工教育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职工教育管理的性质和职能、职工教育管理的过程与原则、职工教育管理的方法等内容。作为一种依靠国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职工教育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职工教育管理也就相应地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职能。关于职工教育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研究者提出了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系统管理的原则、分工协作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教学为主的原则、经济效益的原则、正规化原则和立法原则等。[3] (p622—629)在方法方面,则提出了行政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法律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程序控制方法等。总的来说,职工教育管理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诸如职工教育质量管理尤其是全面质量管理、新形势下职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存在,都需要职工教育学在职工教育管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上付出更多努力。

三、我国职工教育学的发展展望

1.由经验概括提升到理论系统

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是一门学科独立以至成熟的本质特征,职工教育学也不例外。总的来说,以职工教育本质、职工教育规律等的探讨为标志,我国职工教育学在理论研究层面已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研究方法过于倚重经验总结、研究成果多停滞于经验汇总仍是职工教育学发展中的一大痼疾。比如,职工教育规律研究中的有些观点实质只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没有真正把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因此也就难以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及本质之间的关系。有些职工教育学著作的体系也仅以实际工作为主线展开而缺失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鉴于此,在重视经验的价值的同时,理性地摆正经验与理论间的关系,由一般性的经验概括提升到理论系统将是职工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取向。具体而言,其一,职工教育学应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本质、职工教育目的、职工教育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营造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二,科学方法的运用既是职工教育学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职工教育研究提升理论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职工教育学研究应更加注重运用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等科学研究方法。

2.形成自身的专业话语体系

总体而言,职工教育学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自己的专业话语体系,从研究范畴到研究体系、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都明显带有移植和套用普通教育学的倾向。有的论著体系实质上只是在教育学的体系之前加上“职工”二字;有研究者所提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等职工教育教学原则也仅是对普通教育教学原则的简单推演。此外,大量日常性、一般性概念和命题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职工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非专业性”。既然如此,致力于形成自身独特的学科话语体系,将是职工教育学发展中的另一重要使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职工教育学能真正以“在职性”、“职业性”等本质属性为逻辑基点,探寻职工教育学的学科“自我意识”,在范畴的确立、观点的论证以及体系的建构方面都能体现职工教育学而非其他学科的学科特性。

3.生发新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

职工教育学在形成一门学科的同时,也正不断经由分化和综合的路径生发出新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并逐步形成一个由诸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群。总的来说,这种生发既在职工教育学内部进行,也在职工教育学外部跨学科进行。职工教育管理学、职工教育教学论、职工教育心理学、职工教育经济学、职工教育史、职工教育考试学、职工教育评价学等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典型例证。当然,有些学科难免有“早产化”倾向,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甚至有些更确切地说还只是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学科,但职工教育学分化的趋势及其推动职工教育学走向丰富和深化的价值却是毋庸质疑的。尤其是,在今后的发展中,职工教育学还应加强与哲学等学科的上向综合,力求分化出职工教育认识论、职工教育信息学等新的领域乃至新的学科,以从更高层面引领职工教育学的发展。

标签:;  ;  ;  ;  ;  

我国职工教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