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课说得清楚——谈《小猫种鱼》说课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猫论文,说得论文,说课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说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教研活动形式,现已成广大教师必备的教研基本功之一。笔者在阅读本县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培训时的说课稿和听他们说课中,觉得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把课说清楚,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把课说得清楚?这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冒昧地提出一条说课思路,且提供一篇说课实例,借此求教同行。
一、说清“教什么”。说课者应说清以下项目:本课文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前后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等。
二、说清“怎样教”。这是实现集体监督、相互交流的说课目的的重要内容。要求说课者说清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点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清课堂教学的思路步骤、结构环节、板书设计、作业训练,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等项目。
三、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说清了“为什么这样教”,听评者就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这主要是说清“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文编写意图依据,教学论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等。
按上面所说的“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说课,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概貌,符合教学准备时的思维过程,也符合听者的认知习惯,容易被接受。因此,这样说课也就容易达到集体监督,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说课目的。
下面提供一篇说课稿实例,以抛砖引玉。
《小猫种鱼》说课稿
《小猫种鱼》是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体裁的看多幅图学文。这篇课文有五幅图和写法基本相同的三段文字,语言生动活泼,全文注音,记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小猫种鱼想收很多鱼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喜欢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而只学习一些表面现象,不然,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根据上述课文特点和内容,可以向学生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性内容,如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很多、到了”口头造句等。二是能力性内容,如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正确流利朗读能力,理解背诵课文能力,看图有条理讲述故事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三是思想情感内容,如教学生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树立向别人学习要动脑筋的思想。教学这些内容,对于刚刚接触到看多幅图学文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课文第3 自然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虽能明白小猫种鱼什么也收不到,但不明白为什么收不到。玉米、花生和鱼有什么不同,与什么发生联系?自然是学生的疑点,老师是要教明白的。
怎样教学这篇课文呢?我采用看、思、说、读、背等教学手段和紧扣事物联系的图文结合讲读法来教,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进行语文学科训练。其教学思路步骤有三:
第一步,看图感知读,了解文意。分两个环节:
1、看图知图意。 按顺序出示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小猫种鱼”五幅图,让学生从前四幅图中看出农民的两种劳动:一是种,一是收。又看出两种劳动的时间是不同的:春天种、秋天收。看第五幅图让学生思考:第五幅图画的是什么?它与前四幅图有没有联系?教师通过“小猫看见了”这句话引导学生弄清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2、读文说故事。看一组图画后读一段文字, 这样初步感知课文后,看图按序说“小猫种鱼”的故事。
第二步,看图品味读,理解内容。分三个环节:
1、看第一组图讲读第一段课文。
看图后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农民阿姨在种玉米。我看见她一手拿盆,盆里装着玉米种子,另一只手正撒播玉米种子,就知道她在种玉米。农民阿姨在收玉米,她正在把玉米棒子装进筐子里。)农民阿姨怎么刚种下去这么快就有收成了?(不,农民在春天里播种,到秋天才有收成。)
读文(注意把“农民、玉米、种、收、很多”读重音)后问:这一段课文共有几句话?其中哪一句话说明了第一幅图意?哪一句话说明了第二幅图意?如果农民阿姨把玉米种到水里,到了秋天能收到玉米吗?(不能)为什么?根据学生实际,讲一点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知识。谁能说说种的玉米多还是收的玉米多?“很多”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很多”说一句话?谁又能说说种和收是什么关系?(先种后收;种是前提,收是结果;种什么种子,收什么果实。)
2、看第二组图讲读第二段课文。
看图读文后思考:第三、四幅图画的与第一、二幅图一样吗?(不一样,农民伯伯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课文与第一段课文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谁能用“到了”说一句话?谁还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这组图和这段课文教学侧重于让学生自学。
3、看第五幅图讲读第三段课文。
看图思考:第五幅图画了什么?(有一只小猫坐在石头上,面前有一把铁锹,一个小桶,一个土坑,土坑里还有一条小鱼。)说明小猫在干什么?(种鱼)再看小猫是什么样的表情?(美滋滋、笑眯眯)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想得到许多小鱼)
读文(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表达出小猫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感情,“一定、很多”要重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小猫看见什么啦?(看见农民把玉米、花生种到地里,收了很多玉米、花生。)小猫为什么会产生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的想法呢?(他想到农民把玉米、花生种到地里,到了秋天就收了很多玉米、花生,把小鱼种到地里,到了秋天也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小猫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因为小鱼是动物,不能在土里生长,只能在水里生长,所以不能用种玉米、花生的办法来种鱼。)
第三步,看图入境读,深悟情理。分两个小环节: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深入语境,为了把课文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背诵时,先提出问题,引导背诵,再自由背诵,指名背。特别是引导背诵第3段, 注意利用“看见、种、想”三个重点词语。)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依照图文引伸思考,明白道理, 想出新的办法,对课文作深入了解。问:把鱼种在地里的小猫错在哪里呢?(小猫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没有动脑筋,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你从小猫种鱼的故事中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在向人家学习的时候,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能只学习一些表面现象,不能违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不然,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你是一只聪明的小猫,想收到很多小鱼,你会用什么办法呢?(把小鱼放在水里)
在以上三步教学进程中适机板书如下内容:
8.小猫种鱼
板书说明:按照课文讲读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往下写。“农民种”等词语用黄粉笔写,“小猫种”等词语用白粉笔写,以色彩对照。“?”用红粉笔写,以吸引注意力。这样板书以求得配合教学,揭示课文结构,学习新词并练习说话,又便于学生背诵课文。用“?”引起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突出重点。
为什么要像上面说的这样来教呢?依据是:
1、这样教符合《大纲》的年级教学要求。 首先《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小猫种鱼》正是一篇要求朗读背诵的课文,理应借助课文突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其次,《大纲》要求教学课文的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要求理解课文的进程是语言文字——内容——思想——表达。《小猫种鱼》的教学顺序,理解课文进程正是按此要求设计的。
2、这样教符合课文的编写意图。 看图学文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加深和发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进行词句训练,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小猫种鱼》一文的三个步骤教学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发挥课文应有的作用。
3、这样教体现“图文结合,以讲导学”的现代教学观。 看图学文中的图和文是两种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同一事物,同一内容。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好这类课文的关键是掌握这一特点,实施看图和学文相结合,教师的“讲”引导学生“学”。因此,教学《小猫种鱼》,教师不是滔滔不绝地讲,而是重点指导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了解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联系图画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懂得课文是怎样叙述图上事物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4、这样教,落实以读(包括背)为本的教学思想。 《小猫种鱼》的三个步骤教学,注重读的训练,由感知读、品味读到入境读形成课堂读书系列,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