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我乐此不疲论文_边金莲

“读”——让我乐此不疲论文_边金莲

北京市通州区牛堡屯学校 101149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当我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清澈、纯真、探求的眼睛,我都不停地问自己:我应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不懈地探求着。

一、读书——超越自我的翼翅

1.读书可以改变教师知识面狭窄的现状。

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跨学科地去汲取人文、社会、自然、等科学知识,需用之时能信手拈来。这会促进我们将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一个好的教师活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他走到哪里,中心随之转移到哪里。生活中有他的崇拜者;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如此水平,当从读书中来。

2.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应该自甘平庸。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地去读一些书,并能品出一些书味来,让自己的心随书中的崇高形象而感染,被灵秀的诗意所浸透,被哲理的文字所折服,接受真善美的洗礼,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3.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

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须具备专门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教师的职业智慧并不等于专业知识,因为知识是外在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而职业智慧是一种素养,它要求教师将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认识本体之中,渗透到生活与工作的行为中。

因此,做老师要把读书自觉地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用读书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实现自我的超越。

二、读人——伟大出自谦虚

1.读名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读”名人我认为就是向业内的名教师学习。那么,有人会问,这不成了“邯郸学步”了吗! 在这里,我想用类比的方法给大家讲一个道理。以写作文为例,吕叔湘先生曾说:“一个人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首师大教授毛志成说:“作文……模仿是第一位的。”我曾经跟着毛老师做过一段仿写实验:在过程中,我放开学生手脚,不让学生带着手铐脚镣跳舞。仿自己喜欢的文章,风格样式自己选择。经过长期的仿写训练,学生们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起色:我们班以前在写作方面有10多个学生只能写三、四百字,且语句不通、表意不明,中考前作文也能写得像模像样。更可喜的是,很多学生都觉得写作文不再像以前那样没的说,45分钟便可以完成一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向名人学同样如此,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等拿来,重新拼成一张我们喜欢的“脸孔”。但我们必须要明白名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我们“拿来”要收到什么效果?自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2.读教研员。

教研员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教学调研,掌握着一线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教研员经常与市里的专家接触,脑子里装着全新的教学理念。他们有着一套培养年轻教师的经验。每次教研活动教研员都要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课题研究活动化”,形成一个系列。在背后,教研员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结合新课程理念,突出培训的主题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参加研修中心精心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在交流学习中我们会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研讨,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3.读同事。

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抱一个信念:向别人学习。我从每个人身上学一招,一年下来我就会积累一笔财富。在校内,我向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学,无论长幼,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校外,只要学校无特殊情况,每次教研活动我必参加,并积极地汲取教研员老师,做经验交流的老师,做展示课老师的精华。一直以来的坚持让我渐渐地走向了成熟。值得一提的是,向同事学习的同时要善于与同事合作。有人说:“水涨船高。”其实这些都是“合作”的最原始的道理。合作是“水”,优秀教师的成长是“船”,“船”离开了“水”就无法航行。因此,合作是成材的基础,具有专业眼光的合作更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石。

4.读学生。

从我做语文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在心里就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情和全部精力倾注到学生身上,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因为每个学生都像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把他读懂,才会发现“书”中的“黄金屋”。这么多年以来,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不断地深入学生当中与他们沟通,向学生学习我所不知道的知识,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思想和意识之中。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自然地消失了,我也可以更直观、更具体、更全面、更公正地来细细地观察学生、品味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上的新动向,确保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成长。

每读必思,每思必所收获。这一切让我意识到: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自身的内驱力最为重要,我们要把工作视为促进自身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有益活动。“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有这样的职业感受,就能体会到语文课堂的鲜活、快乐和丰富多彩,就会与学生一起分享语文课堂中的“喜、怒、哀、乐”。

论文作者:边金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读”——让我乐此不疲论文_边金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