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综述
陈雯菁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昆明 650500 )
摘 要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佛教慈善事业重新进入世人的视野,受到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些年来的热点议题之一,因此得到较大的发展,一批较有影响的专著和论文不断涌现。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相关学术研究,本文主要着眼于佛教慈善事业的整体性研究、佛教慈善组织运行、佛教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及其区域性研究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的主题、范围、视角、内容、方法等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佛教;慈善;事业
国内佛教慈善事业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对中国佛教慈善事业逐渐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后,学术界、佛教界多次召开“宗教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对佛教慈善事业研究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因此,全面回顾和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现状和检视其所存在问题,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①
扦插2个月后调查生根率。2017年11月份每个家系随即选择10株进行测定扦插苗株高、地茎和地上部分生物量,3次生物重复,用卷尺测定植株的高度和游标卡尺测定离地5cm处植株的地径。采用Excel2007和SPSS19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1世纪以来,对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佛教慈善事业的整体性研究;一是对佛教慈善事业某方面的具体研究。在此,应简要说明一下,对佛教慈善某方面具体研究的区分只是根据相关文章的侧重部分,而非严格意义上这些文章只从某些方面分析,因为这些文章都存在交叉关系。从纵向看,这些研究成果的内涉及的时间跨越度大,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当代均有,讨论现当代的成果居多。从横向看,研究成果涉及学术领域广,研究角度涉及历史学、宗教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也有从其他视角出发的。从研究方法上看,这些研究成果涉及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研究,即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一 关于佛教慈善事业的整体性研究
对佛教慈善事业的整体性研究,主要分析佛教慈善事业的义理思想及其定位、现状及发展趋势,考察佛教慈善事业的社会环境,探讨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问题、前景与未来,并对其进行反思及提出建议与对策。现代佛教慈善事业经过了上世纪的转型,主要特征在佛教慈善活动的常态性、持续性及佛教慈善组织的相对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从佛经、教义出发,以佛教思想、教义文本以及价值理念等为理论基础,探究其与慈善事业的关系、对慈善活动的影响,同时反映佛教慈善思想在整个佛教慈善事业研究的基础性。林志刚探讨了中国佛教慈善五位一体的理论体系,指出了其中相互联系与作用;[1]余日昌分析了佛教济世思想的理论基础。[2]另外,还有郑碧强《佛教慈善思想的内涵》。[3]
首先,周秋光、曾桂林简要探讨了佛教慈善思想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慈善活动,在予以相对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肯定了古代佛教慈善思想对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所产生的一定影响。[18]李尚全探讨了汉传佛教慈善思想与传统以及民国、当代佛教慈善实践模式的作用与关系。[19]李明讨论了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理论为佛教慈善思想所输入的新血液,并对佛教慈善事业的重大发展所做的贡献而引起的巨大历史作用。[20]曾桂林探讨了佛教慈善事业兴起与发展所牵涉的若干层面问题,说明了佛教寺庙、僧俗信众与社会变迁的关系。[21]任超和明成满阐述了佛教慈善事业与民国教育的关系,探讨了佛教慈善教育的优势、组织模式以及社会作用。⑤高秀峰和于媛也探讨了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社会历史作用。⑥何建明阐述了佛教慈善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在当今社会慈善工作、慈善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指出了佛教界精英的思考。[22]马俊论述了佛教慈悲精神,寻求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全球化的必要性,揭示了全球视域下的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与现实价值。[23]另外,还有一些相关文献,如高瀬奈津子、师茂树、范家伟、黄敏枝、李荣峰、张国刚、王晓丽和吴桐等也撰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⑦
③为了区别于上文佛教慈善的整体性研究,这里指学者们针对佛教组织运行所展开的研究,而上文学者们所涉及的组织因素是把佛教组织放在整个佛教慈善事业整体性研究中做思考的。
二 关于佛教慈善组织运行机制与组织形式的研究
这方面研究以佛教慈善组织为主体,把它作为分析基点,主要着眼于佛教慈善组织或团体的制度、运行、模式等,以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和作用,提出了佛教慈善组织应向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现代公益慈善组织转型,并致力于探寻适用于当代中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形式。③
王佳分析了三个佛教慈善团体的活动开展和组织运行机制,比较了它们的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14]唐忠毛考察回顾了民国上海佛教居士林的组织形式、慈善功能、资金运作模式,以及其在社会慈善救助功能的重要作用和特征。④谭苑芳探讨了非营利视角下建构佛教社会福利机制的四种途径。[15]袁同凯和郭淑蓉探讨了由救济型向服务型慈善组织转变、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化是当前慈善组织发展的关键。[16]郭玉辉探讨了“合法性机制”和需求变迁促使慈济不断根据变迁的制度环境进行自我调适而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17]
②此处含有两篇文献余亚斐.台湾佛教的社会关怀与福利事业及其反思[J].五台山研究,2014(2):10-15;谭苑芳.佛教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概述[J].宗教学研究,2009(4):115-118.
三 关于佛教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把佛教慈善事业放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看待现象,研究内容时间有古代、近代、现代,且都客观分析文献资料,结合调查实际,紧紧围绕其社会历史作用展开,行为(行动)-社会(结构)的关系再次得到了体现。佛教慈善事业是佛教传播需要的产物,在传播佛教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变迁有其社会根源、历史根源、思想根源,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为了适应环境变迁与迎合社会需求,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不同的功能。佛教慈善文化在社会共享过程中,其宗教世界观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佛教慈善事业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期待,发挥了特定的社会历史作用,而学者们正是能对此进行了合理、客观、辩证地分析。
①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有王佳《中国佛教团体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评述》一文,但评述范围主要锁定在佛教慈善团体与组织领域,且今离此文发表已有数年,相关成果不断涌现,而本文与此不同,有所完善。
陈兵和邓子美从近代以来社会剧变下佛教的社团组建、文教事业开拓、社会基础调整、社会功能与人间佛教的转型等方面探讨了佛教慈善。[4]陈建明根据慈善的教义基础、具体要求、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异同对佛教与基督教的慈善事业进行了比较研究。[5]王佳揭示了当前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特点、基本类型与社会功能,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性建议。[6]王月清和刘丹阐述了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当代定位及其文化的弘博,提出了应在现代公益理念下探索“本土化”的慈善模式等。[7]袁同凯和郭俊丽分析了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适应现代化急剧转型作出的相应调适,指出了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实现从功德会向基金会的转变、与政府部门保持良性互动等的必要性。[8]欧阳镇从佛教理念和组织制度探讨了佛教慈善事业的拓展,并指出其优势与美好前景。[9]高虹探讨了由企业家佛教徒所形成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及“制度化行善”。[10]谭苑芳探讨了广州地区寺院社会定位、社会福利事业支出渠道、管理体制与社会需求等问题,以及对都市寺院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也提出了合理性建议。[11]刘继同等人深入讨论了精神心理疾病与宗教信仰的互动关系模式,试图构建中国特色佛教慈善公益服务体系与政策框架。[12]陈红兵和秦克寅指出了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领域拓展的观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可能方式,论述了佛教慈善应结合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并以此提出了相关建议。[13]另外,余亚斐和谭苑芳②均反思了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性危机,如寺院经济与佛教慈善的冲突,佛教面临的资本操纵和经济资源博弈的生存困境。
以佛教慈善思想为切入点,一些学者阐述了佛教慈善古代和近代社会救济的历史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进而着眼于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社会作用,论证了其在民间慈善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慈善实践,深刻影响了民众情感、心理体验与精神文化。
四 关于佛教慈善事业的区域性研究
台湾佛教慈善事业是我国佛教慈善事业实践最成功的地区,因此,国内外学界高产对于台湾佛教慈善的研究,[24]其中对台湾慈济功德会、佛光山的田野调查尤其多。美国著名宗教学者魏乐博(Robert P.Weller)长期从事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宗教比较研究,尤其研究台湾宗教三十多年,他通过佛教慈济功德会与基督教长老会的对比,探讨了在制度化的宗教团体与资源调动中,政府或社会公权力对宗教公益行为的巨大影响。⑧并在此基础上,他深入探讨了台湾佛教慈善事业与全球化的相互影响等问题。⑨美国社会学家赵文词研究台湾制度性的佛教慈善公益组织与公民社会及民主化的相互联系。邓子美和王佳对海峡两岸佛教慈善事业的差异进行了比较。[25]而谭苑芳探讨了法鼓山在“法布施”体系下,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26]
云南是我国宗教种类最多的省份,佛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颇具特色,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郑筱筠证实了“佛光之家”在特殊人群心灵关怀、社会人格培养、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升社会伦理道德、实施教育医疗救助、扶贫济困等慈善事业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和影响。[27]孙浩然以佛教慈善的内在性、外在性和超在性三种类型为概念视角,探讨了云南汉传、南传和藏传佛教派别以及阿吒力教的慈善发展历史。⑩肖耀辉、梁晓芬和王碧陶在《云南佛教史》[28]中也提到了近几十年来云南佛教协会积极参与赈灾济民、支援贫困地区等社会救济慈善事业。
五 结语
总的来说,21世纪初关于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近20年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在复苏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呈现出日渐繁荣、百花齐放的趋势。其主要特点:第一,研究人数不断增加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以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主题逐渐多样化、多元化,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分支的日益细化,大部分研究成果已把佛教慈善事业从作为寺院经济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进行专题研究,出现了一系列对佛教慈善团体或组织的机制与社会实践活动、佛教慈善的社会功能、发展变迁及其他方面的具体研究,且研究内容时间有古代、近代、现代,面面俱到。第二,近20年来出现了较多的整体性研究,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佛教慈善事业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概括性和综合性研究较为多样,这为学界提供了对这一研究的总体脉络和总体认识。第三,跨学科特征明显,涉及历史学、宗教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元学科和交叉研究,而且田野点较多,除了台湾,遍及国内各地,北到北京,南到广东,东到上海,西到云南。第四,研究方法也逐步渐变多样,不仅利用充分的历史材料,还与社会调查结合起来,较多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运用个案研究的定性分析。另外,取得较大进步的是定量化实证分析,如谭苑芳在大规模抽样统计作了创造性的尝试,以求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
[5]Duckworth,Alistair M.The Improvement of the Estate:A Study of Jane Austen’s Novel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P,1994,pp.33.
虽然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尚有拓展空间。由于国内当前宗教慈善事业发展尚未达到境外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也未做到台湾现代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因此可供研究的典型范例仍有局限性。在方法上,个案研究居多,虽然已有谭苑芳进行定量研究,但由于资金技术等限制以及定量研究的局限性等原因,对佛教慈善的定量研究的趋势并未见兴盛,这也与本土化有关,因此推广性的结论较少,理论探求不足,对于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待深入。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对宗教与慈善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较多,并国内相关探讨也有,但在佛教慈善与相关法律制度、与政府等权力机构的关系或政策研究尚不多。随着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相信学界的研究会越来越充实。
该系统PC上位机是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开发环境下使用C#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实时接收串口数据并使用基于初相和谐波理论的准同步DFT修正算法[16-17]实时计算出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并以所得出的相位差结果作为评判依据来对螺栓连接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具有保存数据与实时波形显示的功能。软件流程图如图6所示。
注释 :
㉑赵海乐:《是国际造法还是国家间契约——“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形成之惑》,《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不同佛教慈善组织在理性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现代嵌入的差异与矛盾,论证了佛教慈善组织如何运行、有哪些形式,它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佛教慈善组织发展与时俱进,为现代化过程中的生存及长足发展,其运行机制与形式也在改变,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要,吸取了某些特点,在社会文化适应中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另外,学者们展开田野调查,深入考察与访谈,深挖现存文献资料,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如谭苑芳结合定量研究,条例分析,使研究尽可能准确、可信、科学有效,符合实际。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把佛教慈善事业置于现代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在宏观的布局中从理论依据(佛教慈善思想)开始,到佛教慈善事业在社会各方面的实践,再到其中所体现的宗教神圣性与世俗化的冲击并予以反思,也探讨了佛教慈善事业在现代化的嵌入过程中与社会结构各方面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总体脉络,具有完整性、前瞻性、现实性,体现了佛教慈善事业研究从单元到多元、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趋势。此外,这些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证,结合调查实际,条理清晰、结构严密、逻辑严谨、理性分析、方法丰富,并具有科学性。
④此处体现在唐忠毛的两篇文章中:唐忠毛.作为民间慈善组织的近代居士佛教——以民国上海佛教居士林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91-99唐忠毛.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的运作模式、特点与意义[J].社会科学,2013(10):150-159.
本研究设置了常规锁定钢板(standard plate,SP)组、优化原型钢板(full plate,FP)组以及优化钢板组(redesigned plate,RP)共3组对比模型。组间比较的主要指标包括:①形态学指标:钢板体积;②内固定稳定性指标:独立工况下的模型应变能和相应的轴向压缩/扭转刚度;③内固定强度指标:独立工况下的钢板单元应力峰值和结构应力分布。
⑤此处包括:任超.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民国北京佛教界慈善教育初探[J].史志学刊,2017(2):32-40.明成满.民国佛教慈善学校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5-82.
⑥相关文献还有:高秀峰.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于媛.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⑦相关文献还有高瀬奈津子.唐代悲田飬病坊の変迁とその成立背景[J].仏教史学研究,2002,45(1);师茂树.唐代仏教の社会事業——にけおる慧沼と弟子の架橋[J].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2003(35) ;张学明,梁元生.历史上的慈善活动与社会动力[M]//范家伟.汉唐间佛教与医疗救济——以癞病为中心.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5;张学明,梁元生.历史上的慈善活动与社会动力[M]//黄敏枝.宋代的僧人与医疗.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5.李荣峰.汉传佛教慈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演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0;张国刚.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慈善事业[J].史学集刊,2003(4):23-28;王晓丽.浅谈隋唐佛教寺院的公益活动[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23-27;吴桐.论佛教的社会关怀功能及其实现——以汶川地震中的佛教慈善救济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7):44-49.
到了山西,不吃碗正宗的刀削面,那绝对算空走一趟。山西刀削面一讲刀工,二讲浇头,小小一碗面,里面有很多门道。削面功夫全凭手的劲头掌控,削出的面似空中飞舞的柳叶,又似水中畅游的银鱼,中厚边薄,均匀有致,长短六寸,方为上品。
⑧Robert P.Weller: Religion, Ritual and the Public Good in China[C].The Beijing Summit on Chinese Spirituality and Society: The Fifth Symposium of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008, p433-446; Alternate Civilities: Democracy and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West-view Press, United States,2001.
刘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个税改革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主要是在草案制定过程中,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对于起征点如何设定,专项扣除的项目如何选择都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解释,引发了大家的疑惑。“个税关乎着每个人,应该在前期充分征求民意,凝聚共识,这样才有利于法律的遵从。”
⑨此处体现在:Robert P.Weller: The Dynamics of Religious Philanthropy in Lukang,Chinese Taiwan[J].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2012, (5): 246 -264.魏乐博(Robert P.Weller)中国社会的宗教和公益[J].汪昱廷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82-88.
⑩此处体现在:孙浩然.佛教慈善内涵的类型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2):72-76﹢103;孙浩然.云南佛教慈善历史论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2):1-6.
参考文献 :
[1]林志刚.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刍论[J].世界宗教文化,2012(10):51-57.
[2]余日昌.佛教慈善的理论支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5-44.
[3]郑碧强.佛教慈善思想的内涵[J].中国宗教,2007(6):47-48.
[4]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5]陈建明.佛教慈善与基督教慈善的比较[O].秋爽,姚炎祥: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9:475-492.
[6]王佳.中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现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173-179.
[7]王月清,刘丹.中国佛教慈善的现状与未来[J].江海学刊,2010(9):101-105.
[8]袁同凯,郭俊丽.中国佛教慈善组织的现代调适与实践探索——以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为例[J].河北学刊,2017(5):158-163.
[9]欧阳镇.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拓展及前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31-136.
[10]高虹.佛教慈善事业与社会福利问题研究——以上海佛教信仰实践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3):156-158.
[11]谭苑芳.广州地区都市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现状与前瞻——以光孝寺、六榕寺、海幢寺僧众为个案的实证分析[J].岭南学刊,2011(4):115-120.
[12]刘继同,孔灵芝,严俊.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与佛教慈善政策框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142-148.
[13]陈红兵,秦克寅.从观念到实践: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37-141.
[14]王佳.当代福建佛教慈善组织运行模式剖析[J].世界宗教研究,2010(5):43-52.
[15]谭苑芳.非营利视角下佛教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及途径——基于广东省7所重点寺院僧众问卷的实证调查[J].宗教学研究,2011(1):81-87.
[16]袁同凯,郭淑蓉.论“救济型”佛教慈善组织的生存逻辑——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4(2):158-165.
[17]郭玉辉.社会交换视角下佛教慈善组织志愿者动员机制分析——以台湾慈济基金会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53-59.
[18]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李尚全.汉传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模式[J].中国宗教,2010(3):65-67.
[20]李明.太虚大师与佛教慈善[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8-56.
[21]曾桂林.慈航普度: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论纲[J].中国文化研究,2014(12):42-58.
[22]何建明.中国佛教慈善思想的现代传统[J].中国哲学史,2009(8):108-115.
[23]马俊.佛教慈善的义理根源及其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J].武陵学刊,2017(7):25-32.
[24]魏乐博(Robert P.Weller).全球宗教变迁与中国两个社区的民众——江苏和台湾的比较研究[J].李生柱译.民俗研究,2017(5):34-43.
[25]邓子美,王佳.海峡两岸佛教慈善事业多视角比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24-130.
[26]谭苑芳.以“法布施”为核心的都市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以台湾法鼓山前十年为例(1989-1999)[J].宗教学研究,2013(1):139-144.
[27]郑筱筠.凡尘使命——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宗教,2009(6):37-44.
[28]肖耀辉,梁晓芬,王碧陶.云南佛教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6.
Review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t Philanthropy since 21st Century
CHEN Wen-j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the Buddhist philanthropy in China is quickly into sight again and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mass media and other fields of society.Being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anthropy has got great development, and a number of influential monographs and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Combing the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es of Chinese Buddhist philanthropy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Buddhist charities, the operation of Buddhist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Buddhist charities and the regional study of Buddhist charities.On this basis,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mes, scopes, perspectives, contents,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t chariti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 Buddhism; Philanthropy; Undertaking
中图分类号 :B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19)02-0075-04
DOI :10.13963/j.cnki.hhuxb.2019.02.018
收稿日期 :2018-07-10
作者简介 :陈雯菁(1994-),女,广东佛山人,硕士,研究方向:宗教社会学。
[责任编辑 龙倮贵]
标签:佛教论文; 慈善论文; 事业论文;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