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的“三不”管理_幼儿园论文

园长的“三不”管理_幼儿园论文

园长的“三无”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园长是一园之长,按理说确实应该“有所作为”。但如果事事“亲历亲为”,结果很可能是“为所不为”。其实有时园长可以“无所作为”。以下来谈谈园长的“三无”管理策略。

一、无为

曾与一些幼儿园的同行聊起各自幼儿园的管理问题。这些同行说,她们的园长可忙了,事无巨细,一概经手。在开会时还在众多员工的面前发牢骚:“怎么什么事情都要我管,难道我不累吗?”其实在幼儿园管理上,应提倡教师的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幼儿园领导主要是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但是在现实的幼儿园里,园长也不想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但是她总认为员工没有她想得那么周到,理念没有她那么先进,因此总是不放心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于是什么事情都亲自管。这样反而泯灭了锻炼他人的机会,而且会使大家办事的自信感丧失、团队的创造力降低。园长遇到任务,应该先召集员工讨论,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做,把事情变成大家的事情。这样才能使领导者从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面对未来,筹谋大计。这样看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二、无形

无形的管理重要的不仅仅是依靠规章制度,而且是充分依靠园长的人格魅力、幼儿园的精神文化,让这些隐性的无形力量发挥特定的功能。

1.园长魅力。“园长是幼儿园之魂”。园长的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最大的作用是能提高影响别人的能力。当人们认为你这个园长很有魅力时,他们才有可能采取你所建议的行动步骤。这其中,园长万不可随心所欲,首先要注意以身作则。领导的一举一动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一幼儿园的园长要制止开会响手机的会风,可话音刚落,自己的手机就响了起来,你说这位园长的话能具有说服力吗?其次是要充分运用园长的人格魅力。每个园长身上总有一些闪光点,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让这些闪光点形成火炬。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园长的长处,并发扬光大,使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这会给园长的工作带来很多好处。当然园长也不是完人,她要用谨慎、谦虚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并尽量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让员工从心底里自觉接受她的领导。

2.精神文化。如果说园长是一园之魂,那么精神文化就是一园之魄。精神文化有认知、情感、价值、理想的成分。有文化特色的幼儿园一般都有主题鲜明的精神文化,并且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活动形式,渗透到每一个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形成良好与独特的幼儿园文化。一所幼儿园如果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比较容易凝聚力量,不断发展。当然,价值追求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要在园所发展的轨迹上积淀起来和提炼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园所的魅力,才能被广大的教工接受。如果很多幼儿园的办学理念都大同小异,很难看出幼儿园的特质,这样的幼儿园的发展很可能是随波逐流,难以脱颖而出。

三、无声

幼儿园的团队通常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女性既好管理,又不好管理。好管理体现在女性心思敏锐,感应能力较强;不好管理体现在女性脸皮薄,如果老是说教,则容易引起反感。若管理者能恰当地运用目光示意法、动作提示法、表情导航法、情感感染法、人际调距法等,就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减少言语的负面作用。

1.动作提示。园长的各种动作能传递管理信息,它具有言志、传情、状物的特殊功能。她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并随时使员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反映,从而把员工的意向集中起来,按照要求的内容去思考、领悟。记得某幼儿园在规范教师穿着的时候,一位老师公然穿着高跟鞋,这在幼儿园里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不去管理,大家都很容易模仿;如果贸然阻止,则有碍这位老师的面子。于是,该幼儿园园长在和她同行的时候,有意识作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带着笑脸模仿她穿高跟鞋踮起脚尖并很吃力的动作。那位老师果然领悟了,第二天上班就换了一双平跟鞋。又如,园长发现近来一些教师在组织区角活动的时候有些松懈,于是她连续几天经常去各个班级看一看,让老师们了解到幼儿园对这个活动环节比较重视,结果几天下来,每个班的区角组织情况都有明显好转。许多事实说明,领导的一举一动动都能起到教育提示的作用。当然如果过多的动作表现,也会使教师无所适从。

2.情感感染。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的一种心理反映。任何一种情感都具有信号和调节的功能,即传导意图信息和引导行为方面的功能。如果领导语言枯燥乏味,没有感情色彩,以一种腔调冷冰冰地进行命令式布置,就会使员工产生讨厌情绪,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例如:当要求教师加班的时候,有些教师会有对立情绪,如果领导此时用怜惜、请求的神态和语气和老师说话:“这两天,我们为了……必须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也知道老师们非常辛苦,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成绩是属于大家的。”你想,老师还会有反对吗?情感加上脸部表情,能让教师读懂领导的心,让教师感觉到工作着是快乐的。

3.际距调节。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通过调整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距离代表着不同的心理区域。如1米内称为私密区,3米内称为社交区等。那么园长就可以利用不同的心理区域进行管理调节。例如:一次在开会的时候,有位坐在后面的老师在窃窃私语,影响了会场的严肃性。园长没有停下来整顿,而是对那个老师做了一个禁止讲话的动作。而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教师,园长不在讲话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坐到她旁边去,轻轻地敲一下她的手或拍一下她的肩膀,然后再用目光和表情告诉她不能这样做,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很多青年教师第一次上台发言,一般会比较害怕坐在第一排的领导。因此每当年轻教师上台,领导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并用鼓励的目光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标签:;  ;  

园长的“三不”管理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