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范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_就业指导论文

加强师范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_就业指导论文

加强师范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生论文,就业指导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师范生就业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供求关系上一直是求大于供,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引进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国家对师范生仍然实行在教育系统内“保底”安排就业的政策。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开始向“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远期方案过渡的今天,师范生就业之所以停留在国家教委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近期方案的基础上,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一是我国确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到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各地纷纷扩大办学规模,师资需求量急剧上升;二是“文革”十年师资培养几乎处于停顿状态,而大批毕业于五六十年代的教师将陆续退休,由此造成的师资培养断层急需新生力量去补充;三是各市地教委为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九五”期间高中教师本科学历合格率达85%,初中教师专科学历合格率达90%的要求,在淘汰一批学历不合格教师的同时,需要大量的师范生去补充。在全国大学生就业普遍比较困难的形势下,师范生就业却是一枝独秀,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势头,浙江省1997年对师范生的需求量占大学生需求总量的51.57%。因此, 国家教委近期内关于师范生就业的指导思想是: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就业,实行“计划分配”的就业模式。

但这是否可以说师范生不存在任何就业压力,不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

1、目前我国师资短缺的状况不会长时期持续下去。 国家在安排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就业的同时,鼓励非师范类毕业生到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国家教委有关文件规定:非师范类高校统分毕业生愿意到普教系统任教,并按规定执行服务期的,可面向普教系统“双向选择”。不少地方教委以考核为手段,已开始面向非师范类毕业生招聘教师。近年来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双向选择”渠道去应聘教师的毕业生不断增多。

2、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将日趋激烈。随着“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在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优越性将为人们所进一步认识。以往人们不愿当教师,高中应届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的现象已逐渐消失,师范院校正在成为高考的热门学校。与此同时,师范院校毕业生将受到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强烈挑战,许多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十分重视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将当教师作为自己择业的主要目标。

3、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必将推动师范院校就业制度的改革。 随着国家“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这一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新老交替的完成和师资断层的充实,可以预见,师范生的就业制度将发生重大变革,必将由“计划分配”向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转变,最后过渡到“自主择业”。事实上,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要求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前提下,已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只不过这一范围限制得比较小而已,如浙江省高师院校实行按专业15%(含省优生)的学校自主分配权。

4、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对质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目前不少条件优越的重点中学已开始引进研究生来补充师资,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继续教育班的学习。今后师范生能否顺利就业,关键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师范生与师范生之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

5、从目前师范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师范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对我国教育现状特别是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缺乏深刻的理解;对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表率性等特点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技巧;对我国师范生就业政策缺乏了解,盲目联系工作单位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弄虚作假,过分拔高自己,损害了学校声誉。

面向未来,师范院校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妥善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师范生在就业的竞争中以质取胜,实现顺利就业。

所谓就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顺利就业而提供的咨询、服务和指导工作,它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就业制度改革越深入,就业竞争越激烈,就业指导就越显得重要。对就业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师范院校来说,而对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切实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师范生将来适应人才劳务市场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师范生必然要同其他学校毕业生一样,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进入社会,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师范生进入社会的择业竞争必将日趋激烈。而从现实情况看,师范生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概况和发展趋势缺乏了解,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性比较差。加强师范生的就业指导,通过系统地向他们介绍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现状。介绍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告诉学生如何获取所需的就业信息,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指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做好求职准备,有利于他们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便从容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2、有利于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工作效果。 就业是大学生思想反应最激烈、最集中的问题之一,职业选择既与个人理想、利益有关,同时也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的学生往往会受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走上岗位后不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师资短缺,问题不在于城镇,而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于教育落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就需要鼓励师范生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教师是造就下一代、培养接班人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意味着并不是随便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当教师,这就要求师范生具有崇高的政治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热爱工作、创新奉献。加强就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国情,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养,苦练教师基本功,增强献身教育、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有利于学校沟通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就业指导可以收集社会对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信息,了解对毕业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对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等,从中可以发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模式同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模式之间的差距,可以发现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而有利于促使学校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按照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革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将来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师范院校不重视就业指导,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不重视与中小学的沟通,仍然关起门来办学,那就容易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错位,影响他们顺利就业。

从现实情况看,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受“计划分配”模式的影响,师范生的供求关系又一直处于求大于供的态势,因此对毕业生分配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按计划操作的层面上,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今后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缺乏充分的认识。面对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师范院校必须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确定正确的就业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为师范生顺利实现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1、完善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建立系统、 高效的就业指导机构,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学校应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牵头、各院系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校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各院系应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牵头、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的就业指导工作组,从而形成上下贯通、反应快捷的校、系两级就业指导工作网络,负责制订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收集和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等。同时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把就业指导看成是一种权力,一种谋取私利的途径。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组织他们开展工作交流和理论探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2、突出师范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对企业来说, 其产品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关键看产品的特色和质量,同样,对学校来说,其学生能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关键在于学生的培养特色和培养质量。从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只有坚决贯彻“突出师范特色、提高培养质量”的就业指导思想,才能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和专业思想的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成才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把师范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过硬的教师基本功的优秀教育人才。

3、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学校影响。多年来, 师范院校由于学生比较容易分配,加之“双向选择”的范围不大,对外联系不多,对外宣传不够,导致来师范院校挑选毕业生的单位偏少,像我省有不少地方教委和重点中学舍近求远到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师范院校高价招聘毕业生,而本省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却丧失良机,失去许多很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对师范院校的就业部门来说必须主动出击,加强对外联系,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及时把社会需求情况反馈给学生;同时,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报道学校发展成就和人才培养优势,努力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进了解,促进交流,吸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

4、追踪就业形势,实行全程指导。面向未来, 师范生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对师范生的要求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师范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超前意识,紧紧追踪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指导方针。坚持做好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从中发现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及时调整培养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此外,我们不能把师范生的就业指导看成是毕业前的临时指导,事实上,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的始终。因此,我们要把就业指导同学生的思想教育、成才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社会对师范生的需求信息、对师范生素质方面的要求,及时告诉学生,帮助师范生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提高思想品德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工作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

面向未来,师范生就业指导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正确地、恰当地确定就业指导内容,这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从师范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应当把下列几项列为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思想指导。就业必然涉及人的观念问题,包括人的职业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面对地区差异、单位好坏、经济收入高低等多种因素,人们的心态和选择是各不相同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是顺利做好就业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帮助师范生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从新生入学的那一天开始,就要在师范生中广泛开展“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岗位”的职业教育活动,通过始业教育、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增强作为一名未来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教师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必须具有表率性,当好一名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苦练教师基本功,以自身过硬的素质和本领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还有,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愿望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树立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鼓励学生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到祖国教育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2、政策指导。 就业政策是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为完成某个时期的就业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认真细致地向学生宣讲国家关于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原则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是师范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关键。在政策指导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其一是就业政策要早宣传、早教育,特别是一些激励性的政策,如省、校级优秀毕业生的分配优先政策,按德、智、体综合排名优生优配的政策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有利于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其二是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要到位。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政策问答和咨询,印发就业政策的宣传资料等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就业政策,以避免学生在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和模糊认识,避免学生在联系工作单位过程中的盲目性。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师范生到非教育系统去联系工作单位,就是一种不了解师范院校分配政策的盲目行为,因为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

3、信息指导。 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的有关就业方向的消息和情况,它是学校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基本依据,也是开展就业指导的基础。师范生的就业范围原则上限于教育系统。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同各市、地教委和中学的联系,加强同一些直属单位、厂矿企业教育部门的联系,分析整理需求信息,通过编印《信息简报》、召开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将就业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应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召开“供需见面洽谈会”,鼓励学生参加各市地举办的“大学毕业生人才交流会”,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4、心理指导。对大学生来说, 就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他们既为职业选择而兴奋,也为职业选择而困惑和苦恼。而对着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着理想和现实的反差,部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确认识的学生,往往会引发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由于单位选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由于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而产生的困惑心理,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失落心理,由于缺乏参与竞争的自信心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由于缺乏择业的主观能动性而产生的依赖心理,等等。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通过开设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心理咨询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对自己的认识,降低就业的期望值,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对待就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艰苦创业、磨砺成才的思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技巧指导。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师范生的供求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用人单位择人的标准也会越来越高,他们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情况等书面材料,也看重学生的言谈、举止、外表、人格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因缺乏择业技巧而导致择业失败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范生的就业技巧指导,使之掌握学会推销自己的本领,对他们进行心理、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择业程序,掌握必要的公关知识和基本礼仪,认真组织并指导毕业生写好求职信函及自荐材料,对用人单位要全面客观地介绍自己,从容镇定地接受面试,衣着大方,举止有礼,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才能、思想修养以及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的目的,提高录用的成功率。

标签:;  ;  ;  ;  ;  ;  

加强师范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_就业指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