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所谓颅脑外伤就是指因外界暴力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在头部所引起的 损伤,比较常见脑外伤一般有颅内血肿、头皮裂伤、脑震荡、头皮撕脱伤、脑挫裂伤以及颅内骨折等[1]。在受伤以后会存在不同程度头痛、运动障碍、呕吐或者水肿等,颅内外伤的病情比较复杂,且变化也比较快,容易产生不良后果,急需进行治疗和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 2012年 7 月-2014年 7 月所收治的 120例颅脑外伤病患当作研究对象,其中有 76 例男性病患,有 44 例女性病患,所有病患均通过颅脑 CT 检查确诊,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肢体运动障碍与意识障碍[2]。通过病患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将 120 例颅脑外伤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 60 例,其中在对照组中男性病患为 40 例,女性病患为 20 例,病患年龄在 25-65 岁之间;在观察组中男性病患为 36 例,女性病患为 24 例,病患年龄在 22-67 岁之间。两组病患不管是年龄上,还是在性别与受伤程度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即 P > 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而观察组则基于此再实施护理干预,其主要如下:(1)体位护理:当病患神志已明显好转且清醒时,指导病患实施体位适应,逐渐从卧位开始向低位半卧位高位半卧位、坐位、立位一直到正常行走;(2)心理护理:将康复训练重要性及时告知于病患以及其家属,使病患能够对康复训练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同时还应将颅脑外伤的相关知识以及治愈成功的案例介绍给病患以及其家属,及时消除其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与心理,继而获得病患的信任,使其主动地配合治疗;(3)康复训练:待病患神经系统所存在的各种症状不再恶化且生命体征已保持平稳后及时实施康复训练,主要包含良肢位摆放、步行训练、被动活动关节、平衡训练、床上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翻身起坐训练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判指标
在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上采用的是由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并就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来实施评判[3]。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 SPSS17.0 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 t 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
卡方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 16.39±9.09和26.39±8.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所表 1 所示,从这些数据来看,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 0.05。
3、讨论
颅脑外伤病患由于长时间卧床,其血管反应性与心肌收缩力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同时压力感受器的反应性也有所下降,神经功能也会受到损伤,在此时病患就会出现运动、认知以及感觉等不同功能障碍,使其个人能力与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鉴于这种情况,为使颅脑外伤病患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我院对颅脑外伤病患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了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在颅脑外伤病患临床治疗上,基于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再予以护理干预,所获治疗效果显著,可使病患神经功能的缺损得到有效地改善,并且还可进一步使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加快病患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农玉白, 邝群笑, 于金梅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90-91.
[2]吉琴, 王红梅.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止颅脑外伤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4):141-142.
[3]张玉红, 张春云, 冯学英等.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衰竭 17 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72-73.
论文作者:骆素兰,张升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病患论文; 颅脑论文; 外伤论文; 统计学论文; 的是论文; 发生率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