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肝损害1例论文_王树成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肝损害1例论文_王树成

河北唐山市滦县九百户镇卫生院 063705

生脉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患者,尤以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中暑,小儿夏季热功能性低热,以及其他发热性疾病而见气阴两伤者,因其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于2015年8月治疗一位患者时因静脉滴注该药发生过敏性休克及肝损害1例,报道如下:

一、病历资料

患者,男,47岁因高温中暑来院。患者来院时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胸闷,心悸乏力,口渴,大汗出。血压15/9kpa,心率88次/分,体温36.5度,呼吸22次/分。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言语流利,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头发稀疏,色黑润泽。双眼眉毛无脱落,眼睑无水肿及下垂。无闭合障碍,眼球运动自如,无突出斜视及震颤,结膜无充血、瘢痕、颗粒及滤泡,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双侧鼻腔通畅无充血及结痂,各窦腔无压痛。双侧外耳无异常,外耳道无溢脓结痂,检测听力正常,无耳鸣。口唇干燥,颊粘膜无出血点、溃疡、口臭。牙齿正常,无龋齿,牙龈无红肿溢脓,无铅线。伸舌居中,舌苔少,舌质红少津液,咽部无充血及滤泡,扁桃腺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两侧腮腺无肿大,无压痛。颈软两侧对称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波动。甲状腺无肿大,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平坦无畸形,无胸壁静脉无怒张及皮下气肿。胸骨无压痛,两侧乳房对称无肿块。双肺呼吸运动对称,触诊语颤无增强,无胸膜摩擦音。两肺呼吸活动度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1cm处。未触及心尖区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未闻及异常杂音。桡动脉脉率88次/分,双侧脉细数无力。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枪击音、水冲脉。腹平坦,双侧对称,无皮疹、瘢痕及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波动感。肝区无叩击痛,肋下未触及肿大,胆囊无压痛。脾脏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存在,无振水音,未闻及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无畸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活动尚可。四肢关节无肿痛,无畸形,无杵状指。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反射:

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正常存在,跟、膝腱腱反射无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与器械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HB):120/L

红细胞(RBC):4.8×10×12/L

白细胞(WBC):6.8××109/L

血小板(PL):160×10×9/L(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0.9 (0.5%-1.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5(0.50-0.70)

嗜中性粒细胞:0.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1%)

红细胞压积(HCT):0.48(0.37~0.5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8(80~98)fL

尿常规:

颜色.透明度:黄清 反应:O 红细胞:- 白细胞:O

葡萄糖 - 0mmol / L

亚硝酸盐 -

蛋白质 - 0.15 g / L

酮体 -

比重 1.020

酸碱度 6.0

胆红素 - 0umol / L

尿胆素原 - 3.4umol / L

潜血 -

白细胞 + - 15Leu / u/L

抗坏血酸 0.6mmol / L

血生化:

血糖(GLU或BS)5.5 【正常值】3.9~6.0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4 【正常值】23~34mmol/L。

尿素氮(BUN)4.5 【正常值】2.9~7.1mmol/L。

肌酐(C r)88 【正常值】62~115μmol/L。

尿酸(UA)234 【正常值】210~440μmol/L。

钾(K)3.9【正常值】3.5~5.3mmol/L。

钠(Na)146【正常值】137~147mol/L。

氯(CL)103【正常值】99~110 mol/L。

钙(Ca)2.17【正常值】2.1~2.9mmol/L。

总蛋白 70【正常值】65~85 g/L。

白蛋白 48【正常值】40~55g/L。

血清总胆红素15 【正常值】3.4~20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 3.4【正常值】0~7.2μmol/L。

谷丙转氨酶(ALT)48【正常值】9~50U/L

谷草转氨酶(AST)38【正常值】15~40 U/L

γ—谷氨酰转酞酶(γ—GT)36 【正常值】10~60 U/L。

肌酸磷酸激酶(CK)122【正常值】25~195U/L。

乳酸脱氢酶(LDH)135【正常值】115~220 U/L。

碱性磷酸酶(AKP)46 【正常值】35~100 U/L。

淀粉酶(AMS)66【正常值】20~115 U/L。

总胆固醇 4.5【正常值】3.25~5.18mmol/L。

甘油三脂 0.9【正常值】0.2~1.7m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8次/分,正常心电图。

胸大片:心肺未见异常。

综上所述:诊为中暑,气阴两虚型。给予生脉注射液40毫升溶于5%葡萄糖500毫升以40滴/分速度静点,10分钟后患者主诉自觉咽痒干咳,未引起重视,15分钟后患者自觉发冷进而寒战,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口腔有泡沫样痰涌出。立即将患者头歪向一侧,以防误吸,停止液体静点。建立新的液体入路,测血压10/6kpa,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地塞米松10毫克入壶,肌注苯海拉明,肾上腺素,5分钟后呼吸困难好转,泡沫痰明显减少,面色好转,寒战减轻,患者意识逐渐清晰。测血压12/8kpa,心率110次/分,呼吸26次/分。患者主诉腹部胀痛,腰背串痛。30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神志清晰,唯诉肝区疼痛不适,测血压15/9kpa ,心率80次/分,呼吸22次/分,听诊双肺哮鸣音消失,面色转为正常。休克好转,继续给与补液及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第二天查房,患者主诉头晕乏力明显好转,唯有肝区疼痛不适,查体温36.3℃,心率86次/分,叩诊肝区叩击痛明显,肋下未触及。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正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7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6u/l,碱性磷酸酶正常,提示有肝脏损伤,给予保肝治疗,一周后复查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7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8u/l,均有好转,患者食欲改善。一个月后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5u/l,均恢复正常能正常。

二、讨论

生脉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为中医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方便,为中医急救提供了有效药品。但是他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视,有过敏性皮疹,有腰背痛,有过敏性休克,用药后腹胀。本病例又出现了肝损害,应提醒广大医务人员重视。临床使用本品除应辨证论治外,还应密切观察,减慢低速,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或用空液体与其他药品间隔开。如遇患者不适的可疑过敏,应及时停药,建立新的液体通路,便于为抢救争取时间,同时全体医务人员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也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条件。

论文作者:王树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肝损害1例论文_王树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