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并发症;抢救成功率;常规护理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难度较大,对抢救效率的要求也很高。许多研究认为恰到好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抢救成功率,对保障其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本次试验就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介于18岁至70岁之间,平均为(47.1±3.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0min—2.5h,平均为(1.1±0.2)h。对照组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13例;年龄介于18岁至73岁之间,平均为(46.1±3.4)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5min—2.7h,平均为(1.2±0.3)h。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准备好抢救所需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抢救后加强病房巡视,注意预防相关并发症。
研究组采取急诊护理,措施如下:(1)抢救前护理。需检查抢救仪器能否正常运行,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做好相关文书记录,做好交接班管理。(2)抢救培训。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急救培训,以提升其综合技能,并完善技能考核制度,医护人员在平常要多交流沟通,以提升配合的默契度。(3)设计急救方案。需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完善抢救程序,提升护理干预的科学性。(4)其他护理。需明确患者心理状态,积极与其交流沟通,在沟通时态度要温和,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注意提升抢救效率,强化对并发症的预防。
1.3观察指标
1.3.1就2组患者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脏器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
1.3.2就2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分析相关试验数据,组间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的差异性分别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计算,在P<0.05时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相比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分别为(15.7±5.1)min、(25.2±6.0)min,组间比较t=7.630,P=0.000。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00%(40/40)、87.5%(35/40),组间比较X2=5.333,P=0.021。
3,讨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一般因意外事故引起,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致死率高等特点,不但要及时进行抢救,在抢救的同时还应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1]。常规护理方法的效果一般,无法满足抢救的需要,急诊护理是一项高效率的护理方案,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切实保障患者身心健康[2]。急诊护理的应用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这一护理方法更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实际应用价值相比于常规护理更高。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急诊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中更具优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7.5%,抢救成功率更高,达到100%,抢救时间更短,且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张克霞[3]的试验结果与此雷同。
由上可见,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此护理方法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为, 赵晓东.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液体复苏[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2):144-147.
[2]许硕贵.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损伤控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10):1076-1080.
[3]张克霞. 急性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4):280-281.
论文作者:罗新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创伤论文; 急诊论文; 发生率论文; 性休克论文; 成功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