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映
四川建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10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这给水利工程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才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正常进行,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设施方面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近年来农业和工业发展过程中用电量持续上升,通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以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而且能够减少燃煤引起的废气污染问题。但针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围水文环境的改变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应对,更好的推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电输电工程对河流自然环境的改变上,发电输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河流的自然结构,给河流中的水生物带来一定威胁。目前水利工程主要采用对河流截流或改道的方式,国此会影响河流的天然地理形势,例如,导致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变动,河段水位上升或下降,以及天然河流环境遭到生态破坏等问题。还有的河流会对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例如水库蓄水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以及导致淹没河岸周围的农田,或者导致农作物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且水库蓄水还可能导致水的蒸发量持续增加,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加,因此对河岸周围降水产生影响。水利工程还会对河流水体结构发生影响,从而使依赖河流的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再例如,蓄水后水库的面积会明显增大,会改变河流区域原有的水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水利工程还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废水污水可能因此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问题,并且造成水库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
1.2对陆地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对河流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陆地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陆地环境进行集中清理,这会对陆地上的植物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因此导致许多陆地草坪植物被损坏,以及造成了陆地食物链破坏。植被的破坏还会影响区域内的光合作用,导致区域空间内的空气含氧量减少,因此给区域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大量原著居民不得不迁移到别处,使得一些依靠当地农作物谋生的居民受到极大的损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材料,在大规模的施工中会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围动物或居民造成影响。当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还会影响当地空气的湿度与降水量,这对该地区的生物也是不小的考验,空气湿度增大会使地区内动物的皮毛、捕食和行走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导致地区生物的迁徙。
1.3对当地气候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极大的改变地区的气候环境,例如,大规模的灌溉水利工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陆地的湿度,从而导到当地的气候变迁和气温的年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导致水蓄积问题,最终产生大量的降雨。水利工程建设还会使库区和水面靠近,导致空间内的能量发生改变,从而最终导致气温的上升。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的自然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修建在多山地区,由于风力普遍偏小,因此静风频率相对较高,因此可能导致雷暴、大雾等相对恶劣的天气现象。水利工程往往会影响周围上百公里面积,而低山丘陵地带对水库的影响还会加大。虽然大型水利工程会对地方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起到气温缓冲的作用,但是对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仍然较为深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2.1建立动植物生态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鱼类等动植物生长繁衍受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为保护流域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多样性,环境破坏保护人员可通过建立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来降低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其的影响。此外,保护区建设人员还应加大对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以强化渔业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与此同时,相关建设人员还应采用的控制措施内容有:划分禁止捕鱼区域、制定渔业法律法规以及扩宽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路径等。这些措施的实践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用对鱼类等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影响。
2.2建立生态防护工程和生态补偿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对施工区域进行差异化的处理,并且在堤线的布置上,要尽量减少工程材料的使用,应按照河流的基本情况来进行河坝堤型的设计,以此来保证水源系统的正常流通,为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生态堤防工程需要以整改和修复为核心,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堤防工程的需求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并且需要和植被绿化工作进行融合实施,从而保证生态堤防工程设计更加合理化,以此来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来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经济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对生态补偿的主体和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并且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中预留部分资金,来为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从而使生态平衡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还原生态应有价值,这不仅可以使水利工程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
2.3加强建设期间的生态保护
在具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检测当地生态环境,并以此来依据来制定出科学的建设方案。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污染物需要科学进行处理,以此来降低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情况,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意识,并针对噪音、水体污染等方面加强监测,尽可能的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存在严重破坏环境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制止。施工时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要统一进行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带来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兼顾到灌溉、生活用水及发电等需求的平衡,确保做到科学、文明施工。
2.4竣工后尽量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位置要合理选择,尽可能的减少占地面积,这样可以在降低对陆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工程竣工后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生态环境加以恢复。在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蓄水池水位控制要做到合理,以此来降低对水文情况的不良影响。针对实际情况来设置相应的鱼梯和鱼道,避免破坏自然水体中的生存的鱼类,可以选择适当位置修建鱼类增殖放流站。水利水电工程投运后要采取科学的调度方案,兼顾到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其他用水,更好满足居民生活用水、灌溉、发电和航运用水等要求,并加大对各项环境要素的监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还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必须要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如此发现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一定要及时的停止施工项目,并且与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尽可能的将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到最低,同时在施工中也要做一些预防性的措施,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为了更好的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发挥价值,就一定要控制好环境的破坏问题,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
[2]张瑞焕,曾新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4(16):156.
论文作者:刘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河流论文; 环境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