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林松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10003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实施系统性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43%,而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2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和身体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护理效果

肝硬化腹水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其是肝硬化晚期发生率比较高的并发症,从而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有可能诱发肝昏迷、肝肾综合征、DIC等症状,预后效果不理想,而且病死率高。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28-73岁,平均(43.5±1.1)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26-74岁,平均(43.9±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保证睡眠、卧床休息、合理服用利尿药物、低流量吸氧,并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发烧患者为其提供物理降温处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大部分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预后效果比较差,从而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而且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合理需求,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

1.2.2腹腔穿刺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腹水穿刺放腹水的过程中,需要对其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初次放水量最好低于1000 ml,该过程中还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果出现恶心、头晕、心慌及血压下降等现象时,要立刻停止放液。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腹水性状、量、颜色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放液完成之后,要为患者进行腹带包扎处理,并要求患者4-6h的绝对卧床休息,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液体渗出现象,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3并发症的护理

(1)腹痛、腹胀护理:对于轻度腹胀患者一般不需要针对性的处理,而对于严重的患者需要保持半卧位,并对其实施腹腔穿刺放腹水操作,同时也可以给予利尿剂对症治疗。对于轻度腹痛的患者通常不需要使用止痛剂,而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根据其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及时间等为其提供止痛药物缓解。(2)发热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尽可能为其提供物理降温方法,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可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1.2.4饮食指导

要求患者禁烟酒,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量,尽可能遵循无盐或低盐饮食,宜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钾、易消化食物,如水果、豆类、蔬菜、鱼类等食物。饮食过程中注意合理搭配,禁止食用油腻、生冷、辛辣、陈腐刺激性的食物。

1.3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和身体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未见并发症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和身体症状开始出现好转,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和身体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的趋势,并发症比较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2)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相关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和身体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43%,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4.29%)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肝性脑病、1例肝肾综合征、1例感染性休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20.0%)出现并发症,其中6例肝性脑病、5例肝肾综合征、3例感染性休克。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得到针对性治疗后明显改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功能失代偿期一般会出现腹水症状,并诱发腹膜炎、呼吸困难、败血症、肾功能衰竭以及感染等症状,从而引起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需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腹围、腹部症状、血压、呼吸、尿量、脉搏等指标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对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多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更好的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同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规划,以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做好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及干预工作,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在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和身体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郝艳丽.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6):90-91.

[2]姜文文,边婕.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6(22):144-145.

[3]杨兵.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7(18):45-46

论文作者:林松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林松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