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体现和展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文件,有一个鲜明的理论特点:注重发展的战略研究。它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论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展开,是中华民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迈向21世纪的宏伟战略。研究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理论,阐发党中央制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科学根据
重视战略问题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理论研究传统的特点和优点。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都是研究革命战争规律和战略的名篇,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过巨大的指导作用。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论及“战略”问题的多达86次,从经济、科技、教育、人才、军事、外交和祖国统一等各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对各个领域的发展明确了宏观思路。
考察毛泽东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和战略的方法论,我们注意到,他总是从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中确定人们的行动目的和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制定正确战略的科学根据。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战略问题之前,他先阐述了“战争的目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述战略问题,也是从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论起,并据此强调“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这里讲的“战争的本质”、“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基本原则”,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本质”是从客观事物的内在关系上讲的,“目的”是从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意图这一角度讲的,“基本原则”则是从实践过程中必须体现这种目的的意义上讲的。因此,在毛泽东那里,战略问题即是根据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形成的实践目的及其贯串于实践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那样一种关于事物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根据毛泽东研究战略问题的这一重要方法,来考察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理论及其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战略的研究同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直接相关,同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直接相关。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不久,邓小平就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就提出我们的实践、认识和政策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前后,他开始了中国发展的起点、发展的目标等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社会主义本质一步步明确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一步步完善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既讲了生产力问题,又讲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内在关系的深刻的完整的科学揭示。为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我们的目的。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实践目的。决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共同致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等等,这是我们必须牢记并遵循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社会主义本质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目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就是贯串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论之中的科学根据。
如果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是关于社会主义一般的深层次研究,那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特殊的具体研究。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联系中研究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毛泽东研究战略问题的重要特点。邓小平在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过程中,不仅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且强调“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提出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这使我们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我们各项工作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这样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科学理论,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的。因而,这是一个具有科学根据的,振兴中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理论。
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于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是邓小平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考察邓小平关于发展战略问题大量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就其要点而言,至少可以列举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发展的战略布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对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究竟应该以什么为工作的中心?是阶级斗争,还是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大前后一个时期里,曾经十分明确地强调过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但是后来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改变了这一战略思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要念念不忘阶级斗争,直至提出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总结历史的教训,邓小平果断地领导党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与此同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四项基本原则,给经济建设提供了动力和保证。党的十三大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989年11月23日,邓小平明确地提出这是我们的“战略布局”,他说:“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我们十年前就是这样提出的,十三大用这个语言把它概括起来。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并坚持这一战略布局。
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战略布局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相配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布局。
2、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面对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和世界的现代化潮流,我们党在进入社会主义前后多次强调要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庄严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60年将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分两步走,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对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设计。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这一战略目标没有能成为现实的奋斗目标。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以后,这一战略目标才真正纳入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现实目标,这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与此同时,邓小平从1979年3月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起, 对这一战略目标进行了深入、实际、具体的研究。首先,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标准放低,强调到本世纪末实现的四个现代化,只是“小康水平”的现代化;其次,他提出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再次,他确定了三步走每一步的具体指标。从1979年到1992年,他反复论述和强调这是我们的战略目标。1989年6月9日,在论述解决政治风波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动摇和改变这一重大问题时,他首先提出的就是我们发展战略的“三部曲”没有错,不能变,可见这一问题在他的发展战略理论中的地位。
3、发展的战略重点——农业,交通、能源,教育、科技。80 年代初,在设计发展战略时,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特点出发,研究了战略重点。他强调:“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后来又把通讯和交通一起作为发展的重点。考察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农业,能源和交通、通讯,教育和科学分别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列为发展的战略重点的。抓住这三个环节,才能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殊的国情条件下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4、发展的战略要求——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对于发展问题, 我们党有深刻的教训。邓小平曾经说过,毛泽东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这里讲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速度问题,急于求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研究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邓小平在制定中国发展战略时,一方面,十分突出地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争取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同时强调这种快速发展是有条件的、有区别的、没有水分的,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必须是有效益的。他说过“比较好的又比较快的发展速度”,“适度的发展”,“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持续、有后劲”,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发展要持续、快速、健康,求得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5、发展战略实现的捷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时,邓小平从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以后,他多次强调:⑴致富不是罪过,勤劳致富是正当的;⑵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⑶要打破平均主义,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此来影响、激励和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逐步富裕;⑷要研究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时机和办法。他认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6、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人才。 在论述中国的发展战略问题时,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其根据之一,就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和科技搞上去,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他深刻地论断:“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粉碎“四人帮”不久,他就大声疾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改革由农村推进到城市,开始全面改革之际,他再次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最重要的是第九条”,“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一直到1992年南方谈话,在他关于发展战略的论述中,人才问题始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7、发展战略实现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 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一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二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三要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因此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就提出“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从农村开始的改革,证明了只有毫不动摇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新体制,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改革进入到全面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1985年深刻地揭示了一条真理:“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后来他又说过:“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方面道理也要讲够。”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讲改革,始终是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他说过:“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
8、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由于中国的发展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而现代化又是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的,于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盲目拒绝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左”的思潮和全盘西化的右的思潮。加上国际敌对势力总是希望我们和平演变,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情况十分复杂。为了正确地把握我们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同时,及时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多次谈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左”的和右的两种思潮都是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都是妨碍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的;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等。这一切,就是强调我们的发展,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坚强的政治保证。
9、发展战略实现的条件——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在搞建设方面有许多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建设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文化大革命”后期,这一问题曾经成为党和人民同“四人帮”斗争的中心问题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与此同时,他强调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此,他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战略,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90年7月, 他明确地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他的发展战略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10、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由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失误,于是就发生了一个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领导建设的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要害,就是要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因此邓小平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与此同时,他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还是为了实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领导,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交接班之际,邓小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要在今后的十一年半中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果再翻一番,没有水分的翻一番,那时候人民就会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兴旺发达的。党中央、国务院应当是有权威的,有能力的。没有权威不行啊。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这里,他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本世纪的最后11年和下个世纪的前50年,要有发展战略和规划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为指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泽民同志论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党中央关于跨世纪15年中国发展全局的规律的研究,是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展开,制定的是我国从现在起到2010年间15年的发展战略。说它是“生动体现”,是因为15年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的发展战略理论;说它是“具体展开”,是因为它规划了邓小平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最后5年、第三步战略目标前10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指导方针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显而易见,党中央制定的这一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具有全面性、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等鲜明特点。
全面性。15年发展战略所强调的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方面的发展,又包括精神文明方面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当下的发展,又包括为子孙后代着想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15年发展战略还把发展与改革、稳定,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专门问题提出来,制定了明确的方针政策。这是一个以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基础的,考虑周全慎密的发展战略。
规律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我们党作了相当长时期的探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历史经验又进行大胆探索,才逐渐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比较正确的深刻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关于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的论述,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或战略布局,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关于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第一、二、三产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等关系的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建设内部一些重要规律的认识;关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中央和地方等关系的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于改革开放中一些重要规律的认识;关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论述,也是一些带有根本性的规律的反映。党中央制定的15年发展战略,就是建立在这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一个具有科学内涵的发展战略。
可操作性。15年发展战略不仅提出了“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而且提出实现这些奋斗目标的关键,是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还提出了九条切实可行的重要方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既有战略性、指导性的特点,又有政策性、可操作性的要求。这样,有助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抓住机遇,满怀信心地迎接跨世纪时期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在邓小平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争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