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_创造性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_创造性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培养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特征。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丰富情境,训练直觉思维

创造活动需要逻辑思维,但更多的是依靠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实质上是大脑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感觉”。它以极少量的本质现象为媒介,直接预感和洞察事物的本质。它是创造力的起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由于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对情境的不断丰富,这就使得情境成为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好凭借。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我在讲完课文中写的小鸡、小狗、小鸭、小鸟分别在雪地里画上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后,便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松鼠、绵羊、老虎、大象,它们也来雪地上画画,会画些什么呢?如果请你当裁判,说说它们谁画的最美丽?这些问题的提出就为提高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捕捉关键因素的能力提供了训练的机会。

二、启发质疑,培养独立性思维

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与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质疑,则是创新的开始。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与空间,启发学生质疑,探幽启微,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如教学《鸟的天堂》,我先放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录像,在学生认真欣赏完录像后,我趁机引导:多么热闹的画面啊!此时此刻,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话匣子就打开了,提出了一个个问题:(1)为什么大榕树上会有那么多的鸟?(2)为什么我们的掌声吓走了画眉鸟,而它又那么兴奋,还站在树上唱歌?那只画眉鸟要把歌唱给谁听?(3)唱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讨论,独立解决问题,待他们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总结归纳……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引导变通,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怎么想就怎么说。”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或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称象》这一课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方法,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曹冲在七岁时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年龄与当时曹冲的年龄差不多,相信你们更聪明,你们能想出其它与众不同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学生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学生说:砍两三根中等大的木头,把它们排起来,然后在木头两端钉上两块较厚的木板,再放在一块大石头上,使其平衡,然后让大象站在一端的横板上,另一端放上石头,等两端平衡了称一称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这位同学从翘翘板的原理想到了称象的办法。他刚说完就得到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你比曹冲还要聪明!”教学中引导学生变通,训练了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激发愿望,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性想象力得到培养,激发学生想象的愿望。如在指导学生写童话作文时,我出示小白兔、长颈鹿、斑马等动物的图像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问,比如关于兔子,学生就提出了“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兔子的嘴为什么会分成三瓣”,“兔子的尾巴为什么这么短”,“兔子为什么不吃窝边草”等许多问题。在学编故事情节时,我以乌鸦为例,假设乌鸦过去曾是羽毛艳丽、歌声甜美的七彩鸟,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设想乌鸦变得又黑又哑的原因。学生分别设想出火烧、烟薰、触电、遭雷击、掉入烟囱、喝了被污染的河水、把美丽的羽毛送给了别人等10余种答案。通过拓宽思路,丰富了想象空间,这种精妙的构思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五、探索求证,培养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如在教学完《西门豹》和《东郭先生和狼》后,让学生把课文故事自编自演成课本剧,让学生学会如何破除迷信和领悟到对一些坏人是不能心慈手软的道理;而在教学完《乌鸦喝水》的故事,我先让学生讨论:是不是只要瓶子里有水,乌鸦往里投石子就能喝到水呢?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乌鸦经过辛苦的劳动一定会喝到水;有的同学则不能作出及时的肯定。在学生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又急于想知道正确答案时,我说到:“这个问题老师也想尽快解决,请同学们回家后动手试一试,明天再告诉我答案,好吗?”结果,第二天一早,几个学生就跑到办公室告诉我:答案是不一定。他们做了实验,发现如果瓶子里的水较多,往里投石子,乌鸦能喝到水;如果瓶子里的水较少,往里投多少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看到孩子们那充满自信的表情,我心里更是高兴不已。课堂上,对于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我给予高度赞扬。学生自已探索求证,不仅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和把握契机,注意挖掘和运用,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造的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因素。

标签:;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_创造性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