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中医院普外科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共将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进行心理干预,运用焦虑程度自评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术期的胃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防止患者在治疗中过分的焦虑,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胃癌;围术期;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12-02
在胃癌治疗中,手术治疗是一类常见的方法,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对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0例胃癌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经过诊断后都确诊为胃癌,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的年龄在43~67岁,平均年龄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不突出。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都接受常规的护理,患者接受一般的护理,患者的住院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了解住院的环境,将主治医师介绍给患者,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在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手术前,让患者进行血常规和心电图的检查,在手术完成后,将治疗的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在病床上静养。在平时让患者注意饮食,患者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一般食用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主,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防止患者在手术后免疫力下降造成切口的感染[1]。
1.2.2心理干预 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防止患者在治疗中心理压力过大,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且随着手术期的临近,患者会对手术产生恐惧和抵触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分析患者各类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让患者将自己内心的压力倾诉出来,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疑虑解除,对患者的恐惧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做出有针对性的干预。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病的原因,并介绍治疗方法和治疗的原理,说明手术治疗是非常安全的,让患者打消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在治疗中能够缓解情绪,提高治疗的信心。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在治疗中可以使用镇定剂等药物。
在手术的围术期,医护人员应该通过分析患者的情绪,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该在一旁安慰,告知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一定的不适是很正常的,在手术后患者很快就能够恢复健康。并且针对手术中出现的各类不适,护理人员应该予以科学的解释,也可以在手术中通过有效的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的不适能够有所缓解。在手术中做好相关的麻醉工作,能够减少手术中的不适[2]。
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患者由于在手术后会出现切口的疼痛,导致患者的情绪不佳,他们会产生失落感,护理人员应该运用和蔼的态度,运用亲切的话语,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温暖,而且在平时应该让患者的家属陪伴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让患者能够正面的面对自己的病情,提高自信心,在确保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不适,应该及时的复诊。
1.3 判定标准
运用焦虑自评表的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价,焦虑自评表的标准分大于50分,抑郁的症状是大于53分的。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运用t检验的方法,采用差方检验,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显著。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焦虑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明显,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其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进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表和焦虑自评表都比之前有所改善。结果见下表。
3.讨论
胃癌是一类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胃癌的发病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异,在我国的西北和东部地区发病率比较高。胃癌的发病常常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患者在平时习惯食用熏烤、盐腌的食物时,就会出现胃远端发生癌变,而且在食物中如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等,会导致胃癌的产生。在胃癌发病之前,患者会患有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而且患者的胃粘膜会出现增生的问题,应该针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3]。
胃癌患者在接受手术的前后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当患者被确诊为胃癌时,他们都是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的,导致患者开始产生各类焦虑、绝望的心理,而且在手术治疗前后对治疗的方案存在怀疑的心理,害怕手术不成功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让患者能够缓解压力,在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战胜病魔的勇气。针对患者的性格、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运用和蔼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能够将自身的疑虑等说出来,从而能够通过护理人员的讲解,解除他们的疑虑,防止在治疗前后各类不良情绪的产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曹淑红. 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1,11:119-120.
[2]许慧平.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07:139-140.
[3]黄文欢,尹月娥,贾玉娥. 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02:294-296
论文作者:彭良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