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郑前锋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郑前锋

郑前锋

金华市八咏公路施工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摘要:市政施工主要是对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相应基础设施,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有效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并对我国公民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但现阶段我国市政施工经常发生重复施工现象,不利于我国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市政工程概述以及内容

1、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对城市中公共交通设施、供水、排水、城市防洪、照明系统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促进城市进行生存基础物质基础。市政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工程流体力学、供排水理论及技术,城市垃圾处理以及优化技术等。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将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称之为市政工程建设,改革开放后研究城市问题专业学者将城市基础设施取代市政工程建设,并得到社会群众认可。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不断进行快速发展。

2、市政工程内容

市政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建设、桥梁建设、供排水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园林建设以及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建设。其中,道路交通工程主要包括道路、立交桥、广场、铁路以及地铁等。河湖水系工程主要包括河道建设、桥梁建设、排水渠建设及闸桥等水工建设。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主要指供排水系统建设、供电建设、煤气建设以及城市特殊地下管线建设。街道绿化建设主要指道旁绿化建设、草坪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建设以及市政专业工程厂建设等。市政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

二、影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施工人员日常管理的教育培训。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实用,高度可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实施方法是加强对相应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培训。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并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提高相应的质量责任意识,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市政工程项目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2、材料选择和把控不严

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把控,然而,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处于对项目整体资金投入和利润率的考虑,往往容易出现降低材料选择标准的现象,或对材料采购环节缺乏严格的把控,这很容易导致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出现问题。

3、建筑工人缺乏质量责任意识

近年来,由于中国建筑工程业的爆炸性增长,导致中国建筑工人的人力资源差距很大,许多建筑工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开始从事建筑工作。还有大量的进程务工农民加入了工程建设行业的大军,这些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并且质量责任意识普遍不强,只是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机械的完成施工作业,如果质量管理力度不够,很容易由于人为原因出现市政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4、外部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情况做出充分的调查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情况选择适合环境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但在工程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下,建筑单位由于成本和工期的制约,有些市政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为忽视,这种情况也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质量隐患。

三、提高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

1、加强人员方面的管理

1.1指定项目经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管理工作围绕项目展开,选定合格的项目经理十分重要。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又要熟悉项目管理法的具体流程,了解建筑项目的施工、经济等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项目除了施工合同外,还会涉及到补充协议的签署,施工准则的制定,劳动者权益等,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管理经验相结合。此外,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还要具有灵敏的市场感知能力,不断吸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1.2现场人员安排。当施工单位指定项目经理后,项目经理负责安排现场人事工作,组建项目团队,包括技术人员、材料员、质检员、一线施工人员、后勤等,具体岗位和人员数量还需要根据项目情况确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控制人员成本。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责任机制,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现场情况,明确各岗位职责,例如:质检员应确保现场使用的施工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不同的人员将本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从多方面确保项目施工质量。

2、建设组织机构

市政工程管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完善的组织机构能够确保不同部门间良好地协同合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对各部门职责做出明确说明,以便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组织机构中的各组成部分应客观地评价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专业知识给出合理的建议,例如:施工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在进行图纸会审时,参与会审的部门要从本岗位出发进行审查,及时提出改进和调整办法。建设组织机构的根本目的在于监督施工情况,提高工程质量,及时化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建筑工程顺利施工。

3、完善规章制度

在市政工程管理时,规章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设计方面应尽可能地完善,对工程规划、质量监督、成本控制、职责落实进行全面地约定,施工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是项目施工的基础,所有的工作都应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只有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将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项目经理应组织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实地考察施工现场,掌握现场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根据管理和施工经验拟定合理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3.2现场文明施工制度。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从单纯技术上的竞争转变为综合竞争,文明施工在竞争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规范的施工现场和施工流程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对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控制施工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文明施工也是企业文化的象征。

4、施工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成本、质量和进度三方面。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体现在项目施工全过程,在设计阶段就应做好经济概算,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精简施工流程,控制不必要的支出,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因返工引起的成本增加,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也很重要,良好的设备性能不仅是高质量施工的保障,更是安全保障。

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最为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建筑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定期巡查施工现场情况,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和方法,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建筑工程都会有约定工期,施工进度控制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各环节工作严格落实,确保工程施工按照原计划进行,尽可能减少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之间的误差,对于突发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施工进度过多地落后于计划进度。

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市政工程运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应该起到连接性、协调性大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稳定以及整个市政工程管理的运行系统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深化管理理论知识,发展市政工程实践,细化施工管理的步骤,不断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总体质量,实现市政工程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罗东明.浅析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03):26-27.

[2]辛峰.市政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41-142.

[3]赵劲.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中的进度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08):128.

论文作者:郑前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郑前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