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多支病变不同治疗策略的预后及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_赵细英

湖南旺旺医院心血管内科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冠脉多支病变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对其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性探讨及分析。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患冠脉多支病变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策略,将其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B组,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C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观察A组患者中血运重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对患者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A组中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完全血运重建患者(P<0.0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老年率(年龄超过65岁)、男性率、BMI、吸烟史、TG水平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P<0.05)。结论:行药物治疗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预后最差,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完全血运重建治疗,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BMI、糖代谢异常、TG水平及吸烟史等。

关键词:冠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预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

目前,临床治疗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主要措施共包括药物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1]。为了分析该疾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且探索其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2010年9月~2014年6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冠脉多支病变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收集2010年9月~2014年6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冠脉多支病变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冠脉多支病变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均经相关临床检查明确诊断;③术后均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观察,均为随访成功病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策略,将其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5例患者分为A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的105例患者分为B组,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的70患者分为C组。A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9例;其中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71岁,平均年龄(52.35±8.16)岁。B组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7例;其中38岁,最大者73岁,平均年龄(53.41±9.08)岁。C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其中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52.81±10.29)岁。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入径,术前常规给予300mg阿司匹林与300mg氯吡格雷口服,给予低分子肝素经皮下注射,术后常规给予规范药物处理;B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开展手术,术后常规给予规范药物处理;C组患者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丁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其中ACEI类药物的剂量需按照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情况应用,酌情可给予硝酸脂类药物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3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观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血运重建对患者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影响,同时对患者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分别采用x2比较法与t检验法对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

经表1可见,C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同时C组的死亡率相对高于A组、B组,但(P>0.05);

注:与C组对比,* P<0.05。

2.2 血运重建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A组患者中,28例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86%),37例行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40%)。两组对比(P<0.05)。

2.3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表2可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老年率(年龄超过65岁)、男性率、BMI、吸烟史、TG水平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P<0.05)。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阻塞或狭窄,进而使机体产生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3]。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冠脉多支病变的发病例数亦在不断变多。冠脉多支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远期预后通常较差,易引发心功能衰竭,治疗难度较大[4~5]。如何对冠脉多支病变患者选用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始终是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常用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这提示血运重建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疗法。A组中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完全血运重建患者(P<0.05),这提示完全血运重建的疗效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BMI、糖代谢异常、TG水平及吸烟史等,因此临床应加强对以上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有效避免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张云,黄文珠,许端敏等.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对介入治疗后ST段变化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5):2241-2243.

[2]高晓东,刘小慧,康俊萍等.肾小球滤过率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预后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8):557-559.

[3]王智谦,贾敏,段宇宏等.不同评分方法对冠脉3支病变患者的预后判断[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3):275-279.

[4]郭永和,周玉杰,赵迎新等.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20(1):9-11.

[5]王正龙,石蓓,许官学等.多支血管病变PCI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9):2208-2211.

[6]赵鑫峰,张美兰,李崇健等.冠脉多支病变与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93-94.

论文作者:赵细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冠脉多支病变不同治疗策略的预后及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_赵细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