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珺佼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实行头颅CT及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头颅CT检查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与头颅CT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指的是患者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在短时间产生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是颅脑神经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在成人与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舌部与上下颌突然出现剧烈疼痛,主要具备刀割样、烧灼样、闪电样、顽固性的特点,疼痛时间在2分钟之内,并突然停止,呈周期性发作的特点,不发作时患者表现一切正常[1]。病情严重的情况下,疼痛时间会加长,疼痛间隔也会缩短,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治疗主要是进行神经及责任血管的分离,以此来使血管对神经产生的压迫消除掉,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在术前需要对患者三叉神经与临近血管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判断,让医生能够依据判断结果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后期治疗效果评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2]。本文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实行头颅CT及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切均属于单侧疼痛。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在3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6.6)岁。
1.2 方法
1.2.1头颅CT检查 本次头颅CT检查中使用的是西门子SomatomART扫描机,扫描层面和OM线设置为-15度角,层厚为3毫米,层距为3毫米,窗位为35HU,窗宽为180HU,使用每100毫升30gI的显影葡胺或者是100毫升的碘海醇当作对比剂实行增强扫描[3]。
1.2.2核磁共振影像检查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仪器是ESSENZA1.5T核磁共振仪器,对患者实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MR 3D-FI-ESTA)、三维时间飞跃成像序列(3D-TOF)的三叉神经REZ区的扫描,指导患者呈水平仰卧位,使用8通道正交头颅线圈选择GE3.0T超导MR成像系统[4]。检查患者三叉神经走行区采取3D-FIESTA序列行轴位采集,设置TR为3.9ms,TE设置为1.1ms,设置NEX数值为0.69,层厚值为1.0毫米。层间隔设置为-0.50ov,设置矩阵为320×320,设置FOV为22×16.5厘米,层数则为60,扫描时间为60秒[5]。另外,还需要对患者的三叉神经走行区使用3D-TOF序列实行轴位采集,分别设置TR、TE、NEX为23ms、5.7ms、1,设置层厚值为1.0毫米,层间隔同样为-0.50ov,设置矩阵为288×256,设置FOV为22×16.5厘米,设置层数为61,设置扫描时间为141秒。对上述检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采用多平面重建神经血管的矢状面和冠状面成像、最大密度三维投影重建血管成像,对患者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的具体接触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1.3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²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50例患者均采取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结果表明,50例患者均属于三叉神经痛,对患者实行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0%;对患者实行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0%。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下表。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一种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脑神经疾病,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质量,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时间也会延长,而疼痛间隔时间则会缩短,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6]。在当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微血管减压术成为了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主要是将神经与责任血管进行分离,进而消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在手术前确定正确的检查方法对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位置关系的准确判断是非常关键的。在现代临床上核磁共振影像学这一检查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D-TOF序列中患者的脑脊液为低信号,脑池段颅神经为中等信号,快流速的小血管则表现为高信号。在低信号的脑脊液衬托下,高信号小血管与中等信号的三叉神经可以得到清晰的显示,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分辨率。由于序列扫描是以流动增强原理为应用基础的,采取的是饱和技术来对背景实行处理,所以,血流、背景信号之间的对比度比较小,对慢血流产生的低信号不容易分辨出来,3D-FIESTA序列中患者的脑脊液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为快流速的小血管,中等信号是脑池段颅神经,这种序列检查能够达到脑室系统造影的目的,具有比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对比度,利用流动补偿技术去消除流动干扰伪影,对细小静脉也能清晰的显示出来。核磁共振影像学的两种序列检查各有优点和缺点,图像显示清晰,准确率也高,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时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降低诊断的失误率。本文研究中,对收治的50例患者均采取头颅CT检查与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6.0%)要高于头颅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74.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影像学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效果显著,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具备无创、操作简便的优点,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司上干.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4):521-522.
[2]姜涛,马林.三叉神经痛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影像学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04):312-316.
[3]魏巍,马居飞,李若葆.中医中药与西药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5,21(07):80-86.
[4]罗祎明,徐捷慧,易湛苗,翟所迪.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12):1130-1134.
[5]刘伯儒.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8):83-84.
[6]罗芳,申颖,孟岚,刘延青.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05):314-317.
论文作者:艾珺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核磁共振论文; 患者论文; 三叉神经痛论文; 神经论文; 影像论文; 血管论文; 头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